大学生,应该打游戏吗?
这篇是长文,是真心话
但我并不惧怕受到攻击或者嘲讽, 相反,我非常愿意听到那些正在打游戏的人想说的东西,因为毕竟这都是我的个人观点,我将它写出来,也是为了更好的沟通。
首先,自己并不想作家长式的批评,毕竟孩子还未成年,缺乏自控力,他们的眼界,他们的习惯也和父母的引导不当,教育不当有关。所以我反对很多家长对游戏的全盘否定。
今天我想做的是,从一个已经戒掉游戏的大学生的角度,谈谈离家远,已经成年,在读大学,有很多自有安排空间的大学生,该不该打游戏的问题。
毕竟大学生没有法律监护人, 我们认为在法律上,他有能力思考,有能力做决定,但他要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说到底,这都只是一个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先说结论:我个人是不支持的大学生打游戏的。
我的论点是:
01 打游戏,不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反观大学我打游戏的时间:
要么是忙了一天,半夜11-12点开始游戏,然后打到1-2点;
要么是在周末的早晨打一早上,甚至一天;
要么放假把电脑带回去,不和家人聊天,躲在房间打游戏。
这是很健康、很好的放松方式吗?似乎不是...
就更别说,很多单机或者网络游戏都引入了排名的机制,很多时候,我打游戏,是为了解锁剧情,为了刷排名,为了刷经验装备,而并不是为了自己,为了放松。
甚至游戏是愤怒,压力的来源。

当然,这并不全是玩家的错,因为游戏运营商利用了我们, 他们就是要让玩家在游戏里花更多时间和金钱,而不是帮我们减压。
另外,游戏用脱离现实的视觉效果声音效果带来强大的感官冲击。而这些是恰恰快速入睡,改善睡眠质量,保持平稳情绪的大敌。
打游戏,真的会影响睡眠,睡眠不好,身体,工作等等都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改变。
总结:至少对我而言,打游戏对工作,对身体,对精神,似乎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方式,我希望去尝试更好的方式。
家里老人终究会离开,自己会越来越难得回家,我凭什么不珍惜见面的时间,或者多打电话,而在房间里“放松”?
02 打游戏消耗很大,难以察觉
这也是我想表达的核心问题:打游戏偷走了很多大学生本该有的可能,而且是不知不觉的。
我们渐渐忘了自己原来可以有很多时间。
忘了自己可以有其他的很多消遣方式。
渐渐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隘的框架中。
这是最可怕的。

手机游戏比电脑游戏更便捷,那么:
上课太困?下课来一把!等下上课继续困;
上厕所?开一把!
排队?开一把!
饭前?开一把!
饭后还不想干活呢!开一把!
你以为你会和YouTuber的视频一样,打一把就好好学习,却因为打得不爽,一把接一把,轻易超出了原本设定的游戏时间,还会吵到室友休息。
即使自己不在玩游戏,也很可能会去看教程,看直播,看游戏up主的视频,看竞赛。

结果就是,生活被游戏填充了太多,做其他事的时间减少了。
很多零碎时间就是这么失去的,而任何一分钟都同样宝贵,如果把它利用起来,能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而不是单单刷高了游戏排名。
对考研党来说,这些时间可以拿来小睡补充精力,可以背单词,可以刷几道题~
可以和同学聊聊天,搞搞社团,谈谈恋爱,而不只是和朋友聚在一起开麦打游戏。
对我而言,可以拍拍照片,写写自媒体搞子,听听一些讲座,看看电子书。

日复一日, 如果没有戒掉游戏,我根本没有理由去问自己为什么理想要成为的人还有那么远?
03 打游戏,是一种逃避的借口
在很多时候,游戏是一个看似简单,快乐,但对现实无助的度日方式。
很多困难,其实我们早就遇到了,当时在打游戏,选择了逃避,就失去了学习成长的机会,等到以后不得不面对,会非常痛苦被动。
因为打游戏,我们既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也不会很好的排解自己的情绪。
自己没有戒游戏时,遇到困难,烦躁,不想干活的时候,总是会有打开电脑打游戏的倾向。
甚至会放着唾手可得的科研不去做,把老师的任务一拖再拖,组会慌的一p,导致本科阶段科研一事无成。
分析数据遇到困难,我不学R, 导致研究生阶段,看着别人能够很方便的分析,而自己却连打个代码都费劲。
文献看不懂,我不去B站搜索, 结果就是研究生阶段要恶补。
做事不提升效率,我不去精进自己的技能, 结果就是别人画一个小时做好的事情,我要花半天, 看起来自己好像花了很多时间,实际上是愚蠢的提现。
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不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反而投入游戏怀抱。
有问题不去面对,不去分析,不去请教,反而把时间花在无关痛痒的东西上,这何尝不是一个成年人的失败?

是的,我曾经就是一个loser。
我觉得怪哥很搞笑,因为曾经的自己就很搞笑。
现在我相信,Things I fear, prpbably are those that I need to face and solve right now.
害怕面对的事,比如一个人旅游,比如真人出镜,比如开组会,比如参加比赛,往往都有提升自己的机会。
04 打游戏,不是一条很容易的门路
最后,上面说的都是通过游戏放松,有的人可能会通过游戏赚钱。
但我会说,哪怕游戏已经变成了一种竞技,打职业,做直播,做视频也不是一种很有益身心的运动,也不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职业。并不会人人都成为faker, 不会人人都成为老番茄。

至于游戏代打业务,如果自己是代打的人,是用时间去换金钱,这可能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 因为这很难提升工作效率,更别说从工作中获得个人提升。
而如果自己想做老板,做游戏周边,做代打业务等,那确实可以考虑,但,做成的人就更少了。打游戏人人都会,但人家可不是白当老板的。打1万小时游戏,也许可以发现商机,但似乎不能让自己有能力把握商机,也不能锻炼商业思维。

总结一下
用一句话说:从身心健康、个人成长角度,打游戏不仅本身不是一件特别划算的事,而且不管意志有多坚定,它都能剥夺玩家其他的机会和大量的时间,这也是最大的问题。
我反对打游戏,本质不是反对游戏,而是反对长时间,难以自制地,缺乏反思地把时间花在收益有限的事情上,这样一种固步自封的行为。
我就想问个问题,正在阅读文章的你,有没有想过完全不打游戏自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难道不值得去体验一下吗?
05 最后,现身说法
自己在大五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开始第n次戒游戏。
终于是在研究生阶段彻底戒掉游戏。
有的人说,戒掉打游戏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对我来说可能那些事情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体会更多的生活乐趣,最重要。
坦诚地说,在2023元旦的时候还是打了四个小时游戏, 但是大半年打四个小时,这个效果我还是挺满意的。
没有了游戏,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空余的碎片时间
可以刷执业医师的题目;
可以看B站的讲座和纪录片;
可以听油管上面博主的一些意见,哪怕他们讲了都是废话文学,我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英文听力跟词汇;
可以每天都抽出时间来看课外书,去年就已经看完了两本。;
还可以简单拉伸筋骨,或是做40个俯卧撑,20个引体向上;
还可以简单地跟身边的同事聊聊天,请教临床的问题。
在以前,我曾经因为自己不打手机游戏而觉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毕竟大家都打,而我不会。
但现在, 我的知识有所长进,自媒体能够规律更新,见识和眼界不断开拓,英语不断提升。

当别人很吃惊地问:“为什么作为一个医学生,你能够做科研,学临床,搞自媒体,搞拍照,锻炼身体?”的时候,
我想, 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打游戏,从而拥有了更多时间;另一个原因是,我会学习怎么让工作变得更高效,花更少时间,做更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