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清朝皇帝恨透的清军将领,最终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立下大功
1655年九月,当总制陈六御、忠靖伯陈辉、忠振伯洪旭所率领的庞大舰队出现在浙江海面的时候,驻防台州的清副将马信动了反正的念头,他派人联系郑军,想要以台州府城反正归明“台州伪守将马信闻风欲归,慕忠振伯(洪旭)名,欲藉投附”按照《先王实录》记载马信突然决定反正的原因是仰慕洪旭的名声。当然了,这不如直接说马信就是洪旭策反的,洪旭几年前还协助了漳州千总刘国轩反正,在这方面也算是轻车熟路。

十二月十三日,郑军北征军已经回到厦门,洪旭的船队特意慢行,于同日到达台州“时忠振伯师后至。因前台州守将马信约归,至是进入台州港,驰书达之,马信果弃城带兵马揭家眷附忠振伯来归”马信返回厦门之后得到了极其丰厚的赏赐,郑成功不仅授其中权镇事,挂征虏将军印,而且还“赏银两千两并玉带、蟒服,封母、封妻,各赏银五百两,珠冠、霞帔”四百一十八名和马信一同归义的清军官兵得赏银一千两。

然后咱们再看当时清方记录中的马信反正。清浙闽总督佟代在清顺治十三年正月二十日上事本详细谈及了马信反正归明。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份,原黄得功部部将,现任清宁绍台温总兵张杰侦得明军调集大量船只准备反击,于是往台州调马信部作战。

明军战船此时停泊在海门、江口、三江口及钓鱼台沿江一带,清军总兵张杰说自己“虽遇雨雪交加,寒风刺骨,然本镇严申法纪,令众将士全力堵剿,官兵无不奋力抵抗,江南沿海一带及黄岩县城方得保全”但实际上咱们根据上文可知,郑军舰队本来就是来接马信和其部下家属的,根本无意下船攻城略地。正月十三日夜二更时分,郑军登陆,马信先率兵出城做出要迎击郑军的姿态,然后突然又返回城里,将吊桥砍断,众官兵剪去辫子,以白布裹头,宣布反清。清军逃兵李茂事后回忆说“本月十二日夜二更时分,众军士俱手持刀斧,满街乱砍。天亮后,闻得道、府、厅被水船上海贼绑去,临海知县亦被抓走,县丞被杀。据说水船有千余艘”。

逃过一劫的温处道傅梦吁侄子傅廷书说其叔傅梦吁在十二日的时候被马信邀请进城内议事,然后就被拿下了,傅廷书本人则在十三日凌晨马信手下的人冲入道台衙门的时候携带着官印翻墙逃跑,书办陈如、严标、皂隶快手文原、吴山、分守温处道书办钟国瑞、门子陈奇昌等三十余人一哄而散,马信部和登岸的郑军将府库以及城内库存的火药武器洗劫一空之后登上战船撤退,同时还顺手牵羊开走了三艘战船,烧毁了十一艘。

不知道为何《先王实录》的记载要比清方的记载晚了整整一个月,马信反正的具体时间应该以清廷事本的记载为准,毕竟《先王实录》虽然保留了大量的明郑珍贵史料,但是他毕竟是在延平文王郑经统治时期写成的,距离马信反正已经过去了快十年,马信本人都死了,所以有一些错漏是很正常的。

马信反正达到的节目效果虽然说远远不如金声桓李成栋以及大同总兵姜瓖,甚至还不如王光泰和武大定。但是依旧给清方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首先是宁绍台温总兵张杰,他在马信反正之后报称“今我失之臂膀,本镇标官兵,惟千总二人,把总三人,兵少,且又分守于嘉子、新河、松门、楚门、隘顽、温岭等处。今率往援剿者,仅标下官兵。今失台郡,使黄岩一城孤立海岸,且又缺兵少马,虽屡请援军未拨,孤城难守”可见此时台州周围清军的窘态,佟代事本中又说仙居县“危如累卵”。

浙江巡抚秦世祯在台州失陷事本中谈到了台州以及周边城邑守军兵力的薄弱,总兵力只有3200人。元月二十一日,由江南调来的500名满洲八旗兵还有,陈典茂、冯右功统帅的200名汉八旗兵,湖、绍、严三协标兵各100名,共计1000名清军进入台州府城,秦世祯等人宣布“收复”台州。然而此时,马信等人已经离开台州好几天了。

清廷对马信等反正将领的恨意出奇的大,清帝福临在佟代事本的批红中是这么写的“马信叛降逆贼,台州失陷,朕大为愤怒。着当地总督、巡抚、巡按明白查核地方失事缘由,着速议奏守御恢剿之事!”甚至扬言要将马信捉住凌迟处死。秦世祯也说“不料该总兵官所调副将马信,不奋勇堵御,却于正月十二日折返郡城,将道、府、厅、县各员绑缚降贼,其背主负恩,虽凌迟亦不足抵其罪”可见清朝统治者在马信事件中算是破了大防了。

马信这个人目前能找到的信息只有他在反正之后的活动信息,清初的史料《清世祖实录》记载1654年“江南溧阳营参将马信为浙江台州副将”而溧阳营清军设置于顺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646年,所以说从这个时间点上往前,马信的活动记录就基本上找不到了,反正我是没找到,此人有一种说法是在李自成麾下活动过。

马信反正之后在郑军之中先管中权镇,不久之后升任右提督,然后又提督亲军骁骑镇,参加了护国岭大血战以及江宁之战,在围攻热兰遮城的荷兰军队时,郑成功“派提督马信督辖兵札台湾街守困之”也就是让马信带领大约两到三千人蹲在热兰遮镇上盯着热兰遮城内的荷军,算是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立下了大功。值得一提的是,揆一在其回忆录中称马信为“逃亡的鞑靼人”似乎马信好像是一个满洲八旗人员,但实际上人家是陕西人,这只能说是荷兰人一方对当时明清战争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所导致的误记。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