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步枪加个栓:皮珀M1888
玩过战地1的应该都知道皮珀转轮卡宾枪:

来自比利时列日的枪匠亨利·皮珀(Henri Pieper)的发明绝非止步于此。在转轮卡宾枪之前,他还设计过一种采用轮式弹仓、带有击锤的栓动步枪——M1888,乍一看就像“转轮步枪加个栓”。

从1885年起,比利时为了紧跟时代、换掉落后的康布莱恩(Comblain)单发后装步枪,向世界招标栓动连发步枪(弹仓步枪),后来还选定了7.65x53mm无烟火药步枪弹作为未来的制式弹药。在提交给比利时军方测试的样枪中,有许多有趣的设计,就比如皮珀M1888。

基本参数如下:

皮珀M1888使用两段式枪托,握持处带有手枪握把形状的突起,机匣侧面和弹仓裸露在外,左侧有皮珀的签名以及枪号。

M1888采用了旋转后拉式枪栓,枪栓后端有四道断面螺纹充当闭锁突笋,与机匣内的开槽相配合。这种设计在美国的伯顿M1871步枪上也出现过,闭锁强度并不高,带有一股浓浓的黑火药时代的设计气息。

还有一个特征你估计已经察觉了:它的枪栓后端有一个击锤,拉开枪栓的同时就会扳倒击锤、完成待击;击锤再通过撞击击针实现击发。这或许是受到了雷明顿-基恩步枪(Remington-Keene)的启发,再加上轮式弹仓,看起来些许有点“转轮步枪加个栓”的意思。

此外,皮珀M1888采用的轮式弹仓(也叫旋转弹仓、蜗式弹仓)也比较少见。弹仓大体为圆筒状,中心有个弹簧驱动的链轮。压入子弹时,子弹会在链轮周围围成一圈、卡入凹槽中;在弹簧的形变作用下,链轮反向旋转、将子弹转到顶部,使其被向前复位的枪栓拾起、推入膛室内击发。

M1888的弹仓容量为6发,可以使用桥夹从顶部装填。这种轮式弹仓也在同时期的许多实验枪或运动枪上出现过,如德斯特(Durst)、斯皮塔尔斯基(Špitálský)、曼利夏-舍瑙尔(Mannlicher–Schönauer)、布雷克(Blake)、施密特(Schmidt)、萨维奇(Savage)等,但从来没有成为过主流。
此外,皮珀M1888机匣顶部还有个饱含时代特色的弹仓隔断器:呈拨片状,可以锁住弹仓,阻止其供弹。这样的话,就可以当作“单打一”步枪来用,每次击发后需要手动塞子弹,是节省弹药的一种做法。

枪栓后端还有个凹槽,如果枪栓卡住了,就可以使用子弹的底缘把枪机拉出来。

这个设计在大名鼎鼎的毛瑟步枪上也有应用。

皮珀M1888还有个有趣的特征,它的枪口有一个枪管套筒,只不过和枪管箍连为一体,准星和刺刀座也坐落在这个复杂的零件上。

在比利时的测试中,皮珀M1888展现了一些问题,如两段式枪托强度不够容易断裂、轮式弹仓结构太复杂、带有击锤的枪栓系统复杂且不可靠、准星和刺刀座同处一个零件会影响瞄准精度等,遂被拒绝。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皮珀改进出了“皮珀II型”,它使用盒式弹仓,发射7.65mm无烟火药步枪弹,换用了一体式的直托增加强度:握持处没有手枪握把形状的突起,和莫辛-纳甘、卡尔卡诺的枪托形似。下图中倒数第二支就是皮珀II型:

II型的准星也改动到了枪管上,刺刀座被取消了,可能改用了“插座式刺刀”,安装在枪管上,就像莫辛-纳甘的一样:

除了在比利时测试外,皮珀还曾将他的步枪提交给荷兰战争部长展示测试,但是未能取得任何成功。最终,比利时采用了毛瑟系统的M1889,荷兰则采用了曼利夏/G88系统的M1895。
关注老枪备忘录,了解那些被遗忘的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