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梦瑶:中医药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
秦梦瑶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在武汉出现,随后全国蔓延,各省市相应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如今,国内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国外疫情虽已得到缓解,但是形式依然严峻,不容松懈。从我们几个月以来的抗疫成果经验中,我最想谈谈的便是中医药,这一中国特有的医疗理论体系。
近几年,随着各种“养生大法”的流行,中医药也小火了一把。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中医药是调理身体的“慢郎中”。其实这样看来未免以偏概全。中医药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完备的理论体系。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养生调理那么简单。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中医药的表现便十分出色,成为一大亮点。虽然前有“双黄连”闹剧混淆视听,闹得人心惶惶,争相抢购。但是,后有“莲花清瘟胶囊”确被证实对于新冠肺炎具有抑制作用,其生产公司以岭药业更是因此股票大涨。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武昌区,1月28日疑似病例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比例高达90%以上。2月2日,实行了隔离点集中中医药干预,到2月6日,这个确诊率就下降到30%多,到3月5日,就只有3%了。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医药的早期干预的效果。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在阻止病情向重型、危重型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对于重型和危重患者的治疗中,中医药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退高热、促进渗出吸收、提高氧合水平、降低肺纤维化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于新冠肺炎的康复,中医汤药、针灸疗法等特有疗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医早介入,全程参与并与西医相结合,是此次抗击疫情胜利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成功的宝贵经验。目前已经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对抗击新冠肺炎有明显疗效的中医药“三药三方”。更加重要的是,随着海外疫情的发展,中医药走出国门,受到国际的认可。我们看到中国积极向其他国家分享中医药的抗疫经验,派遣中医药专家前去交流帮助。中药配方、药材也在一路走俏,国内的中药材陆续发往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地支援抗疫。中国驻外大使馆向留学生发送包括莲花清瘟胶囊在内的健康包,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扬。中医药走出国门,摆脱人们的刻板印象,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有的人以前觉得中医药是“乡野医生”,西医好像更加科学。而这次疫情中,中医药的亮眼表现不禁令人刮目相看,带来全新思考。其实,我们低估忽视中医药,是因为我们不够了解。如今,西医疗法盛行,科技手段层出不穷。然而,我们对于传统西医的了解还很欠缺。中医早已具备完备丰富的独特理论体系,不管对于临床常见病,还是疑难杂症都有其理法方药。而对于突发疫情,更是经验丰富。从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论》,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到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诞生了诸多中医著作。几百年的发展沉淀,创立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疫病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这种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在治疗SARS中已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中医药在防治甲型 H1N1、流行病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肺结核、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疾病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一直掌控着国际话语权,中华传统文化经常被贴上腐朽和陈旧的标签,中医药文化甚至被污名化。但是,这次疫情中,中医药的亮眼表现不仅为自己正名,并且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中医药此次在国际上得到的认可和赞同,将会是中医药进一步海外传播的重要机遇。从此次疫情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医药,主动去了解中医药、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并且相信它、传播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