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平岁时记(廿七)

2023-02-17 06:40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03-17 上纪皆系“炮冲”之源流,至“花炮”,则系始于前宋。乾淳岁时记:禁中腊月三十日,爆仗有为呆子人物灯不一,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像;内藏药线,一爇连百馀不绝……又梦粱录载:十二月市有爆仗成架烟火之类。据此,“炮冲”之始源,当先于“花炮”也。 查爆竹之法,原为驱鬼而用者,后世乃以之点缀年景,燕京岁时记云:“……及亥子之际,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乃于“接神下界”之时,飨之以鞭炮;岂神像喜欢鞭砲,而鬼物独惧之耶?! 民间习俗,大都盲从,更不细考其原理,四乡愚民,盲从犹甚。目今文明紧张,百事维新,独于鬼神之说,仍深信不疑,今岁鞭炮之声,殆不稍减曩昔,嗟嗟!何陋习之难除也?! 馒首铺 馒首亦为佛前供品之一,又为过节过年每日必食之物,故售卖馒首之商铺,常于岁暮,日夜加工,以应此急需,而附属于馒首铺之粘糕,及四方式之喜字馒首——平日不蒸——尤属求过于供;馒首,年糕,喜字馒首,殆亦点缀年景者也。 “馒首”,系以发酵之白面,用笼屉蒸熟而成者,其式样约分“圆形”,“高装”,“刀切”三种。然应年之货,当以“圆形”者为需要。 “年糕”,系以稻米面,与黍米面制而成者,因其性软而粘,故曰粘糕。后世之人,因粘糕常用之于新年,故借字抄音之曰“年糕”。 年糕计有黄白二种,四方形,厚约二指,上饰以极多之红枣,亦按做馒首之法蒸之,迨八成熟,即下屉,置于苇箔帘上,尺高热气,黄白杂陈,是物非如肉食之馋人,然亦难禁过路者望之垂涎也。 年糕供于佛前,上插前述“刘海戏金蝉”之供花,于佛案当中,俨然供品中之至尊者。 又有圆形极扁之年糕,较小于方形者四分之一,其上亦以红枣饰之;惟不及方形者丰富,此为应酧“灶王”“马王”“财神”……小深县之供品,然以之宋年礼,亦合宜也。

北平岁时记(廿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