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刘秀 字文叔

2022-07-20 12:39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刘秀 字文叔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刘秀是汉高帝刘邦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玄孙,与更始帝有同一个高祖父刘买。其父为南顿令刘钦,母樊娴都。世代居住在南阳郡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属地方豪族。刘秀九岁时,父亲逝世,便由叔父刘良抚养。由于刘秀勤于农事,而兄刘縯好侠养士,经常取笑刘秀,将他比做刘邦的兄弟刘喜。新朝天凤年间(14年—19年),刘秀至长安,学习《尚书》,略通大义。
时值新莽天凤五年(17年),天下大乱,赤眉军与绿林军各自起兵反王莽。地皇三年(22年),刘秀避吏于新野,因卖谷而至宛(今河南省南阳市),经李通劝说在宛起兵。地皇四年(23年)二月,刘縯、刘秀兄弟与绿林兵共同拥护刘玄称帝,国号仍为汉,改元更始,史称更始帝。同年刘秀率绿林军1万以少胜多于昆阳灭王莽军42万,杀其主帅王寻,取得昆阳大捷。
此后刘縯、刘秀兄弟威望大盛,遭到刘玄的猜忌。刘秀有所察觉,但刘縯不以为意,终被刘玄借故杀死,同被杀死的还有同宗刘稷。此时刘秀也处于危险之中,只得向刘玄谢罪,并不敢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常。刘玄心有所惭,故而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后刘玄占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刘秀遂在河北积蓄力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刘秀率吴汉、邓禹等手下大将,继续在北方大破铜马等割据势力,被关西人号为铜马帝。由于刘秀与刘玄心生二意,自此刘秀手下便不断劝进。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傀儡皇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于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九月,赤眉军击败刘玄,刘玄投降,同年十二月被杀。次年刘秀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刘秀先后荡平赤眉、张步、隗嚣等割据势力,然割据一方的卢芳,刘秀屡次遣吴汉、杜茂往击,均不克。建武十二年(36年),卢芳进攻云中郡,留守九原的部将随育胁迫卢芳降伏刘秀。卢芳放弃军队,逃往匈奴。同年十一月十九己卯日(36年12月25日),吴汉攻克成都,割据四川的公孙述成家政权灭亡,东汉统一中国。
刘秀勤于政事,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刘秀统一中国后,厌武事,不言军旅,建武二十七年(51年),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却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不同于先祖刘邦得天下后诛杀功臣的无情,刘秀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权。其实,在统一中国之前,他就开始削弱国防建设,废郡国兵制,罢郡国都尉。刘秀以后不设丞相,而是“虽置三公”但“事归台阁”;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使三公成为虚位,另一方面又扩大尚书台的职权,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后汉书·申屠刚传》说:“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自是大臣难居相任”。建武二十八年(52年)他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严禁结党营私。
建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二月初五,公元57年3月29日),刘秀崩于雒阳南宫前殿,享寿63岁,在位33年。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县铁谢村附近),庙号世祖,谥光武皇帝。刘秀死后,其子汉明帝刘庄将统一战争中功劳最大的二十八人的影像画在云台阁,称云台二十八将。





统帅 S
(光武皇帝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奋寡而击众,众弱而复强,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攘除祸乱,诛灭无道,一期之间,海内大定,号称中兴,虽初兴者,无以加之矣。或曰: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始徇河北,铜马诸贼几数百万;及破之也,溃散者有矣,而受其降者数十万人。斯时也,光武之众未集,犹资之以为用也。已而击破五校、赤眉、青犊、先后所受降者,指窮于数。高帝之兴也,恒患寡而亟夺人之军,光武则兵有余而抚之也不易,此光武之定天下所以难于高帝也。)
武勇 B-
(光武少喜游侠,斗鸡走马。及乎昆阳,王莽军环城作营,围之数重。光武夜自与宗佻、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六月己卯,光武将步骑千馀,前去大军四五里。二公遣步骑数千乘合战,上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奇怪也。”光武复进,二公兵却,诸部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
军谋 S-
(光武算无遗策,计虑如神,折棰笞寇之言不为妄矣。夫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光武所得资以有为者,独河北耳。彭宠抑叛于幽州,五校尚横于内黄。关以西,邓禹虽入长安,赤眉环绕其外,禹弗能制焉。郾、宛、堵乡、新野、弘农,近在咽颊之间,寇叛接迹而相为牵制,不毕更始之在长安时也。刘永、张步、董宪、苏茂,横互东方,为陈、汝眉睫之患;隗嚣、公孙述姑置而可徐定者勿论焉。然帝以静制动,以谋制力,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故攻无不陷之垒,战无奔北之卒,十数年间,扫除群凶,清复海内,岂非天人之所辅赞哉。自古帝王而能将军者,无若高祖、光武及太宗也。)
智略 S
(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初,天下方割裂,光武即位未久,修郊庙,享宗祖,定制度,行爵赏,举伏湛,征卓茂,勉寇恂以绥河内,命冯毕使抚关中,一以从容镇静结已服之人心,而不迫于争战。然而桀骜疆梁之徒,皆自困而瓦解。是则使高帝当之,未必其能耆定如此也,而光武之规模弘远矣。及既履大位,惩王莽篡夺之祸,虽置三公,而不付以事,专任尚书,以督文书,绳奸诈为贤,政事察察,下不能欺,天下一时称治。故而考其聪明仁勇,三代而下,取天下者,自无光武俦也。)
内政 A+
(光武拨乱反正,不十年而天下晏然,史不详其所以安辑而镇抚之者也。求之遗文以髣髴其大端,则征伏湛、擢卓茂,奖重厚之吏,以调御其嚣张之气,使惰归而自得其安全,民无怀怨怒以摈之不齿,吏不吝教导以纳之矩矱,日渐月摩而消其形迹,数百万人之浮情害气,以一念敛之而有余矣。初,光武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魅力 S+
(光武推心置腹,延揽英雄,数年之间,廓清四海,虽曰中兴,与夫始创业者,庸有异乎!马援尝言:“到朝廷凡数十见,自事主未常见明主如此也。材直惊人,其勇非人之敌。开心见诚,与人语,好丑无所隐讳。图讲天下事,极尽下恩。兵事方略,量敌校胜。阔达多大节,与高帝等。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诚哉马生之言,固已寥廓大度,同符高祖。又等太宗之仁,兼孝宣之明,一人之体,其殆于周,故能享有神器,据乎万乘之上矣。或曰: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


全史人物评鉴-刘秀 字文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