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性别刻板印象系列(四):性别刻板印象的强化

2020-06-07 20:32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父母在养育和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即便不刻意地购买特定性别的物品给孩子,但还是会在孩子表现出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时给予更积极的评价,这会让人学会性别定性的观念。

媒体意象也会强化男性和女性的刻板期望,比如电视中出现的女性是照顾者的角色,男性是专家的角色,比如海报中呈现男性上半身、呈现女性的整个身体,无形中形成以服饰和体态来评估女性的趋势

词汇也强化了性别刻板期望。符合性别刻板期望的特征我们会抽象的词汇描述,而反刻板印象的则往往以具体的词描述,如“他很聪明”和“她在测试中表现的很好”。抽象的描述蕴含着“这个人的特征是稳定的”,而具体的描述则传递出人的行为是情境性、临时的(Wigboldus等,2000)。

不止是语言会强化性别刻板印象,非语言沟通也会增强性别刻板印象:男性更多是扩张的姿势,女性多是收缩的姿势。扩张的姿势和占有、高权力相关,收缩的姿势和服从、低权力相关。姿势不仅影响了他人感知自己,也会影响自我感知(Carney等,2010)。

情绪表达也会强化性别刻板期望。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倾向于拥有相似的情感经验,但是,男女性交流情绪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男性表现的负性情绪几乎都是愤怒,女性的负性情绪多是悲伤,而愤怒多是和能力行为有关的情绪,悲伤是与情境缺乏控制有关的情绪Plant等,2000)。一些父母也会给孩子传递女孩表达悲伤,男孩表达愤怒的性别刻板印象式的情绪标签(Van der Pol等,2015)。

来源:Ellemers, N. (2018). Gender stereotyp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9, 275-298.


性别刻板印象系列(四):性别刻板印象的强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