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洛阳园林 董氏东园

2022-10-08 05:28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的主人是家财雄厚的董俨。董俨(955——1008),字望之,河南洛阳人。二品大员董俨贪得无厌、人品极差,是个小人。

董俨认为在地方做封疆大吏一个可以捞实惠,一个还不容易御史们咬上。机会来了,“天府之国”的益州知州的位置空了。自己不好意思去皇帝面前要益州知州,董俨思来想去就想到了做过西川转运使的黄观。董俨让亲家知杂御史王济去求黄观在皇上面前推荐自己填这个缺。王济见到黄观后,特别提醒黄观,董俨很不靠谱,不要推荐他。可悲的董俨,亲家都不替自己说话。真宗是个厚道人不愿意给董俨难堪,便任命董俨去青州任知州。但董俨认为,自己被权臣小人黄观陷害了,还想让皇帝改变主意。皇上怒了,你求人让黄观推荐你,怎么还说人家是小人。皇帝看清董俨的恶劣人品,令枢密直学士与御史弹劾他。董俨到地方武装部当幕僚去了。大中祥符初年,朝廷大赦,重新启用为郢州(湖北钟祥)知州,五十四岁时病死在任上。

董氏东园是专供载歌载舞游乐的园林。董家昌盛时,经常在此设宴聚会,喝醉了也不用回家,在院内的堂屋里住上十天八天也不是问题。董氏东园的入口朝北,大门口有一颗十围的巨大的柏树,结的柏树籽像松子一样大小,吃起来比松子还香。元丰年间,董氏拖欠政府税赋,官府把他家田地房舍尽数没收。《洛阳名园记》中,园子南边一片残破的房屋遗迹,有两个亭子保存较为完好,一个名“流杯亭”,一个叫“寸碧亭”,流杯的意思是可以在此玩曲水流觞的饮酒游戏,寸碧的意思是指远方的青山碧水,到了眼前只有寸许大小。

西边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中间建有“含碧堂”。水从四边泻进池中,再通过隐藏的管道流出,形成活水。水流早晚都像瀑布一样喷泻不止,而池水却保持平衡,绝不会溢出来。若是酗酒喝醉了,只要来到这个池塘中水榭凉快一会儿,酒就醒了,所以这池塘俗称“醒酒池”。

司马光退休后在洛阳居住期间,便喜欢来这个园子里发呆。并作诗纪念。《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纡,暂来犹恨不长居。脱冠解带坐终日,花落石床春自如。

附《董氏东园》原文;董氏以财雄洛阳。元丰中,少县官钱粮,尽籍入田宅。城中二园,因芜坏不治。然其规模尚足称赏。东园北向入门,有栝可十围,实小如松实,而甘香过之。有堂可居。董氏盛时,载歌舞游之醉,不可归,则宿此数十日。南有败屋遗址。独流杯、寸碧二亭,尚完。西有大池,中为堂,榜之曰“含碧”。水四向喷泻池中,没而阴出之,故朝夕如飞瀑,而池不溢。洛人盛醉者,走登其堂,輙醒,故俗目曰“醒酒池”。

宋代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所载董氏东园旧址位于洛阳老城东大街和民主街交叉口的董公祠的一部分。董公祠由两部分组成:东为祠堂区;西为花园区。现院内有一棵古槐,直径3.2米,树冠覆盖地196平方米。


洛阳园林 董氏东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