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总结】情绪处理用成长内核,人性趋利避害趋易避难~

2023-10-04 17:01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今天来面对一下情绪专题,过往起明课程里面提到的情绪的部分,加上自己之前的梳理,再次梳理提炼一下——想做很久了,终于要面对了~

首先是在成长内核的动力和阻力上,有的情绪成为动力,有的情绪是阻力

其实情绪本身的定义不重要,比如炫耀,也可以推动我们行动下去,也可能让我们不想继续

个人现在觉得,天赋的意思,就是在那件事上,自己有着发自内心、不太费力的动力,还比较源源不绝,即便是状态有高有低,但总体来说,低到不想行动的时候少,大部分时间都能起来行动的

所以,不需要过度追求什么情绪——就像不要看到什么好的品质就觉得自己想拥有一样,时间精力有限,看目标

情绪也是一个传感器,感知我们的思维运行结果——很多时候瞬间就惯性思维over了,然后就直接决策行动了,这不ok

最好是提高情绪敏感度,情绪一不对,就立马停止行动,回过头看一遍思维惯性是怎么运行的,然后理智的用成长原理重新跑一遍,把事情当场处理一下,然后有空的时候,做个复盘记录,放进案例库

然后是化解下属情绪课里面的

惯性应激、评价、比较,都是争自恋位,对自恋受损的向外归因,或者直接归因,总之,都是直觉归因,没有走假设—验证

纠结其实也是,在决策层犹豫,其实要回到成长内核起点

害怕是在行动结果那里不往前走

想放弃是感觉阻力>动力

要回报,要情绪价值,要掌声,要尊重等都是关系中的行为,关系中能持续的不是从自己角度的应该,而是真正的共识

所以情绪起源,分类是两种,一种是个人在目标路径上的问题,一种是关系中的问题

个人跑目标路径,正确的方法当然是成长原理笨功夫,跳过了哪个环节都会出问题

目标忘记了,那就可能放弃,没有真知直接理解归因,就会惯性评价、比较、应激,不走前面直接在决策层犹豫,根本做不了决策,有了行动结果不往前复盘重新跑内核,就被结果吓住了

所以情绪的产生,个人在经过很长一段的总结后,就发现是没有走成长内核+认知地图

关系里的情绪,正好也是这些天一直在思考的,就是想在关系中索取,想要利、要尊重层、成就层、关系层的好处,但是,却没有共识

而且,想要获得,就先付出对方想要的,换取对方富足的部分——这才是资源的正确利用!

所以,本质呢,忘记目标、缺真知、跳环节、不复盘等等,就会引发各种情绪

解决起来也会比较简单,捋一遍成长内核,也就差不多了

厄,把笔记再过一遍,发现情绪就这些内容。。。因为我这一段时间都非常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情绪,每天产生的情绪都诚实的面对内心,自己的阴暗面、全能自恋、黑灰的部分——然后其实也就一个半月吧最多,真的就这么清晰了现在。。。

还是给自己点个赞。。。虽然觉得过去的痛苦生活真的都是自己挖坑。。。

生活还是向前看吧,那接下来就是人性板块,来再理解下人性

看了下过去的笔记,似乎做了搜集但没有做梳理——当时一定是耗尽了脑力了,今天脑力尚有余力,来吧~

首先自己结论先放前面,就是在课题分离上,人性的底层可能是,每个人都已经在尽力的趋利避害、趋易避难了,在他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方法模型基础上——所以,不用说心疼谁,真的,大家都最心疼自己的^_^

与其评价、怜悯什么的,不如先思考要不要构建关系,如果要,那就从他的言谈行为去扒一下TA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TA觉得什么最重要,TA的成长内核是怎么运行的,可能没有真知层但有惯性归因层,没有系统性但有自恋依据

自己不要成为跳成长原理的人,面对关系,面对事情,全面的思考,整体的复盘

所以人性的关键,就是对利害、易难的认知了吧

大家都看重的利,应该都属于马斯洛五种需求中的内容,而害,就是失去这些内容,或者是,得不到这些利

对这些获得这些利难易程度的认知,或者说,如何能获得的认知,是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

但人性幻想这些利容易获得,就是所谓人性的弱点了

来验证一下吧

认为利容易获得相关的人性:不劳而获,赌徒心态,速成、快速致富,迫切想要,没有耐心

害怕失去利的相关人性:被剥夺超级反应

总是想要没得到的利的相关人性:得到的不珍惜,喜欢新鲜的,喜欢收集,怀念过去

趋易避难:喜欢简单,喜欢符合习惯的=不要改变他人=做他认同的,刷存在感得成就感,身份认同获得关系,稀缺=身份成就,相信背书=免得实践才出真知=从众,自我感动=成就感,以貌取人筛选

但真正的现实是,利害不是那么容易分清的,真知是需要笨功夫才能跑出来的,承担责任的路会越走越宽,逃避责任的路会越走越窄

所以综上,其实情绪和人性是夹杂的,大部分人的情绪,都是因为人性的点被触动了

人性是趋利避害,趋易避难的,利害和难易的认知,是划分层级的本质吧

所以,利用人性弱点的那些海报为什么能奏效,的确跟阶层划分的结果一致,大部分的人都是没有真知的,没有成长内核逻辑的

在想着是直接把这些人性清单给列以后一个个对比,还是再试着抽一下

看看进度,还是再抽一下吧。。。

那利是获得,害是付出或者失去或得不到

趋利避害,就是不想付出想得到,不想失去只想拥有,不能得不到只想得到

这是目标+认知吧,那就直觉决策了,不劳而获,怀念过去

如果这个目标+认知被打破了,就应激,被剥夺超级反应

加上时间维度,想要快速,那就想要快速致富,没有耐心,速成

加上空间维度,想要这个方法就一定奏效,那就赌徒心态

那趋利避害的升级版,就是想得到还想得到更多,喜欢新鲜感=得到的不珍惜,喜欢收集

那趋易避难来抽一下吧。。。

易可以理解为简单的,现有的,习惯的,直接拿来不许思考的,能力要求最低的——获得马斯洛高层需求的方法

那具体的人性上就是,喜欢简单,喜欢符合习惯的,相信背书,从众,稀缺,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用身份认同来获得关系感

当别人认可自己的这些选择时,就觉得关系、尊重、成就这些得到了满足——话说真真的也是很好满足了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人也很好相处啊。。。自己过去居然都没考虑到这一层

看叶教、陆教、师兄他们,自己为了长久的获得他们的认同,这是多么的费劲啊。。。

首先,自己在学习起明、建立真知结构和方法模型,是知道真正要做成事情,是需要本质层的

而能力结构、内核,这个算内核了,专业,还有关系处理,是成长三大基石

关系处理里,以和自己的关系来理解和他人的关系处理,理解情绪和人性本质,真是很对的路径,自己也算是在个人经历中探索出来了,现在反过来再结合课程内容做个系统梳理——理性+感性案例了

情绪的本质,都是成长内核环节的虚知或跳过,而人性的本质,就是人性的趋利避害、趋易避难

来看自己的,现在是很清楚了,然后拿去看他人——大部分人都很简单,可以解构,真的需要去搞定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很难的,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换个角度看问题,真的不一样哈。。。。

比如以前吐槽公司的一些点,但是,自己在这环境中也会很自在的发展自己啊。。。

包括思考自己的种种毛病,但是,没有它们,自己真的能走到今天吗?还蛮喜欢现在的

那真的也不一定了

喜欢现在,喜欢确定的现在

过去其实做应该的事情时候,并没有很多,但是,摸索着,也让现在很美好

现在已经清楚该做什么了,只要每天都控制自己做应该的,未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生活已经上了正轨啦~~

自己其实纠结想梳理情绪和人性很久了,没想到今天梳理下来。。。感觉也挺简单的,而且,非常清晰了——可能再过几个月会再梳理

自己实际上已经能比较好的处理现在的生活了,大部分的时间都内心安宁,有意志、情绪和感觉都认真拿出来应对,在每个时间段都做应该的和想做的事情,不需要依赖幻想了——不需要刷小说和视频来让思绪安宁了

现在努力在应对的,控制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身体健康状况,学习和梳理起明,工作实践,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情绪、感觉、意志

先以能安睡为主^_^,就好好活在今天!

over~

【总结】情绪处理用成长内核,人性趋利避害趋易避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