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邓禹 字仲华

2022-07-20 12:39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邓禹 字仲华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邓禹十三岁能背诵《诗经》,后至长安学习,与刘秀友善。更始元年(新莽地皇四年,23年),刘秀奉命平定河北,邓禹人在南阳新野,星月赶赴河北追随刘秀,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刘秀遂“恃之以为萧何者”。
更始三年正月,邓禹率军自河内进至箕关,然后进军河东郡。河东都尉守关,邓禹进攻十日,终于攻破。再进围安邑,数月不下。更始政权派樊参前去阻挡。樊参以数万兵力进攻邓禹。邓禹在解县败之,斩杀樊参。刘玄再派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围攻邓禹。邓禹大败,手下大将樊崇战死。韩歆及诸位将领劝邓禹撤退,邓禹不允,隔日为癸亥日(六月二十六日),王匡认为此日为“六甲穷日”,不吉,宜避战,故按兵不动,邓禹得以休整军队。次日,王匡全力出战,轻率冒进,被邓禹打败,邓禹斩杀抗威将军刘均,河东郡守杨宝,中郎将弭强等人。邓禹彻底平定河东郡。以功拜大司徒。
同年,邓禹又在衙县大败刘玄军队。众人劝邓禹直攻长安,邓禹引军北上,抵縌邑。刘秀见关中尚未定,邓禹不进攻长安,不免心焦。不久,长安粮尽,赤眉军乏粮。赤眉军只得焚烧宫室,西走扶风。邓禹兵入长安,犒劳将士,拜谒高庙。赤眉军再折回长安,邓禹败走高陵,向刘秀求援。建武二年十二月,邓禹联合冯异再战赤眉军,赤眉军先佯败,后反攻,大败邓禹,邓禹仅率24骑退至宜阳。邓禹因此战失利,引咎交上大司徒、梁侯印绶。数月后,拜右将军。
公元28年(建武四年)春,邓禹与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在邓击败延岑,邓禹追至武当,再破其军,延岑逃往汉中,其众皆降。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天下平定,刘秀加封功臣,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邓禹内尚文明,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服事母亲非常孝顺。天下已经平定,常常想疏远名势。有子女十三人,让他们各掌握一门技艺。整饬家规,教养子孙,都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因此刘秀更加尊重他。
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因邓禹是先帝元勋,拜为太傅,朝见时令他东向站立尊如宾客,甚见尊宠。居岁余,卧病,刘庄几次亲临问候。公元58年(永平元年),邓禹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曰元侯。公元60年(永平三年),汉明帝刘庄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邓禹名列第一。




统帅 C+
(邓禹摧於赤眉,挠於关中,盖野战之事,非禹所长。故平定山西,击破延岑,亦不足过誉也。)
武力 D
(邓禹本儒生。)
军谋 B-
(邓禹初以兵入关,乘胜独克,关辅响震。是时赤眉方入长安,诸将豪杰皆劝禹径乘其乱。禹以其乘新胜之强,财富锋锐,而吾众虽多,战胜者少,又乏资馈,难与力争而可以计破也。且将休兵北道,以观其弊。于是别军北趋旬邑,以就粮养士,盖将有以骄而怠之,然后取之也。光武闻之,敕禹以时进讨。禹无以专制,虽得入关中,然卒饥干敝,无足以制贼者,是以赤眉复还入之。禹无以抗,乃不胜其忿悁,而数以惫兵徼战,至于屡北,仅以身免,声威功烈一朝沮丧。)
智略 A+
(邓禹杖策北渡,一见光武,遂论霸王大略,陈天下之计,光武恃之以为张良者也。于是中分麾下之军,以临山西之隙,至使关河响动,怀赴如归。功虽不遂,而道亦弘矣!及其威损旬邑,兵散宜阳,褫龙章于终朝,就侯服以卒岁,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使君臣之美,后世莫窥其闲,不亦智者之致为乎!)
内政 B+
(邓禹教训子孙,皆遵法度。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后勘定河东,悉更置属县令长以镇抚之。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魅力 S
(邓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重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


全史人物评鉴-邓禹 字仲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