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之诗》各章标题出处总结

做别的工作的时候发现似乎还没有人完整地总结过《樱之诗》各章标题的出处,所以就顺手补了一个(反正也没什么工作量)。



序章 O wende, wende deinen Lauf/Im Thale blüht der Frühling auf!
第一章 Frühlingsbeginn
第二章 Abend
这三个标题都来自舒曼的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 。其中,“O wende, wende deinen Lauf/Im Thale blüht der Frühling auf!”是Adolf Böttger的诗句,是舒曼创作这首交响曲的灵感来源。“Frühlingsbeginn(初春)”和“Abend(黄昏)”则分别是舒曼最初为这首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起的标题(后来在发表时去掉了各乐章的标题)。

第三章 真琴线 PicaPica
来自莫奈的画作《喜鹊(La Pie)》。Pica pica是欧亚喜鹊的学名。

第三章 禀线 Olympia
是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中登场的女人偶的名字。

第三章 里奈线 ZYPRESSEN
来自宫泽贤治的诗歌《春与修罗(春と修羅)》:“ZYPRESSEN 春のいちれつ”、“ZYPRESSEN しづかにゆすれ”、“ZYPRESSEN いよいよ黒く”。(为什么说是来自宫泽贤治而不是来自梵高的《有丝柏和星星的道路》,因为那幅画的原名是“Cypres bij sterrennacht”。)

第三章 百合线 Marchen
来自中原中也的诗歌《一个童话(一つのメルヘン)》,“メルヘン”即“Marchen”。

第三章 雫线 A Nice Derangement of Epitaphs
这是英语世界的一个名梗。爱尔兰剧作家谢里登(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在其剧作《情敌(The Rivals)》中塑造了一个名叫Mrs. Malaprop的角色(该名字取自单词malapropos”,意为不合时宜),她说话时经常把要说的词误说成与之音近的另一个词、造成荒谬可笑的发言,比如将“a nice arrangement of epithets(绰号的绝妙安排)”误说成“a nice derangement of epitaphs(墓志铭的绝妙混乱,日本哲学界译作“墓碑銘のすてきな乱れ”,《樱之诗》中译作“墓碑銘の素晴らしき混乱”)”。
另外据一位日本爱好者在https://tono-d.hatenadiary.org/entry/20160409/1460209345一文中指出,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著有同名论文,讨论了与Malapropism相关的语言哲学问题,中译可参见牟博选编的《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不过最好与原文对读。
健一郎本人对这句话的解说是「意味の取り違いが、より素晴らしき意義を生み出す(含义的误取,会产生出更为绝妙的意义)」。

第四章 What is mind? No matter. What is matter? Never mind.
又一个英语世界的名梗。这句话最早由Thomas Hewitt Key发表在1855年的《Punch》杂志上。
不过我认为对《樱之诗》来说这个标题的实际来源可能是罗素(日本爱好者也有想到罗素的,例见https://r20115.hatenablog.com/entry/20150819/p1、https://kawara-de-cabbage.hatenadiary.org/entry/20160517/1463467289等)。罗素在他的自传中提到,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的祖母在发现他对形而上学感兴趣时曾对他说过这句话,以表达她对形而上学的反对。这令他印象深刻——据赵元任回忆,1921年罗素来华讲学时也曾对听众说过这句话。

第五章 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
来自王尔德的同名童话集。


第六章 櫻の森の下を歩む
即《樱之刻》的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