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内容

2021-07-19 07:01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的第一部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要素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二部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内容

1 、管理总则

2、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

3、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

4、自愿减排核证


1 、管理总则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主要包括:

1)碳排放配额分配、清缴

2)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

3)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


(1)办事机构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通过注册登记系统(下面简称注册登记机构)记录碳排放配额的持有、变更、清缴、注销等信息,并提供结算服务。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的信息是判断碳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下面简称交易机构)通过交易系统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


(2)参与主体
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A、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

B、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中移出:

A、连续二年温室气体排放未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

B、因停业、关闭或者其他原因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再排放温室气体的单位


目前,全国碳市场在2019-2020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计2225家。生态环境部门于2020年12月发布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并公布了首批纳入的2225家发电企业名单,这些企业总排放规模预计超过40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


2、 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

(1)碳排放配额的分配管理
A、生态环境部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

B、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C、碳排放配额分配目前以免费分配为主,用于清缴企业实际产生的碳排放量,剩余部分可交易或储备。


(2)碳排放配额的登记管理
重点排放单位在湖北注册登记系统开立账户,进行相关业务操作。


(3)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A、重点排放单位编制该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
B、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核查结果应当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依据。C、重点排放单位通过注册登记系统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3、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


1)交易设定
交易产品是碳排放配额,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交易途径通过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2)交易方式
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协议转让,是指交易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及大宗协议交易。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是指交易主体通过交易系统提交卖出或者买入挂牌申报,意向受让方或者出让方对挂牌申报进行协商并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


大宗协议交易,是指交易双方通过交易系统进行报价、询价并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
单向竞价,是指交易主体向交易机构提出卖出或买入申请,交易机构发布竞价公告,多个意向受让方或者出让方按照规定报价,在约定时间内通过交易系统成交的交易方式。


(3)交易细则
交易主体在交易机构开立实名交易账户,取得交易编码,并在注册登记机构和结算银行分别开立登记账户和资金账户。


每个交易主体只能开设一个交易账户。


碳排放配额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动计量为0.01元人民币。碳排放配额的清算交收业务,由注册登记机构根据交易机构提供的成交结果按规定办理。


(4)风险管理
生态环境部市场调节保护机制。交易机构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实行涨跌幅限制制度、实行最大持仓量限制制度、实行大户报告制度、风险警示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异常交易监控制度等。


(5)结算
注册登记机构负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统一结算,管理交易结算资金,防范结算风险。

注册登记机构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结算银行,并在结算银行开立交易结算资金专用账户,用于存放各交易、主体的交易资金和相关款项。


在当日交易结束后,注册登记机构应当根据交易系统的成交结果,按照货银对付的原则,以每个交易主体为结算单位,通过注册登记系统进行碳排放配额与资金的逐笔全额清算和统一交收。


4、自愿减排核证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境内实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替代、吸附或者减少。

项目的实施单位,可以申请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对其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进行核证(CCER)。经核证属实的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予以登记。

重点排放单位可以购买经过核证并登记的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用于抵销其一定比例的碳排放配额清缴。

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的核证和登记具体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

北京绿色交易所将筹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具体规则有待制定。


中国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的第二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三部分的内容:我国各试点城市碳市场交易规则。

中国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内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