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听音乐)

2023-09-04 06:49 作者:bili_90492622668  | 我要投稿

最近XX的XXX歌好火,歌词写得很好,(省略一小部分,悦聊微尘公众号有),人家真的是有才,你听过没?

和朋友一起喝早茶,见面耳塞还未摘下,“下午K歌我就要去唱。”

“她才没你那么迷星哩,一下子喜欢这个,一下子喜欢那个,追剧深更半夜不睡。”

“证明我心还年轻嘛。”看你们闹,看你们笑。来广州快二十年,真的谢谢这群好朋友,时不时喝喝茶,聊聊天,时不时去去郊外,看看风景,叙叙旧,念念情。

“XX的XXX歌很火?”回到家,“怎么没听你说?”

“我只是偶尔刷到而己,我不也不喜欢看手机。”

“他们说好听,下午在K厅XXX唱了好几遍,哎呀,我真没感觉哪里好听。”

也许是小时候听古典音乐和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反而专注力比较集中,买那个年代的录音带,听收音机,听录音机,没有选择,所以常常反复听,人生经历,阅历不同,现在去听,更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多了理解,反过来又丰富了自己的情感。

“古代的人为什么那么有智慧?”

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其实都是相通的,越是表达复杂的情感(没有二元分法),越是耐人寻味。音乐(不同乐器表现)是用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哪怕同一首乐曲或歌曲同一个乐器同一个演奏家不同的时期演奏出的效果也不一样,哪怕同一个低音,击键的力度与速度不一样,表现的也不一样。美术,是用光影明暗,色彩,构图来表达,文学,用文字,写作手法来传神,文字里包罗万象。

经典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伟大的人物所留下的,都是生活的磨难,抗争,有的甚至温饱都解决不了,有的精神上受到极大创伤。生活太舒适(精神上不去跨越自己),人很容易停滞不前(这是人性)。所以学而思,思而进。

“你看,这个老师的课讲得这么好,下面学生无精打采,没感觉,唉,真可惜。我们要有这样的机会该多好。”正在书桌前看书,先生视频上听完讲座“但老师丝毫不受影响,一样沉浸在精彩中。”

“这就是专注。学生还年轻,领悟力还没到老师的高度。”

便士和月亮,都住在我们自己的琐碎里。

随笔一则,不知写的主题。

.

随笔(听音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