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3分钟,地理不用愁——冻土【看纪录片学地理】

冻土
一、成因
其实就是在0℃以下,含有冰的冻结土层。
因为土壤里或多或少都含有水分,当温度降到冰点,水分凝结,冰可以像水泥一样,起着粘合剂的作用,把土壤粘合在一起,形成冻土
二、一直都冻着吗
不一定,因为冻土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性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
三、分布
冻土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我国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的第三大多年冻土国,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地区、西北高山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其中,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占我国多年冻土总面积的70%

四、不利影响
冬季岩土膨胀、地面隆起,而夏季冻土融化、路基沉陷,常使路面凹凸不平。
而输油管道也常常因土地冻融而受力不均,出现弯曲、破裂。
也就是说,冻土冻融时发生沉降、塌陷,对地面设施具有强大的破坏性
五、给动图“降降温’的设施—热棒
比如青藏公路途径冻土区,为了解决土地的冻融问题,人们发明”热棒“来降温。让土地保持冻结,确保路基稳定,它不需要任何能源,主要工作时间是冬季

☆热棒的工作原理

“热棒”是一根密封的管子,里面填充了氨、氟利昂、二氧化碳等物质。
管子上端是冷凝器,下端为蒸发器,中间为绝热段。
当环境气温低于冻土层温度时,热棒中的物质吸收冻土中的热量,蒸发成气体;蒸汽在管内压差的驱动下,沿热棒中心通道向上运动之热棒上部,遇到较冷的管壁后,放热,冷凝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流回吸热段再蒸发
如此循环往复,把自然界大气中的冷量源源不断的传输到地基冻土中,从而使冻土的温度保持相对恒定,不会因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冻融作用
☆热棒的工作时间
热棒有单项传热的特点,夏天大气中的热量不会通过热棒传到冻土中。
热棒利用冬季的低气温,使冻土不断降温,也可提前储备冷量,让冻土在夏季依然能保持冻结,
简单来说就是:冬季,该地气温低于低温,热棒开始工作;夏季,该地气温高于低温,热棒不工作
六、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