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诺夫传-沙俄之覆(第一卷)
第一章
1899年,在俄国的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外围的一个小村庄,一个男婴降生了,他是家里的长子,他的父母对他疼爱有加,同时也对他有着深厚的期盼。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个名字:伊万诺夫。5岁时,他的母亲开始教他认字:й,ф,ц,ы,а,ы,в....
他的童年跟大多数人一样,是无忧无虑的。
直到那天,1904年2月6日,日俄战争爆发了。
伊万诺夫在外面玩疯了,直到傍晚才回家。他走在回家的路上,环顾四周,越看越不对劲:很少看见有壮年男子,而且有的妇人失魂落魄的,还有一些妇人不织纺织品,也不带孩子,而是在田地里劳作,还有的卖起了家里的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伊万诺夫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他找了个看起来比较和善的中年妇女,打听道:“今天有什么新闻吗?”“新闻?没有,不过战争倒是有。我们的沙皇跟一个岛国开战了,村里的人好多都参了军。那火车才刚刚开走呢!”伊万诺夫听到这里,急忙站了起来,往家的方向奔去。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伊万诺夫的心头......
看着熟悉的家越来越近,他不由得紧张起来。他冲进了家门,但父亲留下的,只有一封信。
父亲还是跟着征兵的队伍走了。母亲跪在地上背着祷告文,看见伊万诺夫回来了,上前抱住伊万诺夫道:“孩子,你父亲他跟着军队走了,咱们的苦日子要来了......”伊万诺夫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走回了自己的房间。第二天,母亲打扫屋子时发现他的枕头是湿的。
第二章
母亲每天都在十分辛苦地劳作,可是仍然无法养活一家人。无奈,她只好把伊万诺夫送去了工厂打工。而伊万诺夫的弟弟呢?他去一家报社当起了报童。
伊万诺夫来到了工厂门口,他看着巨大的烟囱吐出滚滚浓烟,听着厂里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音。虽然不情愿,但是,为了生存,他必须进去工作。工厂的待遇看起来还不错:一个月7卢布,有奖金,一周回去休息一天,包吃包住。
他正胡思乱想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你就是伊万诺夫吧,小鬼,这边来!”伊万诺夫扭头看去,是个满脸横肉的中年人,他就是工厂的主人彼洛夫。他应了一声,便跟着彼洛夫来到了工厂内部。伊万诺夫被分配到了冶铁部,接着,工头将他带到了工位上,并交代了工作内容。
接着,伊万诺夫开始了他的工作,但是周围的环境十分地糟糕,简直跟地狱一样。周围十分闷热,令人呼吸困难。机械的轰鸣刺痛着他的耳膜,蒸汽和废气的混合物呛得他喘不过气来。但这对他来说并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工头不仅经常拿他发泄怒火,还总是以各种借口克扣伊万诺夫的工资,至于包吃包住嘛......吃的是黑面包,睡的是地铺(在水泥地上)。但他得忍,他必须忍,否则就无法活下去。
过了几个月,伊万诺夫的弟弟忽地染上了疟疾,死了。母亲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差点昏死过去,在伊万诺夫的帮助下,她缓了过来。
这一年的冬天十分地寒冷。
转眼到了1905年,日俄战争还没结束。伊万诺夫旁边的工位来了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伊万诺夫好奇地打量着他,他长得多么想自己那死去的弟弟啊。于是伊万诺夫向他抛出了一大堆问题,但是这孩子没搭理他。伊万诺夫只好利用工作之余与他交流。从同他的交流中,伊万诺夫了解到他叫谢尔盖维奇,他的父母冻死在了去年的冬天。于是他只能自己出来混日子。本来他还有一个叔叔,但是很不待见他,几乎不把他当人看。所以,谢尔盖维奇就当没有这个叔叔。
又过了一个月......
伊万诺夫没领到足够他生活的工钱,于是他心生歹意。他趁着休息时间向谢尔盖维奇提议道:“这个月的薪水又不够了,要不,我们今晚去偷点东西?”“那就去我叔叔家吧,反正多什么少什么他也不知道”。于是两人约定今天晚上就去行窃。
到了晚上,伊万诺夫从窗口翻了下来,看到周围没人,他以为谢尔盖维奇睡得太死,没起来,兴致大扫。正准备自己去的时候,旁边的雪堆后突然传来声响,伊万诺夫扭头看去,只见一堆白花花的雪。于是伊万诺夫试探的问道:“谢尔盖维奇,是你吗?”突然,雪堆后探出一个脑袋来,“伊万诺夫?”那黑影问道。伊万诺夫仔细一看,果然是谢尔盖维奇,于是两人制定了一下计划,就出发了,由谢尔盖维奇带路。
两人来到谢尔盖维奇的叔叔家,眼看屋中无人,伊万诺夫正准备撬锁时,谢尔盖维奇说道:“别整那些没用的,还得用这个”!说着,从身后掏出一把锤子,对准门锁就砸了下去,锤子与锁头碰撞在一起,发出响亮的声音,奈何他年龄尚小,力气不够,锁头纹丝不动。于是两人来到屋后的窗前,一锤下去,玻璃窗被砸了个稀烂,两人翻了进去。
来到屋内,伊万诺夫翻开柜子,发现是个衣柜,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继续翻找。而谢尔盖维奇这边则看到一个木柜,打开第一层,什么都没有,打开第二屋,里面有一本日志和两本书,打开第三层,里面是一沓面值很大的卢布。谢尔盖维奇拿走了那个柜子里的所有东西。
就着灯光(电灯),谢尔盖维奇读起了日志,日志的部分内容如下:
7月26日 父亲去世了,留下一笔很大的遗产,弟弟想与我平分,但我想要独吞那笔钱,于是我们起了争执。
7月27号 我想不到任何办法,可是我不甘心呢!
7月28号 我真是太蠢了,如果他们都去死不就行了!
7月29日 今天我来到药店买了点不知怎么制成的粉末,卖家说这个东西无色无味,但这是加害的药,千万不要对人使用,哼!我就是要用来杀人的。这卖家真黑心,坑了我整整20卢布,我感觉我可以实行了。
7月31日 我成功了,虽然没写昨天的日记,记录我伟大的计划实行的过程,但是我终于成功了,不过他们还有个儿子,留着是个隐患,我得除掉他,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
看到7月31日的片段时,谢尔盖维奇实在忍不住了,他大骂道:你这无耻的狗杂种,等我长大了看我怎么收拾你,突然伊万诺夫那边传来一声惨叫,谢尔盖维奇扭头看去,原来是伊万诺夫被正好对门进来的谢尔盖维奇的叔叔抓住了,于是谢尔盖维奇冲了上去,一脚踢向他叔叔的档部.....
第二天下午开会回去与家里断了联系,两人一起导入到虽然黑暗却能为生的工厂生活中
第3章
在那黑暗的环境中,实际上的流逝是飞快的,一转眼就到了1914年,这一年并不太平,世界大战爆发了,沙皇的统治愈加残暴,人民的愤怒快要压抑不住了,可是沙皇仍然想要把一战进行到底,这一年伊万诺夫15岁,谢尔盖维奇14岁。两人都长成了健壮的青年,两人的关系犹如亲兄弟。
这一天,两个大兵冲进工厂,把健壮的人都带走了,伊万诺夫也不例外。而谢尔盖维奇竟奇迹般的躲过了。那两个大兵把伊万诺夫一行人押到了火车站,以及他的大兵和壮丁汇合了,这时对面驶来一辆列车,上面抬下来很多的伤兵,有瞎眼的,有没腿的,还有断了胳膊的,甚至还有半路死去的,这时一个军官,柱子拐杖走上站台,对着壮丁们大声的宣布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视频了,在多年前帝国与我们神圣的俄罗斯开战了,现在我们需要人手,所以就把你们,叫了过来,但是不用担心,上帝会保佑你们,沙皇将会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现在开始分发武器。”
这一番话说完了,有的人热血沸腾,高喊着:“为了俄罗斯!”,“为了沙皇”!而有的人却呈现出了另一幅样子:去他妈的狗屁上帝,不当兵才是好汉!伊万诺夫则不理睬他们,他领到了一杆莫辛纳甘步枪。
正当装甲车的驾驶员沾沾自喜时,一名俄军士兵突然从一个弹坑里冲了出来,喊了一句他听不懂的话,抱着集束手榴弹就要与装甲车同归于尽,驾驶员赶紧打开车门,用手枪对准那个人连开几枪,第1枪打到了他不知从哪里拾来的钢盔上,但是因为角度过大,子弹被弹开了,第2枪打在他垫在胸前的钢板上,其他的子弹都打偏了。眼看那人冲到了跟前,驾驶员终于在打空子弹前打死了那人。那人倒了下去,驾驶员长舒了一口气,但又马上咽了回去,那个集束手榴弹已经拉开了引线,没等他踩下油门他就跟着那手榴弹一起粉身碎骨了。
伊万诺夫坐在战壕里,一挺机枪正收割着生命,突然他听到有人大喊了一声:“为了俄罗斯母亲!”紧接着是几声不同于机枪声的清脆枪响。然后是爆炸声,那机枪停止了凶猛的吼叫声。他这才敢探出头来,看到奥军又涌了上来,于是他赶紧向着他们开枪,没一会,奥军的攻势在机枪的压制下,眼看就被就要被瓦解,副射手操纵着机枪,机枪一边吐着火舌,一边吐着水蒸汽,套筒里的水快用完了,副射手刚准备给它加水,一颗子弹就打进了他的胸膛,他感到胸口有热乎乎的液体喷涌而出,是血。他两眼一黑,倒了下去。奥军趁着这短暂的停火涌进了战壕,伊万诺夫给步枪上好刺刀,慌忙地抵挡着敌人的进攻,他看见一个奥军刚翻进来,背对着他,于是他端起枪猛的插进了敌人的后背,那人倒了下去,伊万诺夫看着这人的尸体,心想着这人就这么死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人死了,他感到后背一凉,转过身来,一把刺刀刺了过来,他抬枪格挡,那个士兵把他的枪挑飞,眼看那个奥军士兵,又准备好进攻的架势。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得伊万诺夫随手抓起一根木棒,猛击那人的头,一下、两下、三下,棒子被打折了,但那人还没倒下。伊万诺夫又抄起一块石头,往那人头上猛击,把他的头砸个稀烂才停下。他看着那人的血肉模糊的脸,吃惊地自言自语道:“天哪,我都干了些什么?”再看看自己那双沾满了鲜血和脑浆的手,简直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他好像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利益冲突就会有牺牲,自己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自己。
机枪手托卡列夫正用他手里那挺英国援助的刘易斯机枪收割着战场上敌人的生命,他今年40多岁,本想着安安稳稳的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曾想一战爆发了。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机枪手。他一边回忆着一边开枪那嗒嗒嗒的机枪声,好似点缀着他的回忆。
突然他看到他右边的奥军冲入了战壕,于是他用俄语吼了一声:“趴下!”接着扫清了战壕中的敌军,伊万诺夫本想在背后给敌给奥军一枪,没想到因为枪膛里进了泥水,枪栓卡住了,他大骂一声,只好将刺刀插入了人的身体,托卡列夫感到大地开始颤抖,他太熟悉这种颤抖了,那是大炮在发射。紧接着传来了隆隆炮响,更证实了他的猜想。于是他赶紧抱起机枪来到了防空洞口,看见一个小伙子刚打死一个敌人,于是顺手将他拉入了防空洞,进了防空洞,那小伙子还想挣脱开来继续杀敌,托卡列夫于是揪着他的衣领,用手指着他的鼻子,恶狠狠地说道:你要是还不想死就给我乖乖的待在这里别动!伊万诺夫被眼前这个老者唬住了,也只好乖乖的坐在地上,不敢作声。没一会,几十吨钢铁就疯狂的倾泻在俄军的阵地上。
奥匈帝国的士兵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既不是被俄军步兵的枪炮夺走的,也不是被俄军的骑兵的马刀夺走的,而夺走他们生命的是他们自己的炮弹。伊万诺夫看着洞外恐怖的景象感叹道:我刚才要是出去的话,现在估计已经跟着他们一起死了!托卡列夫冷静的点了一支烟,对伊万诺夫说道:“喂,小伙子,以后你打仗要注意点,别光顾着杀敌,连命都不要了。”伊万诺夫看在眼前这个救命恩人,默不作声的低下了头。这时军官进来了,他对着众人说道:明天我们将发动反攻,今晚你们做好准备。伊万诺夫想着:不会也是让我们去送死吧?这时长官又说道,下午两点三十分我们将停止炮击,不会像奥军那样。这番话让他打消了疑虑,第二天他们列好了队,军官用潜望镜观察着局势,看见炮击停了,又看着手表等待时机。半小时过去了,他看见对面的敌人放松了戒备,于是吹响了冲锋哨。领着队伍向前冲去。伊万诺夫见状赶紧从梯子爬出战壕,他们向前走来到了无人区,这是一战战场上最恐怖的地方,横尸遍野,老鼠成堆。他们保留着生前的各种姿势,树木早已完全枯死,土地被炮弹翻了又翻,哪还有什么草木?
伊万诺夫向前走时不小心滚到了一个坑里,右手碰到什么东西,他扭头一看,大惊失色,那是几具腐尸,眼睛还吊在半空中!幸好这时托卡列夫把他拉了上来,他才不至于吓破胆。托卡列夫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战争的残酷远远不止这一点。伊万诺夫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走去。尸体的气味很刺鼻,伊万诺夫只好用手捂着自己的鼻子,等到了无人区边缘,托卡列夫对伊万诺夫说:孩子,保护好自己!
队友开始冲锋了,这会轮到奥军的机枪收割生命了。奥军的那挺德制MG08重机枪倾尽自己的能力,吞噬着俄军们的生命,眼看进攻就要失败,伊万诺夫心存不甘,拿起枪瞄准了机枪手,他扣动了板机,撞针点燃了子弹的底火,击发了子弹。伊万诺夫本以为对方会像已方的那个射手一样被子弹掀翻头盖骨,没想到子弹碰巧打到了套筒上,被弹开了。真不巧!伊万诺夫咬牙道,接着,那没经验的机枪手,非但不去压制大部队,反而用机枪调转去射击伊万诺夫,这时一个子弹结束了他的生命,紧接着一个重型手榴弹被扔到铁丝网前,将这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炸开了一大缺口,俄军蜂拥而入,冲入了敌军战壕。胜利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伊万诺夫本想攻入战壕,但是一只鸽子飞上了天空。虽然看似平常,但仔细想想:连树都没有了哪来的鸽子,这时伊万诺夫看到托卡列夫正要攻入战壕,于是上前拉住了他,指了指正往奥军后方飞去的鸽子,托卡列夫心领神会,与伊万诺夫一起躲到了一个弹坑里。托卡列夫看着天空有些物体带着白色的尾迹划破天空,感叹道:果然来了!伊万诺夫拍了拍托卡列夫的肩膀,说道:嘿,怎么样?这回轮到我救你命了吧!感觉如何?托卡列夫回头看着伊万诺夫说道:不怎么样!说完两人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不禁大笑了起来。
炮火吞没了战壕内的一切,接着俄军冲入了战壕,他们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每个人都十分高兴,但迎接他们的是奥军的第二轮炮击。这些人里有刚十多岁的孩子,也有五十多岁的老人,他们有的本可以在家享受着老年生活,有的本该在课堂中上学,有的正值大好年纪,他们本不应该去做这些事情,那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呢?有的人认为那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但并不是根本原因,他们明明已经占领了战壕,明明战场上的奥军已经被清空,他们却倒在了胜利的时候。等到炮击结束,战场上一片死寂,连老鼠都不吭一声。战场上静的令人毛骨悚然。一小时后,一个脑袋从防空洞内探了出来,紧接着他走了出来,接着那些幸存的俄军纷纷从洞里转了出来,虽然他们胜利了,但每个人的信情都十分难受,特别是伊万诺夫,他看着地上的碎肉,心中五味杂陈。托卡列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太难过,战场的形势不容许我们伤心,也许一会儿奥军就打回来了,快去修战壕吧,伊万诺夫点了点头,带着复杂的心情去修战壕了。
到了晚上长官向上级汇报了伤亡情况,大家都沉浸在白天的战斗中,一个个吃不下饭。长官想活跃一下气氛,于是说道:弟兄们,咱们来活跃一下气氛吧,唱首歌如何?没有人应答他。过了许久有人开了个头,于是大家唱起了《天佑沙皇》(沙俄的国歌),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
第4章
“明早奥军将要发起反攻,我们要严阵以待。”军官说着拿起一杯水,一饮而尽。伊万诺夫一边听着一边把枪擦的蹭亮,奥夫加趁着夜色从俄军阵地溜回奥军阵地时,迎面而来一支奥军小队,奥夫加只顾着看路,没曾想撞上了对方的领头人。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抬头,几个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他感到死神就在他头上凝视着他,突然那个领头人惊喜道:“奥夫加,是你!你还活着?”奥夫加定睛一看,竟然是他的好兄弟威尔,两人惊喜若狂的拥抱在一起,威尔说道:“我们今晚有秘密行动,你自己先回去吧。”说完领着那队人继续前进,他们来到俄军的阵地前匍匐前进,为了不被哨兵发现,每个人都把身体尽量的伏低。终于,他们来到了战壕前,接着威尔熟练地掏出钳子,“咔哒”一声,铁丝网便被剪断了,他们爬了进去,四处寻找的俄军睡觉用的防空洞,可是一无所获,这帮人真狡猾,奥军们低声骂着,他们在战壕中转来转去,终于发现了一个小防空洞,它里面只睡了5个人,威尔就算知道里面只有5个人,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他往里面投了三个手雷,里面的人瞬间分成粉身碎骨,但同时也惊动了哨兵,哨兵急忙鸣枪示警,没一会,俄军士兵们就从防空洞中涌了出来,要捉拿他们几人。威尔见状急忙爬出战壕,他后面的奥军也跑了出来,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疯了似的往回跑,跑在队伍后面的几人被子弹追上了,其他人则十分幸运地回到了阵地,这次袭击使俄军们心惊胆战。
第二天早上伊万诺夫睡眼惺忪的起了床,他昨晚几乎不敢睡觉,生怕奥军小分队再次偷袭,不过他可不敢赖床,因为今早奥军会进行反攻,但这一次不同于上次,炮弹还没弄好,所以在下午4点之前无法指望炮兵,奥军的火炮在凶猛的吼叫着,一颗颗炮弹落在了土地上,把泥土翻了又翻,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弹坑,伊万诺夫看着阵地前的弹坑自言自语道:我好像知道无人区是怎么形成的了!接着奥军摸索着来到了距离俄军阵地500米处,随着冲锋哨的吹响,一场惨烈的战斗打响了。奥夫加虽然听见了冲锋哨声,但是他是一名侦察兵,大可不必像其他人那样拼死往前冲,他躺在一个还有余热的弹坑里,十分悠闲的点了一支烟,弹坑的余热把他的身体烘得暖暖的,这让他感到十分舒适,他想:要是没有战争的话,我现在应该躺在自家的院子里,悠闲的读着报纸吧!接着他把子弹从袋子里掏了出来,压进弹仓,他刚探出头来就有几把子弹打在他脸前的地上,掀起的泥土打在了他脸上,他急忙缩了回去,他十分恼怒,于是开始了“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