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排水是如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的呢
振兴乡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恢复生态环境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不少农村地区已开展或正在开始生活污水治理。环境治理需要从整体上来规划,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路子。目标是肯定的,方法是灵活的,需要因地制宜,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在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的同时,还应考虑生活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改善、生态植被的恢复、雨污分流等措施。过去,生活污水主要是靠自然的河流或坑塘进行净化。至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量也在不断增加,超出了自然净化的能力,就需要靠人工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分散式的化粪池或人工湿地,集中式的管网工程和污水站等。

农村污水收集的原则是“应收尽收”,在具体治理的过程中应“应接尽接,应纳尽纳,应治尽治”。集中式污水治理适应于人口稠密、居住集中的乡镇地区,管网覆盖的面积越广,收集率就越高。收集率越高,污水治理效果就越明显。这个过程离不开统筹规划和因地制宜,离开了统筹规划则容易出现反复或疏漏,离开了因地制宜则容易出现管网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为了全面解决污水问题,就要不断梳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认真调查,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方案。树立典范样板,参考优秀案例,积极听取建议,以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方法来解决污水排放。在污水处理的方法上,除了可以靠管网引导汇总到附近市政管网,还可以使用地埋式污水站或人工湿地等。

重力流管网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地形地势复杂,管网延伸不到,从而出现收集率低,治理效果不明显等情况。负压排水系统作为重力管网的补充和发展,是一种新型的污水收集系统。管径细,埋深浅,相比重力管网节省了80-90%的土方量。布管灵活,节约了60%的设计和施工时间。传输污水的过程中空气不进入管道,省去了提升泵和检查井。负压系统突破了重力流管网对坡度的限制,爬坡能力强,可以沿河布管,顶管过路,绕在房前屋后。遇到柔软地质时,负压排水管道可局部使用“沟槽内S型敷设”方式应对地基沉降。不影响房屋地基和农田耕作,协调少。管网呈负压状态,在传输过程中规避了污水泄漏和臭气外溢的问题,环境友好。纯水力驱动,节能环保。

负压管径较细,但它的流量并不小。它并不是靠重力推动,而是靠负压抽吸来传输污水。流速快,收集水量稳定。主要靠前端负压井主动收集,当水量少的时候,负压井处于暂停状态。当水量达到高液位的时候,负压井内启闭阀自动打开,在管道负压的作用下污水被抽吸到后端污水站。负压站纯机械结构,能够提供负压动力。搭载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时观测污水收集和设备运转情况。负压站占地面积小,可以做成景观湿地。负压井避免了水量波动大的问题,确保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为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