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有一个地下石林,可以坐船的地下溶洞,阿庐古洞

我的偶像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徒步第一人:余纯顺,另一个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余纯顺孤身穿越罗布泊,这个我实在做不到,那就只剩下了一个心愿,就是走遍徐霞客走过的路。而阿庐古洞正是徐霞客曾经来过的……

老规矩,先看下游览图,做到心里有数。好么,这歪七扭八的,简直就是一座地下长城啊!和九乡溶洞一样,单行游览,到出口后坐游览车返回入口那。当然如果你不是自驾的,那倒也不是非要回到入口那的,我必须要回去,我车停那呢;

感觉很奇怪的一点就是,阿庐古洞里面建设的很好,但大门非常简陋,我开车路过2回都没看见,后来下车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要从摆了一堆地摊的集市穿过去才到,好么,这要不是当地人,根本找不到入口。这跟现在很多景点把大门做得气势恢宏,其实里面也就那样背道而驰啊!良心景区,赞一个!

国家AAAA级景区,够低调的。从景区大门到阿庐古洞入口,被建设成了一个小小的公园,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虽然不大,但建设的很用心,一路走过去感觉很棒,比那种从入口到门口必须要坐游览车的景区良心太多了;

站在风雨桥上,桥下的小溪水流喘急,据说就是地下河的水,但为什么那么浑浊呢?

看看这山上的大标语,云南第一洞,啧啧啧,这口气大的,说心里话,第一谈不上,前三估计可以有它;

进洞前的徐霞客广场上的徐霞客铜像。徐霞客,我的两个偶像之一。我的偶像,一个是中国徒步第一人余纯顺(还是我的老乡),另一个就是徐霞客了,非常佩服他们这种走遍天下的气势。必须跟我的偶像合个影的。唉!发际线越来越高了……

好啦!到阿庐溶洞入口啦!打卡打卡!

这是谁想的创意呀?用投影仪打到洞顶上的蝴蝶,我一开始还以为是真的蝴蝶呢,太逼真了!

各种彩色的灯光,几乎就是国内溶洞的标配,我想,几百年前的大明朝,照明基本靠火把的时代,徐霞客独自一人走这样的溶洞,他到底害怕不害怕?反正要是让我一个人走,灯火辉煌的我都心里有点发怵,更别说黑灯瞎火的明代了;

这叫“女娲补天”!真能编故事啊!说是洞顶如天边的五彩云霞(这五彩不就是你灯光打出来的么),连成一体的石柱受重力作用与洞顶分离,像女娲补天时支撑四极的神柱,故得名;

哇欧!这一条条的,像不像东北冬天屋檐下结的冰凌?

这个很奇特,就像一头鲸鱼冲出水面张开了嘴,大自然太神奇了!

继续往前走,这里的景观相比九乡溶洞而言,缺少了九乡的大气磅礴,却多了一分小巧和精致,连石笋都是小小的一个个的;

哈哈!这个有意思,这叫“天然剧场”,是自然形成的,看,像不像剧场的舞台?看这两边的幕布徐徐拉开,演出开始啦!

这叫“古林明月”,看看说明:“洞顶石钟乳紧密排列,多为1-1.5米长,犹如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在众多密集的石钟乳中间有一块未被溶蚀的洞顶基岩,很像一轮不方不圆的明月徘徊森林之间,由于位于泸源洞出口,石钟乳之间透露着淡淡的光亮,令人翩翩联想,古林明月由此得名”。反正我研究了半天,“古林”我看出来了,“明月”没看出来;

水帘瀑布,阿庐古洞的地下水特别丰富,已经形成了一条地下河,相比较,九乡溶洞的地下水,只能算是小溪了;

玉柱洞,这个洞里的石钟乳,比之前的都要大很多,形成了一条条玉柱从天而降;

啦啦啦!终于到地下河啦!从这里下去坐船游览地下河!费用包括在门票里啦!不需要再单独买船票,这点很赞!

疫情还没结束,所以一艘船只坐一半人就开船了,坐的松快,拍照啥的也就方便,出来玩最烦人挤人了。阿庐古洞的地下水,已经形成了一个地下湖泊,用自拍杆大概测了一下,不是很深,航道估计也就一米多深,中间最深处根据自拍杆在水里的折射推断,也就在2米左右,但水质特别好,几乎是清澈见底,可是没见到有什么鱼,可能这就是水至清则无鱼吧;

水洞深处,居然还有一尊佛像,还有人上供,那只能是里面的工作人员了。阿庐古洞的水系七转八弯犹如迷宫一般,如果自己划船,肯定迷路,但阿庐古洞的水系是完全纯天然的,不像燕子洞是靠人工筑坝拦水而成的;

看这水面上突出的钟乳石,还有顶上下坠的石钟乳,这要不熟悉的,不是船撞石头就是头撞石头,哈哈哈

定海神针!哈哈哈!

下了船,基本就已经逛完了一半,继续逛剩下的一半,阿庐古洞的休息大厅,也比九乡的小很多,如果说九乡溶洞的厅是大礼堂,那么阿庐古洞的厅就是小客厅。在这里还能品茶,据说就是用溶洞里的矿泉水煮的茶,没敢尝试,也就不知道是啥味了;

这是一张有配乐的照片!我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心里默默的就响起了《西游记》的主题音乐。这不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么?这灯光配的,绝了!不过它是有正式名称的哦!它叫擎天玉柱,看看它是怎么形成的:石笋和石钟乳分别不断生长,最后连接形成的柱状称之为“石柱”,简单的说就是上下一起往中间长,最后连在了一起。石柱高8米,直径0.3米,从地上直撑洞顶,粗细均匀,形似一根“擎天玉柱”,全国都极为罕见!

我的单反没有广角镜头,我的28-300镜头,最大视角也就70多度,所以,很难拍出溶洞的穹顶,好在有了狗7,才能把洞顶的壮观给拍下来,看看这洞顶,就好像是大爆炸的产物,太壮观了;

这张照片,我想起名叫“滴水穿石”,绝对贴切。这个洞就是洞顶上的水滴常年累月滴在同一个地方滴出来的,小小的水滴积聚起来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唐僧师徒”,像不像?谁是唐僧?谁是悟空?谁是八戒?谁又是沙僧?研究了半天没看出来谁是谁;

九龙入海!就是九条钟乳石柱上通洞顶,下沉水底,犹如九条巨龙从水底腾空而起,气势蔚为壮观!

九龙入海!就是九条钟乳石柱上通洞顶,下沉水底,犹如九条巨龙从水底腾空而起,气势蔚为壮观!

来近距离看看这个水滴,知道么,石笋可都是这么一滴一滴的滴出来的哦!大自然真是神奇!

阿庐古洞其实是由一大一小两个溶洞组成的,走到九龙入海就已经是到了大溶洞的尽头,得出来,走一段山路再进入下一个溶洞,奇怪的是,两个溶洞之间的山路,仅仅只有大概500米的距离,走路也只有十几分钟,而且没有爬升,一点都不累,景区却装了一个缆车,短短的几百米,几分钟就到了,真不明白这里装缆车有啥意义呢?

进入第二个溶洞,和之前的大溶洞风格不同,这边的钟乳石没有那么大气磅礴,却多了一份精致小巧;

这叫阿庐洞房,其实就是石钟乳包围着的一个空间,就好像是洞房一样,景区还在里面装了一盏红灯衬托气氛,我没感觉到有结婚的喜庆气氛,反而觉得有点渗人……

其实很多景观都是靠灯光衬托的,比如这个,蓝色灯光从下往上打出来,立马就给人一种深海幽蓝的感觉,就好像是直接通到了地球内部一样,但如果没有了蓝色的灯光,其实就是一个水坑而已;

一块大石板斜靠着,知道给起了一个什么名字了吗?叫“石盾过江”!哈哈哈!我觉得叫“冲浪”可能更合适;

看了牌子,这叫“天造神物”,说是有三个造型奇特的钟乳石,其形态似是大自然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向人类阐述生命的起源,具体什么是起源,公共场合不能明说,大家自己体会,反正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看来我还是一个很纯洁的孩子,哈哈哈!

这边的地下水没有之前那个溶洞的规模宏大,如果说之前那个是河,那么这边的就是瀑布;

不知道是谁在一个钟乳石顶上放了一个石灯笼,在蓝色灯光的照耀下,顿时有一种寂静幽远 佛光澄澈古寺的感觉……

地下水从洞顶上哗哗的流下,落在下面的水潭里,形成了一道不算大的瀑布,水流清澈,水声动听,千百年来它一直默默的流淌着,它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而我们人类只是匆匆过客而已;

走过瀑布没多远,眼前猛然一亮,终于走出了阿庐古洞,不过,这出口也太寒酸了吧?由于阿庐古洞不能走回头路,所以,只能出来后坐景区的电瓶车从出口回到入口去取车了;

阿庐古洞的门票是我见过的设计最特别的,不不不,应该说,阿庐古洞的门票设计是与实物最不相符的,明明是一个大自然遗迹,却用一个美女的工笔头像做设计,而且还特别突出了红嘴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卖口红的呢,哈哈哈!

来来来,跟着秋哥的镜头一起坐船游阿庐古洞地下世界!
写在最后:
云南的溶洞我去过4个,九乡溶洞、阿庐古洞、燕子洞和凤凰谷,说心里话,四个各有千秋,都各自有自己的特色,谈不上谁最好。不过,阿庐古洞有个其他都不具备的特色,就是它的地下河是可以坐船游览的,燕子洞虽然也可以坐船,但地下河景色比阿庐古洞的地下河差远了,所以,阿庐古洞誉为“云南第一洞”真不是浪得虚名的,我为我开始的评论道歉,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