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铃芽之旅》小说评价

2023-03-25 17:07 作者:_灌木_  | 我要投稿

在学校花了五天时间把《铃芽之旅》小说看完了,深受感动

(剧透警告,建议看完电影或小说再来阅读)

这里谈谈它的优点和缺点吧,这里只针对小说内容或剧情,不针对电影画面

首先我认为小说最大的优点主要是描写,主要包括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

这次以铃芽为第一人称视角叙事,将铃芽的心理描绘得十分细腻。从第一次与草太相遇的“我心跳加速。我与他擦肩而过,相距只有五十厘米。所有声音都慢了下来,我在心底默默叨念:我、我们——以前好像在哪儿见过”、“那个风景一样的人,似曾相识——我抬起自行车前轮,掉头向后”,到第三日叫醒沉睡中的草太时“我用双手抓住椅子的坐面,对着草太的脸——把椅背当成脸——将嘴唇靠了上去”以及最后结尾“我想,自己会说出那天我们都未能说出口的话”,可以说很能掀起我心中的波澜了。

小说有着散文般的环境描写“湛蓝色的大海好似褪了色一般”“街灯照耀下的雪景,只有最高点沐浴旭日光芒的山顶,还有在无法触及的高处被风吹散的白云”,这让我对日本大海边丘陵地貌充满了想象和向往。铃芽和草太梦中那一片天地不停地埋下伏笔,在最后让人恍然大悟。常世中“依旧燃烧的城市”和左大臣与蚯蚓战斗的场景也描绘得十分震撼。

其次是情节的设置。前四日主要以“梦境——日常——主线——日常——梦境”的节奏来叙事,日常与主线交错,同时也连接起铃芽与草太的感情线。最后草太变成要石时,前四日铃芽和草太的情感很能说明为什么铃芽会义无反顾地一路向北,寻找前往常世,救出草太的通道。后面则是故事的高潮,最后进入尾声,两人再次相遇。日常轻松而愉快,主线紧张而激烈,又不乏二人共同作战后的情感升华。这样的情节设置十分经典,的确很能激发的阅读兴趣。

另外,阅读完小说很能体会为什么“铃芽户缔”要叫做“铃芽之旅”。除了户缔一词不容易让中国人理解以外,“之旅“这一词也颇有深意。铃芽多次提到她的路线,为宫崎——爱媛——神户——东京——故乡(如图。没有明确提到故乡在哪,但依稀记得大概是从东京开车一路向北走700公里,而且似乎没有经过跨海大桥),最后一路几乎沿着原路返回,回到宫崎的家中。这也为“旅”字赋予了一定意义。

依据小说内容作出的路线图。


最后则是主旨。新海诚在后记中提到,该电影的创作背景为2011年日本大地震。这次地震让新海诚陷入了低谷,许多疑问缠绕在他脑中。“虽然目睹过世界被重新改写的那个瞬间,但我感觉回荡在心底的声音,一直都停留在了2011年的那个时刻。”“我依旧倾听着来自心底的声音,写下了这个故事。”也许是想记录这一场地震带来的灾难,也许是回忆过去,作品中有着大量关于“废墟”的描写。一场灾难后,人们放弃了各种场所,最后只剩下空寂与落寞。当然,如果不知道这个背景,或许这个主旨不会被人们感受到。

最后谈谈缺点吧。这里的感受比较主观,是在我看过新海诚前两部作品后体会到的。

《铃芽之旅》很有新海诚的特色。前两部作品的主线是女主意外牺牲(或为拯救世界),最后男主拯救女主的故事,而这一部作品是男主为拯救世界意外牺牲,最后女主力挽狂澜拯救男主(并献祭了两只猫)的故事。另外,这三部作品都以某个事物为线索,来“暗示”男主与女主的感情。最后,结尾都比较相似,甚至《你的名字》与《铃芽之旅》的结尾都是两个人相遇在路上。

总体来看,就小说而言,十分满分我会给到九分,希望新海诚下次能换种口味,做出一部具有新的特色的作品。

至于建不建议看小说,新海诚在后记中给出了答案。“如果您不想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阅读小说(或观看电影),那就请您先从小说看起吧(或者先从电影看起)


《铃芽之旅》小说评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