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座县城和一千名守军为何能抵挡上万南明军队十五天?

2023-09-13 05:43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虽然李定国部已经在新会县城之下败退数天之久,但郑成功在福建的战斗却没有停止,在清军内鬼刘国轩的配合之下,他一举拿下了漳州、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南安等地。在1654年的十二月十九日,声势浩大的南明军队在明郑中提督甘辉、陈六御、张英等人的带领之下包围了仙游县城。

福建巡抚佟国器在顺治十二年正月十三日的事本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郑军攻破仙游县城的过程。十二月十九日夜晚“逆贼数万将城围得水泄不通,是夜开始攻城”直至顺治十三年正月初五日,郑军在东门以南一带炸开一个两丈余宽的大口子,蜂拥而入,清游击将军王嘉桢带领为数不多的军队拼命抵抗,双方缠斗到“唐氏香环门”前,清军被人数众多的郑军冲散,王嘉桢被郑军扯下马活捉,协守仙游西南两门的把总周正龙从城墙上缒下和一众残兵败卒仓皇逃跑,守卫仙游北门的把总朱腾龙在逃跑时被郑军一枪戳下马但最终还是死里逃生,知县陈有虞在巷战中受伤被俘。除此之外,仙游县城的清朝守军还逃出了士兵孙二、黄怀、陈士真等人。

按照清军士兵孙二的说法“初五日已时,贼四面呐喊,排炮齐轰,将西门濠沟填平,即沿城竖立云梯,手执藤牌同时登城。官兵拼死抵抗。贼即推出高车,形如城垛,箭发如雨。数千贼一拥而上,众兵丁跳城身亡”而他本人则从被郑军点燃的房子中逃出。

而明郑一方的史料《先王实录》记载相比于清方的事本就简略多了“初五日,攻破仙游县,焚杀甚惨。明兵部尚书唐显悦之子亦死焉,今藩之外父也。先时,虏兵据守,招谕不降,攻打不下;藩闻知,敕谕五军正中军张英、北镇陈六御并援剿左镇林胜等玩寇之罪,林胜遂用地道法,令洪善用火攻,从地道破其城,至是克之”当然这一小段所透露的有关仙游县城攻防战的信息也是比较多的。明确说明了郑军攻打仙游县城最开始是“攻打不下”此处可对照《台湾外纪》中“(甘)辉令架云梯四面交攻,城上用炮石火罐打下,一时不能克,反伤士卒甚多”的记载。

明郑大军在仙游县城之下屡次损兵折将,郑成功要治众将“玩寇之罪”神器镇将领洪善向援剿左镇林胜献上计策,眼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可以先暂缓攻势,使城内之人的防守松懈,然后在仙游县城东门之外的三官堂之内发掘地道直至城墙之下,放上火药将城墙直接炸开,直至正月初四地道才完工,正军士兵将火药安放齐备,一举将城墙轰开,破城之后就“焚杀甚惨”。原南明隆武朝兵部尚书唐显悦之子唐仁普在城内的巷战中阵亡,唐仁普是郑成功的好朋友,郑成功见好友身亡,十分内疚,于是和唐家定下了亲事,唐仁普的女儿唐氏将和自己的儿子郑经结婚。

郑军地道爆破城墙可与佟国器事本的记载相符“海寇郑成功攻取漳州后,即分兵四面出击。臣曾两次疾驰密报。自仙游被困以来,臣又会同提督杨名高三次调兵援剿。知县陈有虞及驻守游击王嘉祯坚守二十日,屡挫贼势。贼立高车犹如城垛,掘地埋药毁城二丈余。众贼随即蜂拥而上,我兵力不能支,守将阵亡,知县受伤被擒”。

仙游被攻破之后,全福建清朝统治比较稳固的地方也就只有兴化以及泉州两座府城,而泉州城外也是“城郊一二十里之奸民见贼势张,趋附者甚众”佟国器在事本中又呼曰“自诏使叶成格等由闽归来以后,郑贼不降则必反叛。臣数度告急,但未见增派一兵一卒。大军在河北被霜冻所阻,难于渡河。臣与提督率文武众官日夜把守,实恐日久兵丁疲敝。又虑山贼海寇声势相通,伺机起事,上游兵丁不可尽数调出。贼伙日壮,我军有限,可谓杯水车薪,难以解救。乞请皇帝速发满洲大军,兼程前来。再密敕浙江、江西、南赣、广东督、抚、镇,待各路兵马进抵后,克期会剿。如此则平复有望,海氛可靖矣”由此可见福建清军的窘境。

早在顺治七年的五月,福建清军其实进行过一次裁军,福建巡抚标营原来有2000人,裁掉了800人,现在只剩下1200人;泉州总兵标营2000人,泉州的守军有2000人,水师有1000名,现在裁掉1000人,泉州方面的各营清军只剩下4000人;延平府城守军有3000人,现在裁掉1000人;汀州府总兵有标营2000人,守城兵有3000人,现在就裁掉1000人,汀州府各营清军剩下4000名;邵武府守军3000余人,裁掉了1000人剩下2000人;福宁州守军2000人,现在裁掉200人,剩下1800人。

咱们知道仙游县城在明清两朝都属于兴化府管辖,这县城在和平状态之下驻扎的正规军实际上才100多人,再根据清实录来看“兴化府副将一员,标兵二千名,中军游击一员兼管左营事右营游击一员,二营中军守备二 员”就是兴化府的副将其标营也就2000人。以这个状态来看,仙游县城的清朝正规军能有个千人就不错了。然而就是这样,数倍于清军的明郑军依旧在城下耗了将近20天这才攻克,只能说硬啃城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这个作战效率相比某位在小城之下输掉了一多半人马的大明王爷来说,那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郑军入城之后,烧杀甚惨,初五日上午,甘辉带领众将入城,这才将城内的动乱平息下来,亦符合佟国器事本中“又据逃出兵丁黄怀、陈士真告称,初五日晨,数万逆贼破城而入,到处烧杀”的记录。其实出乎人意料的是,郑成功本人的一些军令中其实并不是完全禁止明郑军将吏士卒掳掠地方,比如数年后其攻略南直隶时就曾明确规定道“攻剿地方,有附虏十分顽抗负固者,攻破之后,明令准掠妇女,以鼓用命,以示惩创,不在禁内。如系虏据不服,百姓罪有可矜,如无发明令掳妇女者,不准掳妇女在营在船。如有故违,本犯枭示,大小将领一体从重连罪。不论官兵役伙,拿解首明者赏银三十两”也就是说如果遇到“有附虏十分顽抗负固者”郑军士兵是可以大肆掳掠的。

但实际上“附虏十分顽抗负固者”在整个南明战争期间其实大有人在,除了少数思维比较令人难以理解的文官武将之外,还有就是一些利益明确受到了南明政权一方侵犯的地方居民,尤其是福建广东两省,比如咱们上一篇所说郑军南下广东的时候就有“准原总兵官蔡元详称,大股红头贼(郑军步兵)进入饶平,包围齐社,齐社村民歃血为盟,举旗死战”。

明郑军纵横沿海那自然需要粮食军粮,需要钱,需要人力,而厦门一岛自然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物资和人力,依靠贸易有时候也只是远水解不了近火,所以有关郑成功军队大肆劫掠的记载其实不绝于史书,不只是清方奏报诸如“又据水师许龙禀报,福建船队汇集南澳,人心惶惶。铜山地方间贼抢人掠船,又抵侥平等地,催征粮饷等语”就是明郑官方的史书《先王实录》也有如下记载“初四日,随开驾至了罗湾,依令而行。直入闽安镇,逼福州南台城下札营,整办攻城器椇。虏报知,坚守求援。虏世子星夜驰赴防守。故不攻,大掠而回。时官兵船只满载辎重宝物不计,足偿海澄之失”这种行为自然就侵犯了很多沿海居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他们团结起来自卫,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当然这只是对兵少将寡的仙游拒绝投降明郑原因的推测,明郑政权对沿海居民人力和物力的过度索取确实导致一些人对郑氏军队采取敌视的态度。

虽然有这种情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清方文书中说泉州城外二十里“奸民见贼势张,趋附者甚众”还有佟国器所忧虑的“山贼海寇声势相通,伺机起事”也由此可见,当时人民对于明清战争的态度其实也不能一言以蔽之。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一座县城和一千名守军为何能抵挡上万南明军队十五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