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乌克兰战场上只能一路向前
此刻的泽连斯基其实是拜登的化身,面对美国一众盟友,普京没有回头路
2月24日,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俄乌战争。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以俄乌两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对比,俄罗斯能够在一周左右结束战争。
但现实情况,却像谁也没想到普京会议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对乌克兰的进攻一样,同样没想到普京的战略并非是一上来就猛打猛攻,快速拿下乌克兰。而是想以军事进攻施压,让乌克兰政府快速投降。因此俄罗斯并没有采取高强度的军事打击和进攻,而仅仅是选择性的实施导弹打击,甚至连俄罗斯强大的空军力量都基本没怎么使用。
当然,普京此举显然有着俄乌两国特殊的历史关系方面的考虑,毕竟之前两个就是亲兄弟,第一阶段的军事行动,显然是想以最小的损失,就能达成让乌克兰政府投降的目的。因此,俄军第一轮至今的军事打击,主要集中在乌军的纯军事目标上,而且还是以重要的军事目标为主,甚至都没有对乌克兰国家政府机构以及基础设施实施轰炸打击。
但乌克兰方面的表现显然出乎于普京的预料。最核心的问题是,他的确想不到,我们都没想到,喜剧演员出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战争开打后,甚至是在战争之前,不过是拜登的提线木偶而已,一切都是按照拜登政府的旨意在说话做事。
所以,泽连斯基以投降的本质签署各类协议的可能性就很小很小。也就是说,只要在乌克兰没有合法的权力机关宣布免去泽连斯基的总统权力,或者没有具有较高支持率的政治人物宣布接替泽连斯基担任总统,乌克兰是不会妥协的,只会一定要让俄罗斯骑虎难下,最终让俄罗斯接受失败。
目前来看,泽连斯基所有举动具有三个特点和目标:
一是证明自己仍旧还在基辅,这是稳住人心军心的最重要问题,更是为了表明乌克兰政府还在运作。即便是泽连斯基至今发布的所有视频里,都没有任何召开军政会议的场景出现,更没有任何军方将领陪同在身边的画面,也没有召开一个记者会等等情况,已经证明他的确离开了基辅甚至是乌克兰。但只要他还在发声,那就意味着乌克兰政府依旧存在,他就是代表国家政府在发声,具有法律效应。
二是利用西方国家的支持和同情,提出要求快速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请求,继续努力让北约国家加入战争,即使达不到目的,也会逼迫欧盟国家加大支持乌克兰的力度,强力制裁俄罗斯,拯救乌克兰,打败俄罗斯。
三是以拖待变,让形势更加复杂化,再寻求转机。看看西方以及美国盟友们对俄罗斯的制裁能起到什么结果?看看能不能让俄罗斯放弃目的被迫撤军?包括乌克兰强硬的谈判条件,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的背后是美国,此刻的乌克兰总统,绝非泽连斯基,而是拜登。泽连斯基不过是拜登的化身。
因此,普京现在面对的不是泽连斯基,而是拜登。俄罗斯面对的也绝非乌克兰,而是美国以及一大波盟友国家。
因此,普京毫无退路,必须硬抗到底。克里米亚不可能还给乌克兰吧?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决定不能收回吧?否则这两个地方也会变成反俄的力量。
普京已经没有回头路,只有一条道走到黑。只有加大军事打击力度和范围,甚至只能采取毁灭性打击,推翻泽连斯基政府,实现预定目标。其实,普京此举的确是非常冒险的举动。想一想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有着众多盟友支持,却最终也是悲剧结局,狼狈撤军。而俄罗斯面临的是美国几十个众多盟友的“毁灭性制裁”,能撑多久?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俄罗斯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到底是什么?谁也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普京没有把握不会这样做,也许可以实现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