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李文玲:为什么要学习审辩式思维?
为什么要学习审辩式思维?
李文玲
5C 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儿童心理学家,阅读教育专家
审辩与创造式思维教育的倡导者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使我们面对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的挑战,作为 21 世纪的人才,需要学会如何搜寻需要的信息,学会用审辩思维的方式去分析和判断获得的信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另一个挑战同样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由于信息通信的发展,国与国、机构与机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培养的下一代人才不仅要具备审辩思维的能力,还要具备创新能力。正因如此,我们的教育目标也从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培养,它需要年轻人具备审辩思维、创新能力,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自信地处理各种问题。
审辩思维不是我们常说的普通的思维能力,按照比利戈和库恩的定义,审辩思维是一种谨慎思考后的辩论能力(Careful argumentation)(Billig,1987;Kuhn,1991,1999;Kuhn et al.,1992)。当人们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问题并找到论据来支持其论点,这个思维过程就是审辩思维过程。恩尼斯总结说,审辩思维是一种具有推理的审辩过程(Ennis,1987)。它强调的是审辩过程,通过信息搜寻、分析、综合、推理、解析和评价来建立自己的论点,找到支持论据,同时要在考虑反方的论点 / 论据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审辩阅读是将审辩思维的思维方式融入阅读过程中,通过阅读策略的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和创新能力。理解审辩阅读的过程,并且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和启发学生审辩思维的能力,这确非易事。我做教师培训已经有很多年了,多次讲解和介绍与审辩思维、审辩阅读及写作有关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老师们第一次听课以后,觉得很清楚了,但一到上课的时候,又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感觉在教学中还有诸多教学操作问题。经过实验学校几年的教学实验后,我对培训的内容不断进行改进,也了解了老师们上课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希望将有关审辩阅读的理论和方法清楚地写出来,便于老师们学习,同时我邀请了几位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将他们的教学案例也放在这本书里,这样老师们再学习时就有了具体可参考的资料。我们会陆续将更多的课例写出来与老师们分享。
《审辩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是给谁写的?
这本书是为中小学的老师们而写的。希望老师们能够将培养审辩思维的教学方法融入自己的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希望能够将看似抽象的审辩思维教学法,以一种容易让老师们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轻松地学会审辩阅读的教学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获得审辩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之才。
如何阅读这本书?
《审辩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系统地介绍了审辩阅读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审辩阅读的理论框架、审辩阅读与写作策略、审辩阅读与写作的测评、审辩阅读的合作学习、思维教育中的包容异见等。根据章节的内容,我们在每章之后收集了中小学优秀教师审辩阅读教学的教学案例,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审辩阅读教学。
第一章,审辩阅读与思维教育。本章详细地阐述了阅读与思维教育的关系、审辩思维与审辩阅读的概念及理论、审辩阅读的教学理论框架,并为中小学老师提供了阅读教学的理论指导。
第二章,小学语文的审辩阅读教学。本章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解答了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的常见问题和教学疑惑,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需要加入审辩思维的训练以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区别“审辩”“思辩”“思辨”以及“批判性”思维?审辩阅读课里包含审辩写作吗?小学语文课如何开展审辩阅读的教学?并通过一堂语文课展示了审辩阅读教学的流程。
第三章,语文教学中审辩阅读策略的培养。本章详细介绍了审辩阅读的教学策略,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建议,并通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绘本阅读课给老师展示了阅读策略的应用。
第四章,语文教学中写作策略的培养。本章详细介绍了审辩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及写作的教学策略,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指导,并通过一堂小学的阅读课给老师展示了如何在阅读课中开展写作教学。
第五章,中学语文审辩阅读与整本书教学。本章分别讨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审辩阅读教学在小学和中学的区别;如何通过整本书阅读培养中学生的审辩思维,并以初中一年级学生〈〈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真假美猴王”篇章精读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运用审辩思维教学法。
第六章,中学语文审辩阅读与项目式学习。审辩阅读的培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训练来获得审辩思维能力,另一条就是语文课的延展——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和辩论。这一章主要介绍如何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和创新能力。并以一堂中学语文课〈〈论语·论孝〉〉的教学为例来解释如何开展项目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审辩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七章,审辩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评。本章解释了阅读及阅读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介绍了国际常见的阅读能力测评,阐述了如何设计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评,介绍了小学和中学不同形式的阅读与写作测评。
第八章,通过合作推理讨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合作推理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和管理的互动式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并深入思考没有确定答案的真实性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反思学习过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完善原有的认识并形成新的理解。教师从主导者的角色转换为支持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自由思考,逐步突破固有思维,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本章详细阐述了合作推理讨论在中小学课堂的实施步骤,讨论了如何实现合作推理讨论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
第九章,审辩思维教育中的辩论与包容异见。辩论是培养审辩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审辩思维是许多智力活动的核心,但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同时还要包容不同的价值观,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理解不同的个人偏好,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同样是审辩思维教育中值得老师注意的问题。
新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