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焦虑的新局面之一,是中新关系更紧密,新加坡摆正位置
全世界都佩服新加坡的外交。这个华裔占据大多数人口的国家,新加坡用它的国际地位,把“小国无外交”纠正为“弱国无外交”,并向全世界展现了“小国大外交”的典范。
当然,新加坡之所以会有这样很高的国际地位,首先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口位置,可以扼守马六甲海峡。
但实际上,对于这样一个面积仅有733平方公里、人口540多万的城市型弹丸小国来说,哪有能力扼守马六甲海峡呢?
而同处于马六甲海峡两岸的印尼和马来西亚,其国际地位显然低于新加坡。
因此,新加坡的成就,根本原因是“新加坡文化与新加坡智慧”。因为新加坡的文化,基于中华文明,但却融合了穆斯林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一个最新型的综合文化体国家。
居于这样的文化基础上,新加坡是一个既保持传统又很开放的社会。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现代文明。
因此,新加坡的外交,是一个内敛与开放并存的外交,是灵活外交,是利益最大化、安全最大化外交。可以这样说,新加坡外交,是全世界最能审时度势的外交。
正是因为如此,过去的新加坡,虽然情感上对中华文明有亲近感,但并非对中国有天生的亲近感。不仅在大陆与台湾之间总体上走中间路线,也在中国与美国之间搞平衡。但无论其怎么做,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确保新加坡的安全和利益。
在这样的外交原则指导下,过去的新加坡其实更加亲美,甚至还有反华举动。我就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樟宜军事基地。新加坡当年为了满足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以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目标,在美国海军1992年从菲律宾苏比克湾撤走后,就把美军第七舰队后勤司令部迁到新加坡不说,为了保障好美国航空母舰,2000年时还特地为美军航母量身打造了深水码头。实际上,马六甲海峡没有他国军事存在是最安全的,美军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不安全隐患。
第二个,瓜达尔港。就在新加坡把美军引入樟宜基地之后,中国意识到了危险,决定开辟中巴经济走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绕开马六甲海峡。2001年中国准备开发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签署了项目的一期工程融资协议以后,新加坡竟然采取秘密手段夺去了经营权。但新加坡在缴纳了部分租金以后,竟然一铲一锄都不动。原来,新加坡的目的绝非要开发瓜达尔港,而是不让中国开发,阻挠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确保中国的船只全部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但在中国经济2010年开始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之后,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明显升温,与美国开始逐渐拉开距离,并放弃了瓜达尔港的经营权。
现在,新加坡这个中美等距离关系似乎又在向着中国方面倾斜了。12月24日,王毅外长应约同新加坡外长维文通电话。他们说了很多,有一句话很重要——维文外长说,“新加坡愿本着兄弟情谊,同中方加强团结合作。”
这种话在过去几十年的中新关系中,新加坡方面从未说过。什么是兄弟情谊?这就是同门同根的中华兄弟情谊。
美日两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累计花费上万亿美元构筑和维护了封锁中国的第一、第二岛链,最基本的战略规划,就是要把中国的出海通道挤到马六甲海峡来,以便于美国到时候一剑封喉。因此还在新加坡驻军,驻舰队,驻空军。
现在,新加坡与中国如此走近,美国怎能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