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决定成败,识人是老板的必备素质!看任正非是怎么识人用人的

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金庸和马云是忘年交,当年马云请金庸来杭州做客,临别前请金庸写赠言,金庸稍加思忖就写了一句话:
善用人才为大领袖之要旨,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
通过后来的结果看,马云确实把这句话奉为圭臬了,阿里巴巴的人才队伍是公认的强悍。
从古至今,做事业都需要懂得识人用人,在这方面,老板要做能用韩信、张良的刘邦,而不能做英雄无敌的项羽。在43岁创办华为的时候,任正非就意识到他必须做一个能够凝聚千军万马的组织者,由此才能摸到时代的脚。
对于人才,特别是对知识型人才,任正非是非常重视的。创业之初,他多次去人才市场吆喝招聘,据说还给应聘的大学生提前送路费。另外国内高校也是任正非“扫荡”人才的地方,光是一个华中理工大学,就给华为贡献了郭平、郑宝用、孟晚舟、彭中阳等杰出人才。
华为创业初期,有的大学理工毕业班甚至是有被华为的HR整体“打包”的情况。
当然,人才也不是越多越好,也可以说不是人才水平越高越好。对此,任正非想得很明白,他表示人才不是华为公司最大的财富,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才是华为最大的财富。
实际上,在华为困难时期,一流的人才也鲜有愿意加入的,后来加入的一流人才好多也是纷纷另谋高就了。从某种程度上,华为是由一群二流、三流的人才创造出来的企业。
老板核心三件事,带队伍、建班子、定战略,其中带队伍是最紧迫和最基本的,你要想清楚你要、你能找来一些什么人,然后你要从中选出什么人来辅佐你管理团队,所以,带队伍和建班子是一体的。
用人决定成败,同样一个任务,你是交给一个品质和能力不行的人,还是交给一个才德兼备的人,结果是绝对不一样的。
华为现在有三大业务线,核心管理团队是27个人(董事会17人,监事会10人),其中既有早期的创业元老,也有后来加入的行业精英。

我们说用人决定成败,其实也可以说是干部决定成败,因为是他们代表你去行使权力,做管理公司,去完成战略目标。
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老板身边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班底才行啊。
但这个班底到底该怎么去建立呢,这就需要老板去琢磨人,思考哪个人可以用,应该放到什么位置上,怎么去用。
不知道你是怎么去想去做的,反正任正非有他的方法论。
任正非强调,“干部的个人品德、素质是企业进步的最重要的要素”。
为此,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要对公司的人员进行识别、判断、考验和筛选,以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这里多说一句,其实任正非用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他很喜欢年轻有冲劲的员工,我们看他近两年的讲话,天才少年、干部年轻化、一线英雄要“火线提拔”等表述经常看到。
什么样的老板带什么样的队伍,任正非这样的老板带出来的队伍自然是嗷嗷叫的狼群。
具体来说,任正非用人的要求有:看人品,重实绩,竞争择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与敬业精神,没有干劲的人不能进入高层;会做人,也要会做事,要有领导的艺术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其中有一条是我们重点要说的,“干部一定要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胸怀、气质。要受得了委屈,特别是做了好事,还受冤枉的委屈。”
什么意思呢,这其实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个用人理念——苦之以验其志!
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论人》,原文是,“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不用字字句句去研究,你只需要知道它的内涵是通过种种境遇和刺激去观察这个人的反应、反馈就行了。
由此,你就可以对这个人能不能重要形成基本的判断。

而任正非极为重视的一条就是干部能吃苦的素质,他自己就是从苦中走过来的,小时候是穷苦,长大后是困苦,创业时候是艰苦,有人是在糖水中泡大的,任正非可谓是是在苦水中成长起来的。
一个“苦”字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和锻炼,任正非经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就是说人的心志能力是从困苦、痛苦中得来的,任正非如果不是吃了那么多苦,他的智慧、格局和能力未必会有这么高。
“华为创建之初,每月工资200多元,后来升到300多元,还要拼命努力,许多人累垮了身体,看着人家轻松地倒买倒卖就可以舒适生活,勤劳的人有何感想?”
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感,任正非和他的核心团队是坚持不下来的。比如毛生江在1996年被从市场部总裁位子赶到了山东代表处,人生大起大落,如果他没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胸怀、气质,受不得委屈,忍受不了能上能下的组织机制变革,他早就一走了之了。
虽说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可谁能熬得住被火烧的痛苦?
诸葛亮曾说为将者要“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这个“忍”就是坚忍之意,如果人的心胸太小,不能容人容事容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担当不了大任的。
商场如战场,这个比喻的内涵是人在其中必然要接受压力的检验,有的人很聪明,也有才能,但他的抗压能力和意志力却不过关,这样的人一般都做不了管理工作。
因为,管理的根本是责任,是扛事,是抗压,是经受委屈和痛苦,不然你凭什么做老大?
没有抗压素质的人往往经不得逆境和挫折,意志力薄弱的人往往受不了委屈,耐不住寂寞,没有战略耐性。这在面临一些重大考验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推卸责任、逃避的倾向。
华为某前副总裁说当年任正非管理他,经常给他很高的任务和目标,逼得他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现在任正非也是如此,他的用人理念是把优秀人才先放在艰苦地区去磨砺,等人才快速成长起来,华为的人才梯队就日益完善了,华为由此也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
“华为公司的管理,只要实用,不要优中选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要头脑清醒,方向正确,踏踏实实,专心致志,努力实践,与大洪流融入到一起,必将在这个变革中,获得进步与收获。”
任正非识人用人跟培训机构所讲不一样,他看得是根本,而不是纸上谈兵,华为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任正非用人得力是根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