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冯异 字公孙

冯异 字公孙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新朝末年,冯异曾任颍川郡郡掾。公元22年(地皇三年),刘演起兵。冯异奉命监护五县,与父城县长苗萌据城抵抗汉军。公元23年(更始元年),冯异外出巡视属县,被汉军捕获。他对刘秀表示:“老母现在城中。如能释放我回城,愿将所监五城献上以报您的恩德。”得到刘秀赞赏。冯异回到父城后,劝苗萌一同投顺刘秀,苗萌表示同意。不久,刘演遇害,刘秀回还宛城,而冯异始终坚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权。后来,刘秀任司隶校尉,经过父城。冯异立即开门奉献牛酒迎接,被任命为主簿。冯异又推荐许多同乡,如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这些人被任命为掾史,随从刘秀到达洛阳。
刘演遇害后,刘秀虽当众毫无悲伤之色,但在独居时常哭泣。冯异前去宽慰,并趁机进言,劝刘秀乘机收揽人心以发展自己的势力。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到邯郸后,派他同铫期巡行各县,审理释放囚徒,抚养鳏寡。公元24年(更始二年),王郎在邯郸起事。刘秀率部众自蓟城疾驰南下,到达饶阳治下无萋亭时已经深夜。正值天气严寒,大家都感到饥饿疲劳,冯异急忙煮好豆粥供应。次日,刘秀对诸将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等到了南宫县,又遇到大风雨,刘秀率领随从到道旁空舍中避雨,冯异又亲自煮麦饭为之充饥。刘秀入据信都后,命冯异至河间一带招收兵马,并授偏将军。此后,冯异随刘秀击破王郎、大败铁胫农民军,平定河北,因功被封为应侯。
刘秀平河北后,冯异探知朱鲔和李轶不和,为了分化瓦解,致书李轶晓以祸福,指出刘玄政权已危在旦夕,而刘秀势力则蒸蒸日上,劝其投降。李轶在回书中表示,愿同冯异交好。冯异上奏刘秀,刘秀派人故意泄漏李轶与冯异通书信的内容,朱鲔闻知大怒,派人刺杀李轶。冯异与寇恂先合兵击破苏茂,然后直追至洛阳城下。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冯异代邓禹率兵入关,布施威信,一路投顺者无数。次年,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威德盛行于关中。当时有人上奏章说冯异在关中独断专行,百姓称他为“咸阳王”。刘秀派人把奏章给冯异观看。冯异惶恐害怕,上书谢罪,刘秀宽言安抚。公元30年(建武六年),刘秀命冯异攻打隗嚣。冯异大破行巡,于是北地诸豪长耿定等,都叛隗嚣而降汉。冯异上书说明情况,不敢自矜其功。之后冯异又攻破卢芳将贾览、匈奴薁鞬日逐王。公元34年(建武十年),冯异与诸将攻落门。落门尚未攻下,冯异便病死于军中。刘秀得知后,赐谥号为节侯。
统帅 A+
(冯异破赤眉,败延岑,披荆斩棘,勘定关中。守旬邑而夺隗嚣之气,镇北地而固中外之防。功业之盛,千载一时。)
武力 C-
(冯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
军谋 A+
(冯异垂翅,大为赤眉所败。复坚壁,收其散卒,招集诸营保数万人,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后攻陇西,光武诸将为隗嚣所败。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旬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足,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追击数十里,大破之。)
智略 A+
(冯异谦退不伐,又有择主之识。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进说曰:“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载。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时更始数欲遣光武徇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是时,左丞相曹竟子诩为尚书,父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及度河北,诩有力焉。后拒朱鲔,异乃遗李轶书。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渐收河南。)
内政 B+
(冯异能御吏士。初,光武至邯郸,异与铫期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所至皆布威信。时三辅暴乱,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异兵食渐盛,乃稍诛击豪杰不从令者,褒赏降附有功劳者,悉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众归本业。威行关中,怀来百姓,申理枉结,出入三岁,上林成都。)
魅力 S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