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中的“检校”究竟是什么意思?

2020-04-08 10:12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神探狄仁杰系列有两大男主角:狄仁杰、李元芳。李元芳的官职在剧中也随着破案立功而水涨船高,最终当上了检校千牛卫大将军。那么“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中的“检校”究竟是什么意思?


检校制度最早出现于两晋时期,本来是负责检查、校正,审查核对的意思。不过到了唐朝时期,“检校”演变为官员在本职之外的兼任或者加衔,基本是“检校某官职”。唐朝的“检校”大体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品级高的官员兼任品级低的官职。唐朝的一二品官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要兼任三品的宰相官职才能掌握实权。比如长孙无忌在唐高宗永徽时期以太尉(正一品)检校宰相之一的中书令(正三品)。


第二种是官员需要临时负责本职以外的工作,“检校”就是临时兼任。比如李靖在平定江南时为了实施军管而同时检校多个南方州的最高长官,在贞观初年以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分担中书令房玄龄的工作。


第三种是给予高级官员的私人幕僚以政治身份。唐朝很多重臣高官的府中往往都会招募一些私人幕僚,需要相应的政治身份方便活动。但高级官员的私人幕僚又不适合出任实权官职,就以检校兼任虚职。


比如大诗人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杜甫为“杜工部”。但实际上杜甫一辈子都没在工部上过班,他的实际工作是剑南道节度使严武的私人参谋。朝廷也不想真的让杜甫当工部员外郎,所以是“检校”。


李元芳凭借破案的功劳和狄大人的赏识步步高升,当上了正三品的千牛卫大将军。但李元芳并不真的适合出任千牛卫大将军,所以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实际工作依然还是狄大人的卫队长。


“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中的“检校”究竟是什么意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