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七)追龙的故事

昔日城寨如今蘭桂坊
我第一次入城寨吸毒,就被城寨深深吸引。
七十年代初城寨街頭巷尾都流行白粉(海洛英)棚仔,對我來説,這種棚仔就像今天的蘭桂芳,人來人往,人們一邊吸毒一邊聊天,也有人托着水果和汽水來賣。我很享受這種氣氛,如同今天青少年酒吧。
今天我們三人回城寨的日子記起當時青春爛漫,還嘲笑倒卧路邊的「死道友」,並不相信自己會有相同的命運。
我第一次見潘小姐( Jackie Pullinger英國傳道人)已是吸毒十多年後,這時城不再吸引我,我已如一堆,每天為了哀求得到一點白粉,我頼在地上抱着拆家的腳,死纏不放,任人踩踏,任人罵,直到他們感到我太煩,扔下丁點白粉,打發我走。那時我二十多歲,兩三天便暈倒在城寨的小巷上,然後被送入伊利沙伯醫院。
我跟阿賢和 Wilson不同,他們在城寨土生土長,我家則不在城寨,而是在六七十年代美國大兵喜愛的尖沙咀,我聽聞城寨大名,嚮往也羨慕那裏有全港最便宜品質最好最純的毒品,所以便入寨城玩,我喜歡那的毒品世界,也喜歡大家交談的語氣因為同聲同氣。
我於1971年入城棚仔玩,那時我十五,入到棚仔,我可以兩三日不出來,胡天胡地的在「追龍」。
七十年代的城寨街頭巷尾都有布帳搭的棚仔,有賣鴉片煙的,也有賣白粉的棚仔有棚主,提供追龍架生及小包毒品,棚仔有很多後生仔有些只有十二三,但也有不少大叔他們會勸我們:「細路仔唔好食白粉呀!」



劉知三牧師(Rev. Isaac Liu),中華傳道會在城内的代表,現為基督教中華傳道會活道堂的堂主任。城寨清拆前後,一直助有需要的老人。
我在1935年生於大陸,1950年來年港,因為時祖國變色,政局動盪,如果你不追隨政府政策就會有麻煩,但每個人都渴望自由,所以有很多人逃離大陸。我初來時生活很艱難,找到工作才可活命,因為我不會説廣束話,所以常感到孤單失落。有一天,我在街上遇到個在派傳單的陌生人,他用普通話説:「今天晚上來聽福音吧。」那夜,他講耶穌的生死事跡,講完後請有興趣或有問題的朋友留下,我是唯一留下來的人。
他跟我談話叫我信耶穌,然後我們跪下禱告,後來我常去教會,學唱一些聖詩,感到孤空虚時就唱,我也讀《聖經》,每讀一次,空虛感就會消失。
信了耶穌一年,我也想向人傳播福音,讓大家得救受益。但我不知道該怎做,因為我仍不會講粵語。有次聚會,傳道人説他們需要人幫忙傳教,我立刻自薦,就樣我便入修道院讀了三年。正是在那時候,我在城寨開始宣教事工。我們先租了幾間木屋作學校,學校主要教兒童讀書寫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