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从黄光裕看老板的不同用人风格
在中国商业世界,黄光裕无疑是个传奇人物,“首富”这样的名头不是谁都能扛起来的。从这点来说,王健林、马云等人都算是他的江湖后辈。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名声很重要,它意味着影响力。当年每次传出来“黄光裕要出来了”的消息,市场上都会有波动,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可谓“金字招牌”。
而当黄光裕真的出来后,“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国美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这样的flag,难免不会让人期待“王者归来”的戏码。
黄光裕很聪明,做生意的能力很强,而且他很勤奋,能吃苦,再加上有资本有平台有队伍有名声,好像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也许黄光裕也是这么认为的。

一个生意什么样,黄光裕这样的老江湖很容易看明白,以他的商业眼光,电商的本质并不复杂,对他来说门槛很低。
以国美平台为依托做“真快乐商城”,以实就虚,做电商零售可谓“杀鸡用牛刀”。成功的话,一个融合电商购物、娱乐化和社交化的APP会比某多多更像“迪士尼+好市多”。
可惜市场并不这样认为,十八个月的时间,国美陆续被曝出裁员、员工工资拖延、拖欠供应商货款、高层变动等负面消息。这些消息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股价的下行,市值的蒸发。另外,黄光裕要杀入家装市场的计划也严重受挫。
黄光裕太需要打一场胜仗了,不然的话,不只是资本市场对国美和他失去信心的问题,更关系到内部的士气和稳定。
而打胜仗的关键在于队伍。
国美的高层团队似乎一直没有稳定下来,据媒体报道,国美在线CEO、国美电器CEO、真快乐公司执行副总裁、国美管家售后公司CEO等高层管理者或离职或被免职。
而能在国美保持稳定的一般是黄光裕的家人或少许跟他多年的“老臣”。
也不能说黄光裕“任人唯亲”,没有容人之量,比如国美收购大中和永乐后,对于它们的掌门人都能大胆任用。
其实“任人唯亲”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从古至今,人们都信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说法。在企业里,“任人唯亲”可以降低信任和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我知道很多老板都喜欢用老人,除了感情因素外,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绝对的忠诚和服从。

财帛动人心,坐在老板那个位置上,从上往下看,很多事都是一清二楚的。把一个人放在某个位置上,会面临什么诱惑,老板心里也是明明白白的。
带队伍就是这样,公司越大,利益纠缠就越多,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老板而言,只能是难得糊涂。
既然被占便宜是难免的,那与其被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占便宜,不如被“自己人”占便宜。所以老板用人并不在乎什么“任人唯贤”或“任人唯亲”,只要亲朋好友有能力,当然是重用他们。当然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毕竟要给下属和员工一个希望才是。
我们常说老板是孤独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老板是被架在炉子上烤的,下属和员工赚的钱都是自己的,而老板的钱则是大家的,老板是承担责任和压力的那个人,所有的风险和压力只能是老板承担。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有人在乎老板心里有多苦,压力有多大。
很多老板的逻辑是,我给你提供赚钱和发展的机会、平台,你就应该献上你的忠诚和才能,百分百地服从我的支配。
从道理是说没有什么错,古代做生意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但时代不一样了,德鲁克曾表示,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时代在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任正非就指出,过去是资本雇佣劳动,资本在价值创造要素中占有支配的地位,而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雇佣资本。
也就是说,财富主要是由知识和管理所产生,所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
因此,企业的管理逻辑必然要从任人唯亲走向任人唯贤(两者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和逻辑)。而任人唯贤的话,过去那种有钱就是任性,有钱就是大爷,那种资本高高在上的姿态,傲慢跋扈的风格,“赏饭给你吃”的心态,就必须扭转过来。任人唯贤的本质是谁行谁上,这样的游戏规则更开放也更有格局和发展前景。

要知道,现代社会,越是人才就越有选择权,人才去哪里都可以,为什么要在你这里看你的脸色呢?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因为你有钱就佩服你,他们佩服的是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人。
钱不是不重要,公司是利益体系,摆脱不了“排队分座次”的组织规则,而是说公司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更强调妥协、平衡和灰度。
过去的老板喜欢考验人,越是要重用谁就越要打压谁,几上几下还没有怨言,老板就觉得这个人对自己才是忠心耿耿,才能担当重任,成大器。但现在的年轻人谁吃这套?
黄光裕喜欢一句话,“商者无域,诚为先”。他特别重视诚信,国美秉承的就是“信”的企业文化,对于违背这点的公司人员,他会坚决打击。在他看来,无论企业经营还是识人交友,一个准则就是“商者无域、相融共生”,商者无域不是无序扩张,它的内涵是“互动、互助、互补”。这大概就是黄光裕所追求的境界。
但无论是黄光裕的“家·生活”战略,还是进军元宇宙,“搭班子”这个事都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