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江湖 43:当我意识到可能再也进步不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刀剑,亦有烟火气。—写给青春,以及未来的哲思。

01
两年前,我还觉得自己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现在,仅仅过了两年,却总感觉自己快到50岁了。突如其来的心境变化,有些不知所措。
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我们突然感觉“爱情这回事已经跟我们毫无瓜葛,心动再也不会出现在生活中”。—当然,已婚身份也不配再去追求爱情了。
在另外的一些人生时段,可能感觉“涨球技这回事,再也不是我们可以谈论的了”。不由得想要讥笑自己。因为2021年,我就写过一晌江湖 38:十年前,他们就说“自己已经老了”,说几位打球的大哥不过年长我十岁,就都这样没有追求。很多球友40、50岁时还开第二春,球技才猛进呢。
但是,昨晚的那一刹那,我分明觉得:我已经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再也不相信自己球技还能进步了。
昨晚去工作室前,骑着单车去拿面包。下了单车,有那么七八秒,我停住了,瞬间失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准备做什么。后来,在工作室,涛哥说我怎么看起来这么憔悴,不过十来天没见。
也不是最近发生了啥事,不过人也有可能突然变老。有时候问我一块球板的结构,竟然想不起来,还得查下自己的公众号。在这之前,我是具有超强记忆力的。甚至记得几乎过去十年打每一块板时,配了什么胶皮,我的感受,以及打的过程中发生了多少有趣的细节。
突然想起杜师所言,十年前,他还能全台单面拉。我当然水平不及他。但现在懒得侧身、懒得发力、懒得进攻,过于使用反手和防守;甚而每次打球总是发困,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毫无战术思路。深深觉得,年纪大了,一忙起来,确实精力不够用。
2012年,第一次参加市联通杯,杀入单打半决赛,当时还觉得光芒万丈的。因为,他们说,下一个冠军就是你。
不曾想,2012年当时水平分大概7.5分(比赛那会超常发挥),十年过去了,现在还迈不过10分的槛。如果是2012年的我,一定觉得广东2000分太容易达到了。但现在,分明觉得这辈子可能就徘徊在1900-2000之间了。

02
“白童说”(风水先生)说,去年你一直想做出改变,但时机未到,尝试的改变都没有成功。
是啊,如果他也是位球友,我一定拉着手唠嗑:你说得没错,去年每两个月,我就至少冒出一个换球板或胶皮的想法。我想转型,改成正反均衡型的,而不是旁人所说的穷人版陈玘、横板许昕。想打得更丰富,更有技巧性,更多靠技巧、手感、战略取胜。
但是,很不幸,对Vis之类外置的尝试,每一次都失败告终,回到吉村限量。都第6次尝试D05了,依旧留恋T05软弹而蓄力后的喷弹以及冲杀下旋的一击致命。
无论平日怎么试着转型,改变风格,到了比赛,到了刺刀见血的时候,还是爆发了本性。加转控制、全力正手搏杀的老模样。尽管深知目前的打法局限了自己,但似乎再也没有精力和可能去改变自己了。
前省队说,改动作已经不可能了,即便跟教练再学,也改不了了。前面的不合理都会复发。仅有的,不过是战术上和合理性的一些调整。
2021年的时候有阵子状态比较火,防守也上来了。打1900分的球友,觉得认真点,赢下来很轻松。去年年初,前国手大佬还跟我说,你按照我说的调整,目前的水平涨到2100非常容易。但去年下半年开始,却觉得高分于我,已然镜花水月。年纪一大,精力受限,先保证睡得够再说(何况,阳康后还不容易睡着...)。
提升、突破是每个人的渴望。但也许有些时候,接受现实,平静接受自己的自然退化和演变,也是一种成熟的美吧。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 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