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笔记】无形资产
写在最前面:这只是个人进行系统的会计学习后,按照自我的理解编制的会计笔记。因为本人属于半路出家学习会计,因此缺乏适当的交流。本人深知闭门造车是不合理的,因此写下笔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大家进行交流,同时也是个人进行思维整理的过程。如笔记有错误之处,希望能够给予指正,万分感谢。

无形资产也是企业长期资产的一种,在会计上,无形资产的处理与固定资产很类似,所以这一章其实新的内容并不多。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具有实物形态;具有可辨认性;非货币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商誉属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其不能脱离其附属物独立存在,因此商誉严格上来讲并不具有可辨认性,所以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与固定资产类似,无形资产的取得也可分为外购、自建(内部研究开发)、其他方式。
外购的无形资产牢记“价税费”口诀即可。超出信用条件的同样要做融资处理,与分期购买固定资产的操作手法一致。

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与集体,因此企业与个人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这一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分类为不同的资产。
如果土地能够单独核算(即可与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区分,并拥有单独的价值),则应当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入账;反之,则应当与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一同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
在出售土地使用权时,则要看卖家的身份来进行判断,如果卖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使用权同地上建筑物一样属于企业的存货,应当作为存货入账;其余企业出售或出租土地使用权,应当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入账。
内部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内部开发与固定资产有类似的地方,差别在于固定资产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汇集成本,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无形资产不同,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性,即无实物形态,所以无形资产的研发具有风险性,在研究阶段,会计上认为这一无形资产产生的概率并不大,盲目地计入成本不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假设,因此应当计入费用,作为企业冒险行为的付出。当无形资产进入开发阶段,会计上认为这一阶段的无形资产很有可能在后续形成企业的一种长期资产,因此,应当将这一部分的成本支出全额计入成本,后续转入无形资产的成本计量中。
无形资产的内部研发,在会计上应当计入同一个一级科目“研发支出”,下设两个二级科目:“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分别代表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后续费用化支出在期末转入“管理费用”,资本化支出在无形资产研发成功后转入“无形资产”。
其他方式进入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等。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量的磨损,所以与固定资产一致,给无形资产的后续损耗定义为摊销,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在整个寿命期限内均匀摊销。与固定资产不同的是,无形资产的摊销通常在取得无形资产的当月就开始进行,在无形资产减少的当月停止摊销行为。同时,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有些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无限的,对于这类无形资产,并不需要做摊销处理,但在每一期期末都需要对这一种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查看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对这一种无形资产寿命的检查也需要每一期期末都做。

无形资产的处置
无形资产的处置分为出售、出租、报废三种,分别的会计处理:1、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应当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结转,同时将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2、出租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与存货的结转类似,对出租费用用“其他业务收入”反映,同时将无形资产的摊销计入“其他业务成本”;3、报废的无形资产,应当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结转,同时计入“营业外支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