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国大革命的星星之火,绽放在东欧大地的自由火花——1793年华沙起义

2020-08-30 21:15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简介

        1794年的华沙起义或华沙暴动,是华沙人民在在波兰正规军队的支持下,于柯斯丘什科起义初期发动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旨在摆脱俄罗斯帝国对波兰首都华沙的控制。战争正式打响于于1794年4月17日,也就是安德热·塔德乌什·博纳文图拉·柯斯丘什科在拉茨瓦维采战役中获胜后不久。

        尽管沙俄的驻拥军有更多的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士兵和更好的装备,然而波兰正规军和民兵却利用着在华沙军火库里面搜刮到的步枪和军刀,给根本就来不及反应过来的敌军驻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俄军士兵发现自己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和建筑物的交火,数支起义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门而入,导致俄军在撤退中伤亡惨重。

       柯斯丘什科的派遣到华沙的特派员托马斯·马鲁泽夫斯基、伊格纳斯·德林斯基等人自1793年初以来就一直在为即将到来的起义做着宣传工作。他们成功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驻扎在华沙的大多数波兰正规军加入了起义的行列。除了正规军之外,还他们还拥有着一支由鞋匠工人扬·基林斯基领导,由几千名志愿者组成的民兵。

        在仅仅几小时之内,战斗从华沙老城西郊的一条街道就迅速的蔓延到了整个城市。部分沙俄驻军在普鲁士骑兵的掩护下撤退到波万茨基 ,然而大部分被困在城里。他们军队在几个地区又困兽犹斗的抵抗了两天。

       黑白素描显示波俄两军正在教堂附近进行近距离一群身着18世纪波兰军装、身着施拉赫塔平民服装的重演者正在进行步枪射击。Juliusz Kossak《在克拉科夫郊区街的战斗》(上)萨克森花园内举办的的历史重演活动(下)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1794年4月17日至19日

        爆发地点:波兰,华沙

        战役结局:波兰起义军胜利,成功占领华沙

        交战双方:波兰起义军/沙俄驻军

        双方指挥:斯坦尼斯瓦夫·莫克罗诺夫斯基,扬·基灵斯基/奥托·海因里希·伊格尔斯特罗姆

        双方兵力:3000-3500名士兵,2000余民兵/8000名驻军

        双方损失:900人伤亡,700名平民伤亡/4000人被杀,2000人被俘虏

       背景

       1793年波兰在经历了俄普奥三国的第二次瓜分之后,普鲁士和俄罗斯帝国就开始接连不断的向原来的波兰领土上派遣出了一支又一只的驻军部队。外国占领军既加快了这个本来就已经已经无比衰弱的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崩溃,也助长了华沙人民的日益的激增的不满情绪。多年来,俄国大使尼古拉·雷普宁在波兰宫廷中的影响力一直很强;在波兰被三国分治期间,他也开始影响波兰政府和什拉赫塔以及波兰的民众。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雷普宁亲王(1734年3月22日——1801年5月24日)俄罗斯帝国政治家,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解体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在1792年波俄战争中失败后,波兰的常设委员会迫于沙俄等国的压力制定了一项军队改革,其中波兰军队减半,复员士兵会被征召加入俄罗斯和普鲁士军队。这一行动遭到许多军官的秘密反对,而被解散了的部队的武器和物资都存放在华沙的军火库里。

拉茨瓦维采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波军

        在接到柯斯丘什科在克拉科夫发布起兵的宣言(3月24日)和其随后在拉茨瓦维采(4月4日)大破俄军的消息后,华沙的紧张局势迅速的加剧。波兰国王斯坦尼斯亚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反对柯斯丘什科的起义,并与常设委员会于4月2日发表声明予以谴责。在此之后,国王又派遣皮奥特·奥罗夫斯基和常设委员会的陆军元帅约泽夫·安科维奇前往沙俄驻波兰大使兼所有俄罗斯占领军指挥官奥托·海因里希·伊格尔斯特罗姆处,建议其将效忠于国王的俄罗斯军队和波兰军队部队撤离到位于马佐夫舍地区新庄园附近的军事营地。

斯坦尼斯瓦夫·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

       伊格尔斯特罗姆拒绝了这一计划,认为自己手下的俄军部队完全没有必要撤离华沙,因为他认为自己手下的部队已经足够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局面。他派遣了一支由亚历山大・赫鲁晓夫将军率领的部队,前去拦截柯斯丘什科,阻止他接近华沙。他还下令加强对起义支持者的监视,并对所有通过华沙的邮件实行审查。除此之外,伊格尔斯特罗姆下令逮捕那些他怀疑与暴动有任何关系的人。其中包括一些较为著名的政治领导人,其中包括安东尼・马达林斯基将军、卡齐米尔兹·内斯托·萨皮阿将军和伊格纳奇·迪亚尼斯基将军、国王的管家扬·瓦伦蒂·吉尔斯基、瑟姆会议元帅斯坦尼斯·马阿乔夫斯基、伊格纳奇和斯坦尼斯·波托茨基以及雨果·科塔吉。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开始准备解除斯坦尼斯瓦夫·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领导下的波兰华沙驻军的武装,占领了位于米多瓦街的华沙兵工厂。然而这位俄国将军完全没有想到过,这些命令一旦泄露给波兰人,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俄军准备了一个计划,在增援部队从俄国抵达之前,夺取城市中一些关键性的大型建筑物,以确保城市的安全。约翰·雅各布·皮斯托尔将军建议包围“不安全”的波兰部队的军营,并解除部队的武装,同时占领华沙武器库,以防止革命者夺取武器。与此同时,以亲俄立场著称的乔泽夫·科萨科夫斯基主教还建议在4月19日的神圣星期六用部队包围教堂,并逮捕所有参加弥撒的嫌疑人(笔者吐槽:最可怕的还是叛徒,不过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为他在起义成功之后就被绞死了)。

1831年地图上的华沙市中心

       在波兰方面,由于俄军已经逮捕了部分领导人,波兰激进派,即雅各宾派和国王斯坦尼斯奥古斯特·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的中间派支持者都开始准备对俄罗斯军队发动全面攻击的计划,以将他们从理论上仍作为未来的独立的波兰的国家首都的华沙赶走。柯斯丘什科在华沙已经有了支持者,包括托马兹·马鲁泽夫斯基在内的几位特使都已经提前被派往了华沙,负责准备起义。马鲁泽夫斯基创建了革命协会,组织了不少人员。该协会的成员包括驻扎在华沙的波兰军的各种高级军官。其中包括米查·乔门托夫斯基、克里斯蒂安·戈德弗莱德·德伊贝尔·德哈默劳将军、乔泽夫·戈尔斯基少将、斯坦尼斯·奥夫·科斯莫夫斯基、弗莱德雷克·梅尔福、迪奥尼齐波尼亚托夫斯基上校、格里戈尔茨·罗普和乔泽夫·泽德利茨中校。

        在这次起义中,最坚定的支持者是华沙卫戍区的军事指挥官扬·奥古斯特·西乔夫斯基将军。他和斯捷潘·斯捷潘诺维奇·阿帕拉辛将军设计了一个计划来保卫这座城市,以免城市遭受战火波及的计划,他们又说服俄国人离开由波兰部队保卫的军火库、皇家城堡和火药库。西乔夫斯基还破坏了俄军企图减少在波兰部队服役的士兵数量的计划,这也为波兰后来的起义的成功增添了新的力量。此外,一位在平民中拥有着卓越的影响力的市民,制鞋工人扬·基灵斯基,开始从其他市民那里为起义军寻求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国王仍然是被动的,事情既然发展到了这一个地步,起义的爆发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了。

        双方部队的实力

        由于波兰军队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处于不同复员阶段的非正规民兵或正规军组成,所以说波兰方面参加战斗的部队的确切人数难以估计。而沙俄方面驻军的工资单被保留下来,这为确定伊格尔斯特罗姆的手下部队的人数提供了相当准确的证据。

       波兰正规军由3000名士兵和150匹马组成。波兰最大规模的部队来自于是波兰皇家近卫兵团的警卫连,有950名士兵。该团驻扎在远离市中心的佐利波茨区军营,但它也负责守卫皇家城堡和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建筑物。第十团步兵原计划减少到600人,但在1794年4月仍能召集大约850名士兵。此外,裁减后的燧发枪兵团的两个连驻扎在军火库附近,仍有248名士兵。

        除了上述部队之外,波兰军队包括各种处于复员阶段的小型部队,其中包括第4近卫步兵团、第5近卫骑兵团的331人和波兰近卫步兵中曾经的战斗力十分强悍的骑马卫军364人。在布拉加区,皇家乌兰枪骑兵中队和工程营(“庞顿尼斯”)共有680人和337匹马。后一支部队越过维斯杜拉河参加战斗,但由于他们的马匹必须留在河对岸,所以作为标准步兵服役。Kazimierz Bartoszewicz在《起义》专著中估计,在各种非正规民兵部队服役的城镇居民人数不超过3000人,总数可能在1500至2000人之间。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波兰正规部队的退伍老兵,跟随正规军部队来到华沙。

       俄罗斯驻军华沙的名义上的兵力为11750人,其中包括1500名骑兵、至少1000名拥有39门火炮的炮兵和数量不详的哥萨克。但是由于俄罗斯军官普遍腐败,俄军步兵营的现役士兵很少超过500人,名义上也只有960人。根据起义后在俄罗斯大使馆搜查到,并在不久后发表在《公报》上的俄军工资单表明驻军总计有7948人,1041匹马和34门火炮。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西伯利亚和基辅掷弹兵团的士兵。此外,伊格尔斯特罗姆还可以请求弗里德里希·冯·沃尔基将军的普鲁士部队提供援助,该部队驻扎在该市西部的波瓦兹基区和玛丽山区之间的田野上。后者有1500人和四门火炮。

       尽管俄国军队的数量比1792年波俄战争后留在该市的波兰部队还要多,但俄罗斯士兵分散在城市各处,在许多仓库附近或在军官住所前驻扎。此外,他们在波兰人发动武装起义时得到的命令常常相互矛盾,没有考虑到与波兰正规部队作战的可能性。


       4月17日

        开局阶段

        在俄军试图于周六大弥撒时包围教堂,试图逮捕起义领导人的计划被波兰人得知后,他们决定立即开始发动起义。 在神圣的星期三,波兰卫戍部队得到了起义领导人的秘密指示,并连夜开始奔赴城市的各个战略要点。通过叛徒的泄密,俄国人也提前知道起义的准备工作,他们的部队也装备了额外的弹药。大概在凌晨三点半的时候,大约20名波兰龙骑兵离开米罗夫区的兵营,前往萨克森公园。 而在大门那里,他们遭遇到了一支装备有两门大炮的,负责此地防务的俄军小部队,波军立刻向俄军阵地发动了突袭,缴获了火炮。 不久之后,皇家骑兵团的其余人员也开始步行离开营房,兵分两路朝两个方向前进:一路前往沃拉区的城门,一路开往华沙兵工厂,在这两个地方俄军部队已经是严阵以待。在扬·杰兹·吉斯勒上校的带领下,一支由国家骑兵警卫骑兵组成的小分队也开始向兵工厂进发,他们在一夜之间就横渡了维斯瓦河。

兵工厂就位于画面的左方,这里不仅仅是华沙起义期间的激战的战场,也是35年后十一月起义期间的战场

        凌晨五点钟,俄军计划中对军火库的进攻打响了,但立刻就被早就已经埋伏好了的波军发动了突击,并且立刻就被击溃。在第一枪打响后,兵工厂的工人们就立刻开始向平民志愿者发放武器,他们很快加入战斗。俄国人没有能够占领兵工厂,反而被波兰人给被困在了街道上。另外一只拥有着大炮的起义队伍在冲破华沙老城之后来到了克拉尼斯基广场,另外两只部队则开始沿着杜尔加街行进。他们的行动使起义蔓延到城市的各个地方。直到六点半的时候,正规部队和民兵已经开始在纳勒沃基、博尼夫拉特斯卡、基尔波特和莱斯诺等各条大街与俄罗斯前哨部队发生冲突。

        最初的冲突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因为并不是所有有关部队都得到了双方的计划通知。在这些部队中有波兰皇家近卫军部队,他们闯入城堡广场,在那里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当国王出现在城堡的院子里时,这支小部队保证要保卫国王,但是当听到附近的战斗声,这支部队旋即又离开了国王的身边,加入了米多瓦街的战斗中。俄国军队在尝试突破兵工厂的大门的行动首次失败后,立刻就开始向米多瓦街撤退,并在之后选择集中在了伊格尔斯特罗姆将军的府邸附近。可是在那里,他们又遭到驻扎在克拉辛斯基宫的花园里的一小支波兰炮兵部队的轰炸,但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俄军立刻就摧毁了这个炮兵阵地,成功地进行了重组和集结。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时候,沙俄军队的混乱已经无法得到解决了,因为伊格尔斯特罗姆的指挥部已经同城市的其他地方切断了联系,也无法向驻扎在市中心以外的俄军部队发出增援请求,俄军的指挥系统实际上已经瘫痪。

       到了早上七点钟时,城市中的混乱已经得到了部分的平息,米多瓦街上的激战逐渐缩小到了军火库和伊格尔斯特罗姆的指挥部附近的攻防战,双方都在努力确保这两座建筑能够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面。三只都是一个营兵力的俄国突击队从托尔马基街,以及米多瓦街和方济各街三个方面向军火库发动了猛攻,然而俄军的所有进攻都被起义军击退,双方损失惨重,之后波兰人又开始向米多瓦、塞纳托斯卡、莱斯诺和波德瓦勒街的俄军阵地发动反击,但收效甚微。

一幅反映当时激烈的巷战的素描


       对莱斯诺街的袭击是针对占领加尔默罗教堂前阵地的俄军的一个步兵营。经过几个小时激烈的近厮杀之后,俄军残部被迫撤退到教堂内,而那里的战斗仍在继续。大量的俄国士兵都选择了投降,只有一小支大部分由军官组成的分遣队依旧在坚守教堂,战斗结束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死了。另外,驻扎在博尼弗拉特斯卡街的提托夫少校率领的俄罗斯步兵营也在7点左右遭到波兰人的袭击。经过四个小时的战斗之后,俄国人被迫向城市西郊撤退。

        凌晨六点钟,菲利普·豪曼上校率领的波兰第10步兵团离开了位于市中心南部的乌亚兹多夫兵营,开始向皇家城堡进军。由于俄军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中,该团十分顺利的就到达了新世界街和圣十字大街,而且在那里,起义军的部队根本没有遭遇到任何俄军的抵抗,因为俄军指挥官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他们最终在来到克拉科夫郊区街的时候,遭遇到了由米阿斯泽维茨将军指挥的不少于600名士兵和5门大炮组成的俄军部队的拦截。俄罗斯军队在战术上上分散部署在了街道两边,在卡齐米尔兹宫(现在的华沙大学教区)和圣十字教堂前。豪曼上校开始与俄军指挥官进行漫长的谈判,要求他允许波兰军队通过。谈判谈到最后自然破裂,早上八点钟,波兰部队向俄军阵地发起了突然袭击。但是在随后发生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之后,波兰部队打散了部分,其他人不得不撤退。

       斯坦尼斯・瓦利普尼基少校领导下的部分部队撤退到了多米尼加教堂,那里的战斗仍在继续进行着。而西普涅夫斯基中尉率领的另一支部队冲进了布拉尼基宫,但其他部队则开始向老城区进发,包围了俄国人的部队。正因为如此,米阿斯泽维茨将军领导下的步兵和加加林亲王率领下的一支小型骑兵部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却在交火中被波军起义部队给包围了。此外,扬·基灵斯基领导下的一支虽小但是名声大噪的民兵部队出现在了他们的后方,该地区的所有波兰部队从四面八方向俄国人发动了猛攻,几乎完全摧毁了俄军部队。米阿斯泽维茨将军在试图和他的残余部队撤退到卡齐米尔兹宫殿时受伤,而加加林王子和一些骑兵向萨克森花园撤退,在那里他们遭到平民的伏击,他们几乎杀死了所有人。第10团随后在中午前后进行了改革,并向城堡广场移动,在那里参加了在老城与较小的俄罗斯军队的战斗。

米多瓦大街上的战斗

       第10步兵团的胜利标志着起义的转折点,因为它严重的打击了俄军的士气。中午过后,伊格尔斯特罗姆的指挥部前、米奥多瓦街和在华沙兵工厂进行的激烈争夺战依旧在进行着续,双方都在从各处抽调增援城市的战斗部队。俄军进行了最顽强的防御,尽管他们被迫向方济各教会的方向撤退,他们击退了波兰早先的进攻,占领了波兰人用来从后面向他们开火的克拉辛斯基宫殿。但是与此同时,这处宫殿的花园仍掌握在波兰人手中,激战也蔓延到该地区。

       在这座城市的其他地方,规模较小的俄军部队只能够在孤立的庄园里自卫,就像波维勒区靠近维斯瓦河的萨诺夫斯基的房子一样,在那里,一小支俄军部队对第10团进行了激烈的抵抗,直到下午晚些时候。在附近,梅耶尔少校领导下的一支由两个连组成的俄军,每个连都配备了一门大炮,在凯辛斯基澡堂那里进行了几个小时的自卫。经过第10步兵团团的多次冲锋,俄军指挥官手下只剩下不到80人,只能够撤退到河对岸。

       与此同时,国王和塔戈维卡联盟的一些成员都在华沙城堡避难。他们中有彼得・奥阿罗夫斯基、乔泽夫·安科维奇、宫廷大总管弗里德里克·约瑟夫·莫辛斯基 和国王的兄弟卡齐米尔茨·波尼亚托夫斯基。在那里,他们试图恢复城市内的和平,但没有取得任何成功。波尼亚托夫斯基提名两位值得信赖的人来指挥军队:伊格尼怀索戈塔·扎克尔泽夫斯基成为华沙市长,并且斯坦尼斯瓦夫·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成为华沙军队的总司令,但讽刺的是,两人都很快转向开始支持起义。

布吕尔宫,毁于1944年的华沙起义

       与此同时,伊万·诺维茨基将军在耶路撒冷大道西端集结了半数以上的俄军。4000人在没有开一枪的情况下就自动撤离了那里。在集结的部队中,有一些部队——根据俄军的计划——将负责保卫整个华沙南部地区,包括卡兹托林斯基中校和冯·克鲁根率领的部队,伊格尔斯特罗姆的个人卫队的一部分,以及参加过对波军的第10团的战斗中幸存,现由巴戈少校指挥的残余部队。

       诺维茨基在犹豫了几个小时后,组织了一支由3000人和10门大炮组成的救援部队,开始向市中心进军。纵队在无人抵抗的情况下穿过马尔萨科夫斯卡街,到达萨克森广场。在那里,只有不超过100名平民,装备着一门6磅大炮,而这些人都是由炮兵队长杰克德罗兹多夫斯基指挥的。波兰部队用大炮开火,开始逐步的穿过广场向北边的布尔宫撤退,一路开火。

        与此同时,对面俄军指挥官却没有发布任何命令,他指挥的纵队只是在炮火的覆盖下停下了脚步躲避炮火。尽管德罗兹多夫斯基的部队在人数、训练和装备上都很落后,但由于诺维茨基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权,他的部队并没有受到俄军的攻击。俄军士兵最后终于冲进了宫殿,进入无人防守的萨克森宫,但是在那里他们唯一的收获只不过是一处装满了陈年老酒的地窖而已。

        从宫殿里面撤出来的波兰人继续用大炮炮击他们,时间过去了将近三个小时,这只起义军小部队依旧是安然无恙。而当从波维勒那边赶回来的第10步兵团的一个连出现在克鲁夫斯卡街时,俄国人立刻开始无组织地向耶路撒冷大道撤退,让伊格尔斯特罗姆呆在原地听天由命。

攻打俄国驻华沙大使馆

       俄军增援部队的撤退也给予了波兰人击退了俄军的其他进攻足够的助力,包括从华沙新城向老城北门发动的一千人进攻。尽管俄军攻入了老城,但他们却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大炮和一半以上的兵力。同样被击退的还有在蒂什切夫将军指挥下的部队从米奥多瓦街对军火库发动的多次袭击。

       俄军分成三个纵队接近,但是却没有有力协调他们的行动,打成了添油战术,而且允许波兰人以逸待劳。蒂什切夫率领的第一纵队在下午三点钟的时候从米奥多瓦街逼近兵工厂。尽管有一处塔楼倒塌了,但是起义军依然在俄国人召集增援部队之前,在半小时内就打退了俄军的部队。第二支俄军纵队试图穿过克拉辛斯基花园接近兵工厂,但被隐藏在灌木丛中的几门大炮的猛烈火力打得抬不起头来。第三只纵队是近卫军步兵,然而也被起义军阻挡在西面动弹不得。在这一场激烈的战斗,蒂什切夫在一颗炮弹把他的腿炸断之后,不久就死了,而他剩下的部队也立刻就向起义军投降了。

玛丽维尔商业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起义部队开始迅速组织反击,目的是占领伊格尔斯特罗姆的宫殿和他周围的部队的位置。他们所组织起来的部队其中包括约翰·雅各布·皮斯托尔领导的一个民兵营;帕菲尼耶夫上校指挥的从玛丽维尔商业中心抽调过来的一个营;著名的西伯利亚掷弹兵团的一个营;以及鲍尔准将手下的一些骑兵。

        除了帕菲尼耶夫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曾参与过对兵工厂和皇家城堡的失败的进攻,但是他们都是经过战斗磨练的。波兰人占领了宫殿对面的塞纳托斯卡街上的几座建筑,并从窗户向俄国人开火,俄国人在密集的火力下根本无法重组队伍,只能够躲在宫殿和附近的卷尾猴教堂里。

        大概在四点钟的时候,迪亚·延斯基的步兵团到达塞纳托斯卡街,开始对宫殿进行正面强攻,但是在经过一场血腥的战斗后,被拼死一搏的俄军守军所击退。但是附近房屋的窗户和屋顶持续不断的枪炮阻止了俄军发动反击,双方就此陷入了僵局中。正因为如此,伊格尔斯特罗姆别无选择,只能等待外界的增援,然而没有一个人过来增援。天黑后,铁托夫少校率领的一支小分队冲向了伊格尔斯特罗姆的指挥部,尽管他的部队同宫殿中的俄军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肉搏战,但他的部队终究不够强大,还是无法打破僵局。

        由于无法攻进宫殿,起义军转头又开始攻打卷尾猴教堂和邻近修道院前的俄军阵地。俄军撤退到院里,从那里战斗继而蔓延到整个修道院。波兰人在占领了庭院之后,迅速的调动过来了一门大炮,这使得后续部队得以继续向内进攻,但激烈的刺刀肉搏战让双方都损失惨重,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傍晚。在即将到来的夜晚,一些已经折损大半的俄军开始渐渐的失去了凝聚力,试图自行撤退。许多士兵参与了乱军中抢劫,克拉辛斯基宫是起义期间遭受劫掠最为严重的地方。

       4月18日

4月19日签署的华沙市民军决议加入柯斯丘什科部队起义的文件

       一夜之间,城市各个地方的战斗仍在继续进行着。被孤立的俄军部队在城市各个地方的房屋中进行着困兽之斗。4月18日清晨,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开始集中火力,开始攻打在该市仅存的俄军主要据点——位于米奥多瓦街的大使馆。波兰部队在民间志愿者的增援下,继续对大楼庭院进行多次进攻。尽管一次又一次发起的冲锋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俄军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波兰人占据的街道另一边的建筑物不断射过来的冷枪冷炮给俄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俄国人控制了一个由米奥多瓦和杜尔加街道以及克拉辛斯基宫及附属广场广场和宫殿这一小块区域。伊格尔斯特罗姆认为进一步保卫宫殿是徒劳的,他只象征性的留下了一支400人的部队,之后就撤到了克拉辛斯基宫。他计划自己率领一支部队从市中心突围,但周围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波兰起义部队和他们的大炮。

        伊格尔斯特罗姆要求在十点左右投降,因为他在突围期间走向无法带领太多的部队。在获得停战协议后,他立即就撤到了位于华沙附近的波万茨基普鲁士军队的营地,然后离开了城市,前往了卡尔切夫。与伊格尔斯特罗姆一起撤退的部队的确切人数不得而知,各来源也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人估计有300至400人,他们还拥有8门大炮。伊格尔斯特罗姆的撤退一经发现,勃然大怒的起义军立刻就恢复了对俄军阵地的攻击。保卫大使馆和掩护伊格尔斯特罗姆撤退的其余部队最终还是耗尽了弹药,他们的阵地在基灵斯基率领的民兵的协助下于下午五点钟的时候,被加里诺夫斯基领导的第10步兵团的部队占领。起义军释放了被俄国人关押在地下室的政治犯,并且立刻封存了大使馆的大部分秘密档案,包括1763年以来俄国秘密警察在波兰进行的所有秘密行动。

       在大使馆的最后战斗中被抓的著名俘虏中有帕菲尼耶夫上校。在缴获的文件中,有为俄国人工作波兰官员名单;其中东北方人后来都被处决。波兰军队还占领了俄国大使馆的秘密金库,超过95000杜卡特(译者:)金币。起义军的胜利标志着起义的结束,最后的俄军部队要么溃败要么撤退。最后一个俄国抵抗的小据点在那一天要么被消灭了,要么就是投降了。

        双方部队的伤亡

        在这场混乱的的巷间战斗中,沙俄军队总计2265人阵亡,约2000人受伤。此外,1926名沙俄官兵被俘虏,其中包括161名军官。

       波兰正规军部队的伤亡达800至1000人,而平民伤亡和各种非正规民兵部队的损失则不超过700人。

        后续影响

        有几个因素促成了俄军的惨败——

        伊格尔斯特罗姆使得驻军的规模大大的减小了,因为他在此之前曾经派出了一些部队前去对付柯斯丘什科的主力部队,而且他在华沙城留下的几支部队部署得十分的没有条理,因为他们之间的联系很容易就被市民或者起义军给切断,然后轻松的被波兰人击溃。从起义一开始的时候,波兰军队就得到大批了平民的帮助,这使得俄军大吃一惊,一直到得知群众占领了城市军火库的消息之后,俄军士兵这才发觉到自己正在被全城市的市民在围攻着。

        华沙起义标志着整个起义事业的重大胜利,市民起义取得胜利的消息立刻就传遍全国。伊格纳西·扎克尔泽夫斯基(Ignacy Zakrzewski)成为华沙市的军队总司令和市长。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一再请求国王(同时也是他的堂兄)支持这次起义。但是国王拒绝了。临时中央拉达成为了暂时的执政机关,委员会成员拥有扎克尔泽夫斯基、莫克罗诺夫斯基、约泽夫·维比基和基林斯基等人。莫然而克罗诺夫斯基很快就因为反对库西兹科而被从议会中除名。5月27日,该委员会解散,权力移交给柯斯丘什科的全国最高委员会(波兰语:拉达·纳杰维·萨纳罗多瓦)。5月9日,塔戈维察联盟的四名主要支持者,包括乔泽夫·安科维奇、乔泽夫·科萨科夫斯基、赫特曼·皮奥特·奥罗夫斯基和赫特曼·乔泽夫·扎比埃·阿罗夫斯基,被暴动法庭判处死刑,并于几周后的6月28日在华沙绞死,愤怒的暴徒冲进监狱,绞死了塔戈维察联盟的其他支持者,包括伊格纳斯·雅库布·马萨尔斯基主教、安东尼·斯坦尼斯·奇特维特斯基亲王、卡罗尔·博斯坎普·拉索波斯基大使和其他人;他的肖像被挂在绞刑架上。柯斯丘什科迅速结束了暴民的私刑,他宣称:“昨天在华沙发生的事情让我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悲伤……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不值得获得自由。”

绞死叛国者

        到了这个时候,华沙的民兵已发展到2万多人,是波兰抗击沙俄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彼得·贾兹温斯基组织的1200名骑兵和基林斯基手下的6000名骑兵

       俄罗斯史学界也公开评论了这次起义。由于这场失败,伊格尔斯特罗姆虽然会在未来的战斗中救赎自己的过失,但他仍将不光彩地被召回朝廷。在19世纪,1794年的暴动在沙俄帝国史学界中被认为是华沙的暴徒对手无寸铁的俄国士兵的“屠杀”,因此1794年的起义过程在俄国帝国史学中被描述得异常的血腥和糟糕。后来苏沃洛夫在普拉加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屠杀也被认为是针对城市起义的报复。


法国大革命的星星之火,绽放在东欧大地的自由火花——1793年华沙起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