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春雪半两 chapter 13.5

5.自立传言
“你可知此次行宫走水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故意为之?”
陈珂莫名的瞧着公主,她并未去现场,并不了解实情。当时她满脑子想得都是如何救人,至于其他的细节,她倒是未细细思量。
“不错!我在现场瞧见了好多残留物,那些东西一瞧便是用来引火的。据熟悉工地情况的人报告,那残余物发现的地方,恰恰是这帮大汉们住处所在,而你又将他们制服后带了回来,让他们的阴谋没能得逞,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特别是你们还救回了秭歆她们,我这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公主说罢,便低头瞧了眼那封信,随即便当着陈珂的面儿拆开来看,陈珂故意将头扭向一边儿,不去窥视。
公主殿下原以为这回的消息与以往并无太多不同,可当她仔细看时,却读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讯息,她不禁笑了笑,将信递给了陈珂,“你该自己先拆开来看得,偏偏要等我回来再看!你呀,有时候也真是小心谨慎的过了头了!我早都吩咐过他们了,你压根儿没必要刻意回避,这样叫他们听了去,只会以为我们间尚有隔阂,你始终忌惮着我,不敢放肆!可事实并非如此嘛,你瞧瞧现在,那只到处作怪的手究竟在作何?!哼!你就是这么恭敬我的啊?!”
陈珂听公主打趣自己的小动作,忍不住讪讪地笑了笑,随即微微收敛了些心思,而后见公主殿下将递来的信接了过去,认真的读了起来。
公主倒是对陈珂的态度颇感好奇,她不晓得陈珂看到信上的内容之后,会是何种反应。于是,公主便手托香腮,带着丝玩味的笑意,目不转睛的盯着陈珂,生怕错过她的任何一丝反应。
“呵呵,有趣有趣,当真有趣!”陈珂竟只说了“有趣”二字,这可当真叫公主殿下惊讶不已。她原以为陈珂会急于向自己解释,会诚惶诚恐,会忐忑不安,却未想到对方竟然是这般平淡的反应。
“怎么?!你就一丁点儿都没怀疑过你义父?!”公主一针见血的戳中了来信的关键所在,陈珂淡淡地笑了笑,“怀疑?!我一个外来人有何身份怀疑他人?!”
“你又提这茬儿,我早就说过了,我不喜欢,更不许你这样说自己,”公主撅起嘴巴,从陈珂的怀里支起身子,微微扭头看向对方,面色不悦的抗议道,“在我心里,你从来都不是外人,谁敢这般说你,我定不会轻饶他!咱们暂且不论这些,且说你义父确实在治理地方上颇有一套心得。当初我在清河之时,就听闻浔阳上上下下对长生将军都是颇为信服,可以说是人心所向、人人依附啊!单单是这一点,大多数地方的地方长官、刺史、监军便都是做不到的,可你义父却以一介武夫的身份,看上去毫不费力地做到了这一点,不可谓不是一位人中豪杰啊!”
“哼!所以他才要这般被无端怀疑、指责、中伤甚至是治罪嘛?!”陈珂冷冷地笑道,她并非不能理解众人心中的那些阴暗与自私,只是没想到她义父才去了长安短短这么一小段时日,竟再次传起了有关他欲拥兵自立的传言,对此,陈珂当真是无奈至极。
北金这边的如意算盘,打得极为精巧。西边战事最初十分吃紧,而后幸得耶律轻歌与朝廷后援迅速赶到,及时的稳住了西北局势,才没让阿史那提波和鲜于野河部大举进军中原,入侵北方腹地。玉门关一役的胜利,彻底切断了他们想要侵占北方的野心和幻想。
既然双方僵持不下,作为西戎联军头领的阿史那提波和鲜于野河,自然要好好地考虑己方的后勤补给,考虑它们是否足够支撑他们继续僵持下去了。而事实证明,他们的后勤补给已出现严重短缺,许多部族遭遇饥荒,家中的壮丁都被调到了前线,原本稀少的田地,更加荒芜,部分部族已出现了内乱,根本无法支撑战局长久地拖延下去,甚至连他们自己的部族也是怨声载道、人心惶惶。
反观对面的北金,对方似乎有意对着他们的方向吹奏那首著名的《塞下曲》,悠远凄凉的曲调,在一个又一个凄清的夜里,映着天上的繁星点点,成功地勾起了无数思念和感伤。
每晚一曲,乘着风的方向,不爽不差的传递到了西戎诸部的军营。营中的将士们,包括那些零落疲惫的曳落河们,各个听得都是垂头丧气,提不起一丁点儿精神头。将士们夜里更是辗转反侧,仿佛魔音犹在耳畔一般,扰人清梦、难以安眠。
这般四两拨千斤的策略,正是陈长生给耶律轻歌提的建议。耶律轻歌竟真的采纳了陈长生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计策,林羽则着手找了好些擅长音律的士兵和百姓,在坚固的城墙掩护下,对着弓箭的射击的洞口,夜夜登城吹奏。
果然,没过几日,北金这边的士兵就发现敌军士兵战斗力锐减,人人都精神萎靡,毫无生气。如此一来,对方不得不先行派使者与北金这边主动进行和谈。
要知道,战场上弱势的一方,在议和时也是毫无底气可言的。这也是当初陈珂多次强调的以武促和、以战促和的缘故。固然可以议和,但是要做到以战促和,才能迫使对方乖乖答应我们提出的各项苛刻条件。
事到如今,阿史那提波欣然地应下了北金朝廷的封赏,鲜于野河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发作,毕竟自己的实力减损大半,现下不是奋力一搏之时,他便不忿的咬牙忍了下来。
狡猾的耶律轻歌没有在首次和谈之时,主动提及皇帝有意请鲜于野河到燕京与西域公主完婚一事,他想要故意拖延上一段时日,看看对方是否能够熬得住。
结果,对方果然没能熬得住,和谈结束当晚,便欲拔寨回巢。陈长生及时地派人将其拦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北金皇帝的意思转达给了他本人,鲜于野河在惊讶的同时,也充满犹豫。
最后,还是陈珂和十三公主这边亲自去请西域公主写了封信,而这封信则起了大作用。见字如晤,看上去一向是不可一世的鲜于野河,竟然软化了态度,答应会认真考虑完婚一事。
不过,鲜于野河提出要在长安城完婚,他以自己是西域人士为由,婉拒了北金皇帝的“好意”。陈长生不得不上表皇帝,恳请示下。
在此期间,边境的榷场终于重新开放,关内的商品源源不断的销往西域诸部,昔日因战事而寥落的景象,终于得到了缓解,百姓们的心思也终于安定了下来。
但是,陈长生却并未因此放松边境防务,他命人加固玉门关,修建防御工事,建立玉门关守备营,抽调精干力量在营中担任要职,一点一点的将西北的防务巩固起来。
同时,他还格外重视农业生产,他带头鼓励士兵参与当地百姓屯垦和农事,身体力行,发动群众,呼吁大家用最短的时间,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而这一切,自然是有陈府那一封封家书的功劳。每次陈长生的家书抵京,陈夫人都会叫陈珂执笔回复,眼光独到的陈夫人瞧出了陈珂的绝佳才能,便命陈珂主笔回复。陈珂与陈长生也是在这期间,通过家书往来,交换心得、互相商议,为西北边陲形势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这一切,公主和她的那位父皇或许并不完全知晓。对此,陈珂也并不在意。
陈珂在香君姐姐的陪伴和提点下,给陈长生提出了许多有益且行之有效的建议,两人时常深夜行过周公之礼后,亲昵地挨在一处,探讨西北诸事。原本不愿对政事发表见解的香君姐姐,在陈珂的软磨硬泡和再三恳求下,偶尔也会给出与陈珂不同的见解,也就是她自己的看法,而并非事事都顺着陈珂的意思来讲。陈珂也因此时常能够另辟蹊径,找到新的解决办法,这自然极大得益于香君姐姐的耐心与智慧了。
此次,探子们递回来的消息便是关于西边百姓们的种种传言,还有关于西边诸事的情形。
陈珂猜想,陈长生定然早就对此做了充足的打算,而她也必须在公主面前,以更加谦卑的姿态,小心谨慎的应对这一切。
“公主,请允许我以臣下的身份,再次向您表示我们一家的忠心!且不论母亲大人、哥哥嫂子,我们这一大家子如今都在燕京。抛开这些不谈,既然当初父亲大人能够为了大义选择北上,如今他更没有任何理由为了自立而抛妻弃子,舍家撇业,不顾一切、背负骂名。我恳请公主定要在陛下面前,为父亲大人多多美言,切莫叫有心人钻了空子,平白了冤枉了好人。俗语讲,千金难得,一将难求。希望公主作为我陈珂的妻子,能够与我们时时刻刻站在一起,无条件选择相信我们陈家,相信我们一家老小的忠心与忠诚!”
“干嘛?!突然如此严肃,我何时说过我不相信你们了?!你大可放心,我父皇最相信我的话,必要之时,我必定会在父皇面前为公爹大人多多美言的,相信我父皇也不是那种昏庸之人,他不会轻易听信那些小人的谗言的。你定要嘱咐公爹大人,切莫有顾虑而束手束脚,期望他代我父皇,将西边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好好地安抚民心,发展生产,来日班师回朝之时,父皇必定会亲自出城迎接的!”
话音刚落,铃儿便告知公主午膳已准备好了,公主便吩咐铃儿叫她们端进来,她们俩就在这儿一同用膳。这一看到这些精致的珍馐美味,陈珂方才摸了摸自己那有些干瘪的肚子,后知后觉的感觉到了一阵强烈的饥饿感。
“哇!竟然有灌浆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