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意志的体现



每个人其实都是有意志的,这种意志随着人诞生以后,通过自己以及社会的影响,两方面共同形成。
小说正是将这种意志体现出来的最好的表现形式,但什么是意志的变化呢?这就要寻找意志的根本,就要从意识出发。
人开始诞生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只有潜意识,或者说作为一个生物体,它具有最基本的想要活下去的意识,在睁开眼的那一刹那,他就已经开始做好了与认识整个世界的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他会深刻对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形成一定的脑回路,确切的说形成一定的意识与意志,另一方面他会受到外界特别是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意义,再长大这这两个方面都会随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以说人这一辈子都是在认识自己和认识外界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长大的,直到一个人拥有固定的意识形态,从而限制他的认知为止,这时候人的认识就达到了巅峰,意志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甚至主导了自己的认识。
这里就不多纠结认识与意识之间的关联,我们单从意识角度来出发。
人的意志首先就人本身而言,它具有多个方面的要求,根据所提到的需求理论,人的意志出发是基于需求出发的,而人的需求又是马斯洛5个需求,生理需求,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他们每一个都是包含着一定内容的,每个人对安全这个定义抱都有不同的认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人,他身处和平的国家,又身居高位,身边很聚集着很多人,这些人实力高强,护卫在他的左右,而且平时无论是居住的地方还是工作的地方,都有非常好的保护措施,可以说安全在他而言几乎没有任何顾虑,这个情况下,他对安全方面的意志需求可能是相对非常小的,但是呢,假设某一天,有一伙强盗盯上了他,不但想获得他的财产,还想杀了他,而且这伙强盗对他所有安全措施都进行了一番研究,对他的居住地,还有包括他日常的行为都了若指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出动了,打破了这个人所有安全的保障,打败了他那些高强的护卫,破坏了所有监控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用尖锐的利器刺破了所有防卫的器具,直接把他从居所里抓了出来,逼问他所有的金钱,要他的命,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安全的需求是破天荒的成为了最大,意志体现就是需求最大的安全,让处境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变化的点就是安全从一个最高值变成了一个最低值,这种巨大幅度的变化促使了意志的产生,一直希望扭转这个巨大的差值,达到一定的程度,最起码能达到安全线以上,当然能回到原先的地方最好。从而就推动了事情的发展。
从上头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得到,因为5个需求中的某一个或两个需求产生了变化,而且是跨度相当大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想改变的强烈意志,而意志推动人又去想将这种变化修改回来,随之而来的是后续不断的有各种各样围绕需求的变化,故事就更好地得到了发展。
这里头需要讨论的是5个需求的变化,有些时候我们通过一些事例,看不出5个需求的变化,比如我举一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几乎大大部分人都读过,这里只有自己对父亲前后之间观念的变化,在火车站,意识里父亲非常笨拙,又不会说话,总是让自己觉得丢人,到后来看到他买橘子的背影,终于感到了那份父爱,这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意志的体现,但其中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这里描写都是从我自己个人意识出发的,我个人意识是什么?就是认为人应该说话比较通畅得体,办事比较利索干净,起码不至于丢人,最根本的就是这个丢人,也就是说没有达到正常或者超越普通人的社会行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主角脑海里首先有一套标准的社会行为,这是我刚才提到的正常或超越普通人的社会行为,而父亲在我面前的表现却极大的拉低了这种行为,造成了意识上的极大偏差,别人的行为举动让自己本来拥有的意识发生了改变,这时候人的反应也产生了变化,那么对应我们刚才说的5个需求中的哪个需求呢?其中一个答案是自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自尊的需求,这种自尊不仅得益于自己,而且还辐射到自己周围的社会关系,需求包括自己体现出来的社会行为能够得到别人尊重,同时自己的附属品,这里就是我父亲也得同样达到一定的社会规范,同样能获得社会的尊重,父亲因为他的行为并没有得到自己意识中所谓的社会尊重,甚至可以说极大拉低了它的下限。那么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往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抑制变化呢?作者会不会因此会嫌弃父亲或者主动远离父亲,可是后来呢,我没有看到父亲将橘子递到自己面前,还对自己反复叮嘱,感受了到其中浓浓的父爱,这种父亲爱是属于感情中的,就是上面5种需求中的感情需求,于是乎对刚才的所谓社会尊重的需求就被转换了。需求同时被填满,意志变化也就不存在,而且而且产生联想到以前自己父亲对自己的种种举动,又不断增强了这种父爱的程度,所谓的社会尊重变化,在这种父爱供给之下完全不值一提,
所以说我们觉得背影这个短片是10分有水平的,原因就在于,他将两种不同的需求进行了置换,放大了后一种需求,使得整个文章的层次就上了一层。主角的意志是有变化的,如果说父亲那种递橘子以及反复嘱托的表现没有表现出来,那么可能他的这个尊重被拉低产生的意志就真的呈现出来。有这就教会我们写文章,有时候你不把东西表现出来,一切尽在不言中,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通过上述案例以及我们观察其中意识的变化,可以分析更多的内容,比如,人与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于这5种需求都是不同的,比如我们现在社会,生理和安全需求其实真的不算是很大,很多人更多的会在于情感和尊重方面的需求,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于自我实现有很大的追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都市玄幻小说,开始采用的就是将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还有一点就是意识变化的体现,体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内在的,一种是外部体现出来的,就拿感情需求分析,内在的感情,是我们自通过自己本体对外界事物产生的,可以是长时间,也可以是偶尔短时间,也可以是深厚的,也可以是淡薄的,比如我们喜欢可爱的动物,我们希望可爱的动物能够活得更久,能够更长时间的待在自己身边,更更加明显的就是生理需求所体现出来的意识,比如饥饿,比如伤痛,比如五官感受的变化,直接作用于人体本身,另一种则是外部体现出来。
与外部交流塑造出来的意识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体现出来,作用于我们自身的,与我们自身也有十分贴切的表现,比如我们在使用一个东西的时候,它的剂量产生了变化,而我们个体作为形成社会意识中的产物的意识流,产生使用物品有一个极大的约束,例如我的牙膏不多了,这时候我用牙膏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注重牙膏的量,买牙膏需要钱,而自己又不富裕,必须得珍惜一点一滴的钱,而刷牙又是为了将牙齿洗刷干净,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和维持口腔卫生,由外对内进行的一种作用的行为,维持形象的这种方式是社会教的,所以是通过社会形成的意识作用于自身。
还有一种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体,人与事情,以及人与其他之间形成的社会意识流,它的变化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其中有就包括情感的变化,人类对情感都是有一种寄托以及反馈的表现,有些人对感情仅仅是寄托单方向的,社会一种固定的人或事物的表现,或者是各种体现产生的寄托感,通过寄托将自己的愿望或者自我实现的或者尊重体现在上头,而这种感情如果产生变化,也会反馈在自己身上,另外就是伴侣之间情感的变化,伴侣之间更多的就是反馈,通过彼此互相帮助,互相接触,产生外部互相融洽互相契合,内部提升感受这样的表现形式来产生来固化意识,一旦产生变化,我们本体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及表现。这方面有复杂的变化,我们以后会慢慢详述。
回到刚才我们举的例子背影,背影里,主角对父亲种种笨拙表现所产生的丢人的心理变化,就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的寄托,社会中正常人的行为规范所形成的标准,用这个来形成意识,去规范周围所有的一切,特别是自己亲近的人,简而言之形成了一套做人的标准,这套做人的标准里,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是不是应该穿着打扮得体?行为利索,说话严密,种种非常符合理想中的大人物的形象,保持这种人物形象,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有助于人际关系的交流,这里就牵扯到如何在社会中交流的另外的一个话题,它涉及到人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又是复杂的,情感自尊与自我追求的结合体,除了形象,还有地位,权利,交易等等,涉及到社会本身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社会规范。而且他是随着个人在心目中的地位不同而重量不同,父亲对自己的情感显然比那份社会尊重要强很多,因为父亲对自己的情感是有时间跨度的,而那份社会尊重只是在社会场合里才有用,就是说他的无论是出场时间还是彼此之间维系的效用都是相差很多。所以感情的轻重,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考量的,而且感情的维系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一点在在以后的小说核心中也会讲到其中的核内容。
讲了这么多,那我们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意志是由意识变化产生的,那么我们该思考一下如何利用5个需求来塑造自己的意识,首先这5个需求是比较深层次的,不容易看得清楚,相对来说比较清楚的就是自我意识,这方面比较容易,属于人本身最容易注意到的,也是离自己意识最近的,但是它的作用层次效果不如复杂的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则包含的就比较多了,特别是社会意识中的情感尊重和自我追求,他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的交际中以及碰撞中产生非常多的变化,举个例子,常看到都市小说中要开什么家族大会,这个家族大会就是一种社会意识碰撞最能体现的方式,可以看到你家族中某些人对主角冷言冷语冷嘲热讽,这是一种尊重的极大拉低,其中具体的话就包括很多,没有钱没有权,形象不好,处理一些事情做的不妥妥当,就是我前头提到的那种尊重,而且其自我实现比较离谱,比如说想成为XX最有钱最有权的,让这些鄙视自己的人只能仰视这样的目标,还有情感方面也随着没有钱权力量等方面从而丧失,比如退婚,或者直接当面绿了.
此外,还有一种意识的感知则是寄托在对方的意识身上,这种意识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或者是单独个人具有的,它可以直接存在在社会中,比如很多道德方面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规范方面,例如墨守成规的规定,古老的传言,日常生活的规范,他的规定,权力的影射,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等等,他们是随着社会成长而形成的一种已经存在的社会规范意识,这种意识是随着主人公不断适应社会而逐渐察觉的,并且在生活中也影响着主角,他们像锁链条一样,将主角牢牢的禁锢住,如果塑造好的话,我们就会感受到这种社会的压制,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意志的突破,想要打破这种固有的社会意识。
意识是一种非常讲究的话题,我们通过小说开始不断布局,让我们的主人公具有各种各样的意识,以及他在环境或者是时间的变动下,产生的一种思想活动,在这种思想活动下,他的意志可能就已经具有,只是暂时没有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然后通过发生的过程中,将我们前头5个需求的变化将其改变或者极大程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可以去适当用各种外界的变量,比如金手指,或者从天而降的宝物,意外的助力等等途径,将这种巨大的变化一下子拉回原点,或者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让主人公获得更多的东西,就是将这种需求不单比原来要强出数倍,而且还需要扩大,这样的话我们就完成了这么一个过程,也就是小说创作中想要实现的过程。
我们在小说写作过程中,他要体现主人公意识的意识,也要体现他的对手的意识,两种意识的冲击才能让剧情更加的精彩,而想要将这种意识更好的体现出来,就要要求我们在构思社会进行铺垫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把我们这些意识都给塑造出来,从最简单的自我意识出发,到互相连接的意识,社会意识,他们都是需要有支撑的,这些支撑从自身的感知出发,通过感知由内到外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层层逐渐的叠加起来,我们可以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将这些感知逐渐的丰富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突破,突现主人公的意志,从而在意志的推动过程中推动自己的剧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