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年中国电商史,普通人还有机会吗?(二)

2021-04-06 21:31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国内需求也跟着萎靡不振,电商平台大批量关停网站,但是京东商城靠着低价高质的策略,居然延续了两千零七年的高速增长。久逅刘强东获得了今日资本的两千一百万美金融资,京东的这笔大额融资代表了一场划时代的电商打法变革正在来临。

众多创业者看到京东模式的成功,大家都在忙着复制京东模式,也就是。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诞生了房客聚美优品、唯品会等一众垂直的优质电商平台。刚刚带领金山上市的雷军也偷偷做起了手机电商。

小米此时大家还没有注意到,随着苹果四的推出,一场新领域的商业战争已经开始逼近。虽然在同一个商业时代,但总会有人起有人龙。平台越是往后发展,就越会面临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取舍问题。凡客成品在规模与效率之间选择了规模,最终被湮没在浪潮中。二零一四年前后,醇p c 线上商城的流量红利几乎消失。

常客的落寞,更是让很多企业看到了教训,大家不敢再贸然扩大企业规模。所以那段时间我们看到电商企业开始讲求专注,媒体上谈论越来越多的电商词汇是细分行业单品。时间很快来到二零一四年,此时移动互联网已经发展了四年之久,酝酿了很久的新领域,商业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o to o 大战一触即发。出行领域的滴滴快的生鲜领域的爱先锋每日优先。

领域的美团网、大众点评、糯米网,各家在战场上当仁不让,各家又开始疯狂烧钱获取流量,此时已经不只是疯狂打广告买流量,而是打起了价格补贴战。出行领域,滴滴一天烧钱四千万。入口去哪儿网两年补贴数十亿团购市场,百度糯米狂砸两百亿,各家用烧钱换来的流量,再去拿新的融资,用新的融资继续消除大规模的营收数据。最后丧失朝鲜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只是细节不会重演。

淘宝的小商家们总是慢一步,淘宝网等平台这时还在刷单买流量,做全品类运营。过去在p c 电商时代和移动o to o 时代,巨头们演绎过的事儿。这些中小商家之间又演了一遍,大约一年后,淘宝商家也开始醒悟,逐渐有人从粗犷式的运营走向精细化运营。国内电商发展到这个阶段,平台开始从一百走向一万,人口红利已经几乎耗尽。

各家开始抢夺单人口的时间红利和客单价红利,此时商业社会的机会仍然存在,是新瓶装旧酒的跨平台、跨领域、跨知识之间的信息差机会,是把过去一线互联网公司的经历过的。到淘宝商家中再经历一次像我开头说的,信息差是永远都存在的,有问题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商业机会。

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没有去做呢?因为有人不懂,有人不会有人懒惰,有人觉得。机会那么多,别人怎么不去做,还能轮到自己。所以这些人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了所有的机会。果然不出所料,新瓶装旧酒,旧瓶装洋酒。回溯到二零一六年,国内市场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国内电商却遇到了瓶颈,纯线上的电商、物流成本和营销或恶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线下店铺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只涨不跌。纯线上电商和纯线下店铺都遇到了瓶颈,但是线下店铺有天然免费获客的好处,能弥补纯电商的获客成本。线下店铺定时定点每日补货,又弥补了纯电商的一部分物流成本。线上电商的多品类又完善了线下店铺品类有限的缺点就这样。所以马云在二零一六年年底的云栖大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新零售。

马云提出新零售之后的两年,国内又开启了新零售烧钱潮,把老路无一不差的又复制了一遍。我知道历史会重复,但没想到会三番五次。如此可见,商业变革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变革时间会越来越短。

比如p c 时代,从全品类过渡到精细化单品运营时代,用了大约三年,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全品类战争到单品类运营战争。用了一年海外电商和新零售这个过程只用了三个月。如今到了直播电商时代,这个变革可能一。已经正在发生。

20年中国电商史,普通人还有机会吗?(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