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江南卧游册题词·虎丘
明·李流芳(李长蘅)《檀园集》
【原文】
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无所不宜,而独不宜于游人杂沓之时。
盖不幸与城市密迩,游者皆以附羶逐臭而来,非知登览之趣者也。
今年八月,孟阳过吴门,余拏舟往会。
中秋夜,无月。
十六日,晚霁,偕游虎丘,秽杂不可近,掩鼻而去。
今日为孟阳书此,不觉放出山林本色矣。
丁巳九月六日,清溪道中题。
【今译】
游览虎丘,什么时间都很适宜,不管是月下,下雪天,雨中,烟雾里,还是在春晓、盛夏、秋爽、冬季,落木潇潇,或夕阳余晖中,虎丘都是人们最好的去处。
而唯独不宜的只有一个时间,那就是游人如织之时。
不幸的是这里距离闹市太近,像虎丘这样位于城市近郊的风景名胜,慕名前来的人着实不少,大批的游客们像沾腥逐臭凑热闹般一窝蜂地涌进来,他们根本不知道登览虎丘,来一番如诗如画般的静观玄览的妙趣何在。
今年八月,孟阳路经吴门,我坐船去和他会面。
正值中秋夜,但没有月亮。
第二天(八月十六)晚上,雨停了下来,和他一起游虎丘,已发觉虎丘肮脏污秽得让人无法接近,只好掩鼻而离开。
今天为孟阳写这些,虎丘才显现出它的山林秀色。
丁巳九月六日,在往清溪的途中,写下了这些话。
【赏析】
本文写虎丘,不写虎丘的胜景和秀美,却偏偏写出令人扫兴的一面,正题反作,虎丘的秀色和作者的趣味,尽在不言中。
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长蘅,号檀园,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代书画家,诗人。
李流芳早年,潜身东林庵中,认真读书,企求科举入仕。万历三十四年(1606),32岁中举人,后来又两度赴京参加殿试皆不第,科场不顺,他感到气馁,于是绝意于仕途和功名,在嘉定(今上海嘉定)过着隐居生活,他自建“檀园”,如陶渊明般悠哉游哉,他经常游览杭州西湖,一边游湖一边作画,并提笔写下一系列题跋,一派高人逸士之风度,形成他喜静不爱热闹的生活方式,由此为后人留下了诗书作品,名重一时。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
崇祯二年 (1629)闰四月三日李流芳卒于檀园,享年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