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之间怎么相处最舒服?真正情商高,有教养的人这么做……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97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熟不拘礼”,意思是熟人之间就不要太拘守礼节。
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毛病,熟人嘛,关系好还瞎客套什么,随便一点多好!
殊不知,有太多人吃亏就吃在了这上面,而且从头到尾还浑然不知。
这里边其实有很多值得深思玩味的门道,尤其那些情商高,教养好的人最明白其中的关窍。
那么,到底如何理解这句话,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还要知道另外一句话叫“熟不逾矩”。
01
弱势时,要忘记熟不拘礼
《礼记》中讲,“夫礼者,天地之序也”。意思是说,礼是表现天地自然、万物秩序的。
人有亲疏,位有尊卑。一些礼貌、礼数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身份地位悬殊的时候。
举个例子:
许攸曾是袁绍的谋士,后来投奔了老友曹操,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他的献策,是曹操胜利的关键。
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
曹操虽然表面上嬉笑着说对,却心中颇有芥蒂。最终,他帐下大将许褚一气之下将其斩杀,而曹操并未责罚许褚。
许莜至死也不明白,自己死于何故?
像这种人我们是不会同情的。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你跟人家关系熟络的不行,整天勾肩搭背,一块玩耍。
但是等有一天那个人当了大官,有了钱有了势,你再随便拍一下他的肩膀,可能就会被当作不敬而给你苦头吃。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
现实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
当两个人处在同一层次时,又彼此熟悉,相处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在意细微的礼节。
但是当两个人差距很大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尊卑先后的顺序,学会给人面子是人之常情。
俗话说:“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自己弱势时,要时刻注意有礼有节,哪怕跟强势的人关系熟稔,也要掌握分寸,分清主次。
尤其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别人都规规矩矩,唯独你仗着关系或功劳就肆无忌惮,那是要惹祸上身的。
礼是什么,礼就是秩序,你本身的能量小,就更要遵守秩序,如打破秩序就要付出代价。
02
强势时,要记起熟不拘礼
当你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反而要记起“熟不拘礼”。
这是为什么呢?
比如当你升官发财,成了别人眼里事业有成的人。再回到家乡见到以前的父老乡亲,同窗伙伴。就需要放下架子,不能再刻意端着。
如果非要压人一头,高人一等,说话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样子,就会特别让人厌烦。
自己有了点成绩,就开始摆谱,忘了先前最熟悉的那点情分,非要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这就叫作忘本!
老话讲:“重礼不送贵人,陡富不惊四邻。”
做人要低调,不忘初心。
千万要记得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尤其是有了身份地位的区别。
在面对弱势一方的时候,别人对自己礼数有加,自己也要对别人客气有加,以势压人远不如以德服人。
对于强势一方来说,熟不拘礼是拉近关系,消除距离感的好办法。
这叫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中国人向来最讲人情关系,你总是一副高不可攀,冷漠高傲的架势,谁都不愿意亲近你。
跟人打交道,最好把那些身份地位头衔都忘掉,就是用相熟的方式跟相熟的人简简单单的相处就可以。
都是在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怎么能脱离人民群众呢?
真正懂得“熟不拘礼”的人,是不拘于形式上的礼,而是
把礼放在心中,充分尊重对方,给予对方更平等的对待。
03
做人要时刻记住熟不逾矩
《论语》中有一段话:“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意思是说,见到服丧的人,即使是亲近者,也必定要改变神色,表示同情;见到戴着礼帽的人和眼盲的人,即使是熟人,也要表示礼貌与友好。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正是在于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合乎礼数,于细节处见修养。
我们常说“礼多人不怪”,相比“熟不拘礼”,生活中最应该先做到“熟不逾矩”。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不逾矩”,就是要求我们把握好分寸和界限。
网上有个案例:
一对新人办婚礼的时候,新娘前男友开着豪车出现在婚礼现场,还拉了一个颇为煞风景的横幅标语。
结果新郎一方与那个来者不善的前男友大打出手,好好的婚礼变成了一段闹剧。
由妒生怨,由爱生恨,并不是胡来的理由。
做人不懂得礼貌规矩,我行我素,是缺乏心胸和教养的表现。
人与人相处,其实无论亲疏,以礼相待都是最基本的素养。
熟不逾矩就得要做到合礼,合礼的另一面要注意合情合理。
哪怕在要好的亲戚朋友之间,更需要把握亲密关系的尺度,给别人留一个合理的距离和空间。
比如,朋友的隐私不能随便打听,更不能随便乱说;开玩笑的时候要注意分寸,要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
不该说的别说,不该问的不要瞎问,在熟悉的关系中学会保持距离,才能相处得更舒服。
接人待物,人情往来,多些礼数总归是好的。
对于别人的帮助和善意不仅要表示谢意,更要知恩图报。千万不能认为理所当然!
人家可以说小事一桩,但是你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让别人说“你太见外了”总好过说“太不把自己当外人”。
“太不把自己当外人”,实际上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不知礼的自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而脆弱的,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且不去说。
就单单是我们生活中那些经常接触的人际关系,要想维护得融洽和谐,并不容易。
不管是君子之交也好,还是泛泛之交也罢,都要切记,
做人首先要坚守熟不逾矩的底线,才能真正懂得、做到“熟不拘礼”。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转自:良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