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通过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和赋税制度三个子目内容介绍,突出汉唐间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本课的三个子目同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同属于制度范畴,在逻辑上呈并列关系。
2.本课地位:位于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七课,相当于是一个制度专题。承接上节课隋唐的相关历史知识,同时对于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权力重心的上移以及形成“制度的变化间都是有延续、继承和发展的”这一历史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1.学生身心素质:高一年级学生属于青年期初期阶段,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具有较为明显的独立性和过渡性,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还没有完全具备高中生应当具备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
2.学生知识储备:选官制度以及中枢政务机构的相关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经有相当详细的讲解,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停留在初中浅显的层面上;关于赋税制度的内容初中教材并未过多涉及,学生对一些制度没有明确的概念。
教学目标
1.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进行课堂导入,学生自觉产生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实证了解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的内容,进一步探究魏晋、隋唐的中枢政务机构和租庸调制及两税法。
3.运用历史解释在对这一时期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等内容学习的同时,立足唯物史观进而认识到:自秦以后为了巩固和将强统一,最高权力不断集中,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4.感悟科举制的作用,产生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在紧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所提出的内容要求基础上,将本课的重难点规划为:
重点: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难点:汉至唐赋税制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情境导课
教师问题设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的讲话语录并思考,习总书记在这段讲话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制度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
学生答案预设:强调了制度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评价总结: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制度的创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制度的创新自古以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的内容,一起来探究在隋唐时期制度有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有哪些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