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脑科学日报|Cell子刊:研究表明晒太阳可以增强人的浪漫激情
第1739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5月22日
科 学 时 讯
1,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科学家发现一种潜在的人类帕金森疾病诱因
来源:生物谷
过往研究表明,脱硫弧菌属细菌与机体帕金森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高水平的脱硫弧菌属细菌与帕金森疾病患者的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相关。近日,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疾病患者机体的脱硫弧菌或会在帕金森疾病的模型生物中会促进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且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分离自健康个体机体的脱硫弧菌并不会引起相同程度的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相比之下,帕金森疾病患者机体的脱硫弧菌所引发的α-突触核蛋白聚集规模较大。
阅读链接: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科学家发现一种潜在的人类帕金森疾病诱因
2,Nature Communications:精神分裂症关键在胎盘,而不是大脑
来源:生物通
近日,利伯大脑发育研究所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主要是由于胎盘中100多个相关基因的作用,而不是发育中的大脑。这与科学家们坚持了一个世纪的假设相矛盾,即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即使不是全部,也主要与大脑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精神分裂症基因影响了胎盘的一项关键功能,即感知母亲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氧气,并根据发现的情况交换营养物质。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在胎盘细胞中表达较低,滋养细胞构成母胎营养交换的核心,对胎盘在培养发育中的胎儿方面的作用产生负面影响。与大脑中的风险基因相比,胎盘中发现的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可能对遗传性有相对更大的影响。此外,还确定了胎盘中的几个基因,这些基因是糖尿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致病因素。
阅读连接:
Nature Communications:精神分裂症关键在胎盘,而不是大脑
3,Science Robotics:读取脑电波的六脚章鱼!
来源:奇物论
皮层电图(ECoG)系统是一类表面电极植入物,用于研究大脑大面积的神经活动。传统的研究和临床ECoG网格是机械被动设备,在开颅手术暴露大脑后,通过手术将其放置在皮层上。开颅手术的大小至少与ECoG网格的一样大。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Neuro-X研究所的Stéphanie P Lacour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形似章鱼的,使用外翻驱动作为大表面积电极部署机制的软机器人ECoG系统。
该系统内置应变传感器,可实时监控颅骨下软植入物的部署。具有亲水内表面的微弹性套筒允许通过加压分配生物相容性润滑剂来控制外翻,进而实现完全柔软的薄壁ECoG系统与大脑表面的紧密接触。
阅读链接:
Science Robotics:读取脑电波的六脚章鱼!
4,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40Hz振动减少了小鼠模型中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和症状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过往研究发现,在各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光闪烁和/或40Hz的哒哒声(一种称为GENUS的技术)可以降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水平,防止神经元死亡,保存突触,甚至维持学习和记忆。近日,来自MIT的研究团队证明这种刺激也可以降低标志性的阿尔茨海默病蛋白磷酸化tau的水平,防止神经元死亡或失去突触回路连接,并减少神经DNA损伤。
阅读链接: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40Hz振动减少了小鼠模型中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和症状
5,Cell Reports:阳光让你坠入爱河,研究表明晒太阳可以增强人类的浪漫激情
来源:生物世界
近期,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Carmit Levy教授等人发现,暴露在阳光的紫外线下可以增强人类的浪漫激情。在这项研究中,男性和女性都在受控条件下暴露在UVB(中波紫外线)中,结果显示男女双方的浪漫激情都有所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UVB通过激活皮肤P53基因触发皮肤-脑-性腺轴,在人类中,阳光照射增强了两性的浪漫激情和男性的攻击性。
阅读链接:Cell Reports:阳光让你坠入爱河,研究表明晒太阳可以增强人类的浪漫激情
6,玩手机的理由+1!研究发现,经常上网,痴呆风险降低一半
来源:医诺维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老年医学会》上发表了一篇研究,发现与不经常上网的人相比,经常上网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大约一半。此外,在晚年长时间使用互联网与延迟认知障碍有关。研究人员表示,上网可能有助于发展和维持认知储备,这反过来又可以补偿大脑老化,并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
阅读链接:玩手机的理由+1!研究发现,经常上网,痴呆风险降低一半
7,Science Advances:狒狒成年时的社会纽带关系可帮助减轻早期逆境对寿命的负面影响
来源:ScienceAAAS
先前的研究发现,脆弱的成年社会纽带与不良的生存结果间存在关系,但早期生活事件、成年社会行为和寿命的交集程度一直成谜。近日,一项对历时逾35年的观测结果所做的新分析发现,肯尼亚野生雌性狒狒的早期生活逆境和成年社会关系都会强烈影响其生存结果,但其影响大多是独立的。
这些发现挑战了这样一种观念:早期生活困难无一例外地会导致成年后社会纽带薄弱,从而令人类和非人类灵长动物的平均寿命缩短。相反,这些发现意味着成年时强有力的社会纽带可帮助减轻这种影响。
阅读链接:Science Advances:狒狒成年时的社会纽带关系可帮助减轻早期逆境对寿命的负面影响
8,不想再做噩梦了,有什么办法能控制一下吗?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一般情况下如果晚上睡了个好觉,早上起来就会神清气爽,一整天都情绪高涨;如果晚上做了个噩梦,不仅醒来时觉得很累,白天还总是打不起精神。大多数梦境会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在这时,虽然身体处于肌肉无力的状态,但大脑神经元活动却与清醒时很相似。
在噩梦中,大脑中与恐惧有关的区域,比如杏仁核会过度活跃。不管是焦虑还是严重的PTSD,都会以类似的方式引起噩梦。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缓解方法是意象排练疗法(IRT),治疗师会建议患者回忆他们的噩梦,然后改写成一个好结局。另外,一组来自瑞士的研究人员发现IRT疗法加上一些辅助声音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阅读连接:不想再做噩梦了,有什么办法能控制一下吗?
审校: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