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万华镜 #15|掷硬币的哲学:抛硬币是迷信吗?

抛掷一枚硬币,通过硬币落下后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来决定之后的行动,这种决策行为算是迷信吗?——乍看之下,这个问题提得有些莫名其妙:抛硬币怎么会跟迷信扯上关系呢?诚然,单纯通过抛掷硬币做决定——比方说球场上使用“挑边器”来决定谁挑边、谁开球——确实不包含任何迷信成分。但是,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很复杂,当我们在想、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渐渐地就会有本不相干的要素掺和进来。相信许多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一枚硬币反复抛出正面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相信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会增大,即便我们明知这个信念是不合理的。这样的玄学倾向在网游里强化装备的时候最为明显, “强化高级装备先得爆几件低级装备”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很流行了。如果我们把这些想法当真,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往迷信的方向走近了一步,抛掷硬币等行为就开始带上迷信色彩。
之前我们已经谈到,抛硬币能够做决定的原因之一是抛硬币的结果有两个可表征状态。在神秘学里,有一件道具同样具有2的表征数——这就是灵摆。灵摆的外观是细绳上串着一颗形似铅垂的宝石,看起来跟常见的项链别无二致。(车万厨应该很熟悉灵摆,就是娜兹玲胸前挂着的那个吊坠。)灵摆的使用方法是提在手上,向它问一个只有两个选项的问题,然后静静等待宝石旋转,这时绳子就会缠绕起来,顺时针转就表明它选择了选项一,逆时针转就表明它选择了选项二。可见,硬币和灵摆具有相同的表征数,因此如果我们单纯只是为了做决定的话,灵摆完全可以取代硬币所具有的功能,反之亦然。别看灵摆用起来好像很麻烦,事实上,如果我们围绕抛掷硬币做一套完整的仪式的话(就像开球前挑边一样),那么硬币或许还要比灵摆麻烦得多。
要说通过硬币做决定不是迷信而通过灵摆做决定是迷信,那么一定是因为当我们使用它们做决定的时候,所持有的信念是不一样的。上一篇杂谈已经提到过,我们使用硬币做决定时相信问题没有可靠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并不在意硬币是怎样做出决定的。但是灵摆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我们使用灵摆做决定时相信的是这就是可靠的解决方案。所谓“灵摆”正是得名于藏在灵摆背后的心灵,我们相信它处于世界的“另一个位面”,能够获得“我们这个位面”不能获得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决定、提出更加契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两者间的区别不是硬币和灵摆在物理上的区别,而是关于我们对它们的看法。如果我们以抛掷硬币的态度使用灵摆,以使用灵摆的态度抛掷硬币,那么抛掷硬币就变成了两者中更加“迷信”的那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