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希腊哲学史论(其一)

2023-03-31 00:18 作者:星宇恒qwq  | 我要投稿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


(主要是指从泰勒斯开始一直掉智者学派时期的早期希腊哲学)

为了避免造因时间分段造成的割裂,作者将“前苏格拉底哲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以赫拉克利特为顶峰的宇宙生成论系统,第二个部分——以巴门尼德开端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传统,第三个部分——智者运动。(这也代表了哲学的不同方向)


1、以赫拉克利特为顶峰的宇宙生成论体系

(1)什么是宇宙生成论?

在哲学词典中给出的解释是,宇宙生成论是对于宇宙起源的探讨,它体现了一种时间上无穷向前追溯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达到对世界从本体论或者逻辑上进行解释的高度。作者理解的早期希腊宇宙生成论不仅仅包含了这些,还包含了后来部分形而上学和现代宇宙论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宇宙生成论中重点在于对于变化(与不变)的关注。了解古希腊宇宙生成论就是要了解变化与变化的原则。从赫西俄德开始,他在他写的《神谱》中率先描绘了一个尽可能完整的宇宙模型。到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那里,一种对世界的初步以经验和理性为基础的、一般的思维方式就发展起来了,它表现为不是从神话想象的、象征的、比喻的角度,而是从经验的和推理的角度来对世界进行思考,它不仅企图经验地描述世界的变化,而且企图理性地把握住世界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原则。米利都学派这一思想最初努力就凝结在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中。人们不能单单从元素论的角度审视这个语句。(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巴门尼德前的哲学家缺少一种更为抽象的分析事物和结构事物的思维能力。)

(2)泰勒斯

泰勒斯认知到的水是与日常生活与生命万物息息相关的,自身流转不定的水。因此将世间万物与水联系在一起本质上也是将世界万物视为流转不停,变化不定的象征。泰勒斯用水来表达世界不过是强调世界本质上是在变化的这一思想。“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命题不是在对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进行说明;相反,它是在对支配世界的根本原则进行说明,它表明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世界的根本原则。这就是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命题的真正内涵。如果我们领会了这一点,那么我们也就能够给古代归之于泰勒斯的第二个命题——“大地浮在水上”——以一种特殊的理解。它不过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一个更具概括性的表达。因为,正像水不是一种抽象的物质元素一样,在早期希腊宇宙生成论中,大地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物体,而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居所。当这样一个居所被建立在流转不定的水的基础上,这就意味着人类生活也是流转不定的,正是由于像水一样的流转不定,人类生活才成其为人类生活,同时,大地也才成其为大地。由此一来,我们也就能够以同样的方式来理解古代归于泰勒斯的第三个哲学命题,这就是“万物充满了灵魂”。(在古希腊传统里灵魂不是抽象的精神或道德,而就是生命本身。)当泰勒斯说“万物充满了灵魂”,不过是在说,万物充满了生命,它们是活的、生生不息的,是处于永恒的、不竭的生成运动中的。(而不是指涉万物有灵论)

(3)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


这个概念过去哲学史习惯于把它翻译为“无限”,但是作者说这个词不应该仅仅从数量和空间上理解,这个词的本义是一种“无限定”,也就是“无定”。因为这个词的词源的含义就是“界限”“规定”,前缀则是“否定”的含义,结合起来这个词指的是一种质上的不确定,也就是自身规定性的缺乏(自身的性质或者本质上存在的缺乏)。这种“无定”在泰勒斯那里体现为“水”,世界在他眼里表现为不断的变化,自身的不确定。(从元素的角度看,无定可以是一种类似空间(以太)的,无限无垠的元素。)“对于诸存在物生成出自于其中的,也就有毁灭归于其中,/按照必然性;因为,它们向彼此交付不正义的赔付和补偿,按照时间的安排。”(后半句可能是原话,前半句按照普遍理解不一定是他说的原话,而更可能是后人批注补充这类的。)这段话不仅说明了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是变化的,更说明在他眼里,世界上的无定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存在着“命运”“必然”这种东西,它们支配着世间万物。“时间的安排”则是将这种“命运”“必然”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宇宙就是在按照这一原理不断地发生变化,在生成和消灭之中达成事物相互之间的交换与补偿,并且因此保持了宇宙整体的存在。

(4)阿那克西美尼,

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以及“气”的“凝聚”与“疏散”,这种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实际上,从阿那克西美尼关于世间万物与“气”的关系很容易推出一个无神论的世界。(或者说他忽略了神,并且不相信气是神创造的,而认为神从气中产生。他甚至认为“气就是神”。)

(5)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他不仅研究世界变化的一般原则,而且还进一步自觉地将有关世界变化的一般原则本身置入发展和变化之中,从而使得这个原则本身具有自己的“生命力”。逻各斯同万物生成有关,它是万物生成的法则,是共同的原则,是统一的原则。逻各斯就是智慧本身,它支配着万物,它是深奥的原理。作者认为不应该将逻各斯以一种永恒的角度来观察,赫拉克利特更强调的是彼此之间的对立与差别。“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一且同一的。”即一条路是具有两个方面的,两方面彼此对立却又处在同一之中。“他们搞不懂如何区别而又统一于自身;拉紧的和谐,正想弓和琴一样。”他这样说:“神是昼也是夜,是冬也是夏,是战也是和,是饱也是饥;它变化自己,如同火在和香料混合时根据每一种气味命名自己一样。”“这个世界(一切皆同)既不是某个神也不是某个人创造的,而一直总是并且现在是而且将来是:永恒的活火,一些分寸上点燃,一些分寸上熄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说明了变化是具有规律的和分寸的。) 他认识到变化是世界的本质,对立和斗争是世界的本质,它作为根本的原则自身也投入变化之中,投入不断的对立和斗争之中,从而真正成就了宇宙的永恒的发展和变化。


古希腊哲学史论(其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