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ython 元组tuple详解(超详细)

2023-04-20 15:25 作者:下班被游戏打-  | 我要投稿

文章目录

Python内置函数/方法详解—元组tuple

1、创建元组

1.1 使用 () 创建元组

1.2 使用 tuple()函数 创建元组

1.3 元组(单个元素)

1.4 元组 VS 列表

2、访问元组

2.1 下标索引访问

2.2 切片访问

2.3 for 循环遍历元组

2.4 检查项目是否存在

2.5 更改元组值

2.6 元组连接(合并)/复制

2.7 元组不可变性

3、内置函数

3.1 打印输出 print()

3.2 确定元组项目 len()

3.3 返回变量类型 type()

3.4 转换为元组 tuple()

3.5 元组元素最大/小值 max()、min()

3.6 删除元组 del

4、内置方法

4.1 元素出现次数 count()

4.2 元素位置 index()

5、总结

Python内置函数/方法详解—元组tuple

元组是有序且不可更改的集合。在Python中,元组使用圆括号 () 编写的。


1、创建元组

元组的创建很简单,使用圆括号 () 直接创建或者使用 tuple() 函数创建,只需要在圆括号中添加元素,并使用逗号隔开即可。


1.1 使用 () 创建元组

通过 () 创建元组后,使用 = 将它赋值给变量,格式如下:

1.2 使用 tuple()函数 创建元组

我们除了可以使用 () 创建元组,还可以使用 tuple() 函数创建元组,但 tuple() 偏向于将某个类型转换为元组,具体用法见下述:

1.3 元组(单个元素)

当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 ,否则括号会被当作运算符使用:

当元组中只含一个元素未添加逗号时,使用 type() 打印其类型时,会输出 <class 'int'>。

当元组中只含一个元素并添加逗号时,使用type() 打印其类型时,会输出 <class 'tuple'>。


1.4 元组 VS 列表

在Python中,元组与列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而列表的元素可以修改。

元组使用 小括号(),列表使用 中括号[]。

2、访问元组

和列表一样,我们既可以使用下标索引访问元组中的某个元素(得到一个元素的值),也可以使用切片访问元组中的一组元素(得到是子元组)。


2.1 下标索引访问

下标索引访问元组分为两大类,即正向索引和反向索引,格式为 tuple_name[i] ,其中,tuple_name 表示元组名,i表示索引值,i可以是正数(正向索引)也可以是负数(反向索引)。


可以得知,tuple_name[0]表示元组内第一个元素,tuple_name[-1]则表示元组内最后一个元素。

正向索引:从第一个(下标0)开始、第二个(下标1)…

反向索引:从倒数第一个(下标-1)、倒数第二个(下标-2)…

2.2 切片访问

如若对上方描述不太理解,可参考下表:

使用切片访问元组的格式为 tuple_name[strat : end : step] ,其中,start 表示起始索引,end 表示结束索引,step 表示步长。


在使用切片访问元组元素时,tuple_name[strat : end : step],[start:end] 是左闭右开区间,即访问不了 end 代表的元素。

2.3 for 循环遍历元组

可以使用 for 循环遍历元组中的项目:

2.4 检查项目是否存在

要确定元组中是否存在指定的项,我们可以使用 in 关键字:

使用 in 关键字检查元组中是否存在指定项时,如果存在,则返回 True ;反之,则返回 False 

2.5 更改元组值

创建元组后,我们将无法更改其值。元组是不可变的,或者也被称为恒定的。


但是有一种解决方法:可以先将元组转换为列表,更改列表值,然后再将其转换回元组。


2.6 元组连接(合并)/复制

与字符串一样,元组之间可以使用 + 号和 * 号实现元组的连接复制,这就意味着它们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元组。

1、+连接

2、*复制


2.7 元组不可变性

所谓元组的不可变性指的是元组所指向的内存中的内容不可变。

不支持修改元素,会报错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重新赋值的元组 tup ,绑定到了新的对象了,不是修改了原来的对象。

3、内置函数

3.1 打印输出 print()

1、print()函数

print() 函数的功能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就是打印输出。

3.2 确定元组项目 len()

2、len()函数

当我们要确定一个元组有多少项目(元素)时,可以使用len()函数。


3.3 返回变量类型 type()

3、type()函数


使用 type() 函数可以确定变量是什么类型(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或集合)。


当对tup_1 = (20)使用 type() 确定变量类型时,会返回<class 'int'>,表明这是一个整型。所以当一个元组只含有一个元素时,一定要加上逗号,。


当对tup_1 = (20,)使用 type() 确定变量类型时,会返回<class 'tuple'>,表明这是一个元组。


3.4 转换为元组 tuple()

4、tuple()函数


tuple() 函数的功能是,将其他类型转换为元组类型,详细用法如下:


将字符串转换为元组

  • 将列表转换为元组

  • 将字典转换为元组

  • 将集合转换为元组

  • 将区间转换为元组

3.5 元组元素最大/小值 max()、min()

5、max()函数和min()函数

max() 函数的作用是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大值min() 函数的作用是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小值

3.6 删除元组 del

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删除的,但我们可以使用 del 函数来删除整个元组。

当我们使用 del 函数删除某元组后,再使用 print() 函数打印输出时,会报错NameError: name 'word_tuple' is not defined,表明该元组未被定义。


4、内置方法

4.1 元素出现次数 count()

count() 方法返回指定值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语法

参数值


实例

返回值 5 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4.2 元素位置 index()

index() 方法查找指定值的第一次出现。

语法

tuple.index(value)


参数值

实例


注意:当被搜索值在元组中存在多个,则返回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如果未找到该值,index() 方法将引发异常,ValueError: tuple.index(x): x not in tuple

5、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啦!如果对您有帮助,麻烦点赞啦!收藏啦!欢迎各位评论区留言!!!

Python 元组tuple详解(超详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