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皮铝罐头:M113的结构图

M113由FMC公司研制,为取代M59装甲运兵车及M75装甲运兵车而生。这两款装甲运兵车为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时期制品;M75虽然具有足够防护力,但太重、缺乏渡河能力、也难以空运,M59则是吸取朝鲜战争经验,在地形适性上比M75要好,但又更重、且防护力更弱,不被美军所认同。当时美军想找到一款兼具两者优点的新型装甲运兵车,因此伞兵部队提出一项“空运多用途装甲载具”(AAM-PVF)开发计划[3];FMC公司与凯萨铝业合作,在1950年代成功开发出可以作为造车材料用的铝合金,该合金主要材质为铝、锰、镁,采冷轧制造;虽然直到未来才发现这种材质有易燃的危险问题,但在当时铝合金让设计师找到了满足防御力及重量平衡的解决方案。
食品机械公司的山·乔斯提出了两种初期概念设计,在1956年9月于加州圣荷西工厂推出原型:T113和T117,T113就是后来的M113,当时采用铝制车壳、大陆空冷引擎;T117则采用钢铁车体、派卡德液冷引擎。两车车重几乎相等,前者冷轧5083铝—镁—锰合金装甲厚31.75mm(1.25英寸),后者钢装甲厚9.53mm(3/8英寸),都具有相同的抗弹能力,但铝装甲焊接容易,厚度较大,车体坚固,省去了部分加固结构件,重量较t117型轻6%。1957年美军开始测试,T-117的派卡德引擎不敷使用,只好更换为福特368UC引擎。最后T113中选,因为它比T117轻,使用铝材质而不是钢铁,T113在1957年推出改良原型,为T113E1与T113E2,T113E1改用克莱斯勒A710B汽油引擎与艾利森TX-100自动变速箱,在1960年通过美国陆军测试量产,得到M-113的正式军用代号。T113E2则是柴油引擎原型车,到1964年也成功投产,就是日后的M113A1它很快就取代了M113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