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末期军队武器小议(铁炮篇)

2019-03-27 19:15 作者:伦敦上空的喷火  | 我要投稿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应仁之乱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这段时间恰逢大航海时代,给日本战争进程带来了极大改变,武士们引以为豪的弓箭很快被足轻们的铁炮所取代,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种子岛(火绳枪)传入后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问题。


铁炮装备比例


上图为壬辰倭乱时期 立花统虎(后来的宗茂)队的军役表,列表内容如下:

立花队 总员3000人 骑马武士150人 步行武士150人 铁炮足轻200人 弓箭足轻100人 长枪足轻500人 持刀足轻200人持旗足轻100人 以上战斗人员1400人,非战斗人员1600. 我们可以看到铁炮的的数量已经超过弓箭数量,占全部战斗人员的七分之一,武士占战斗人员的21%,骑兵则只占10.7%,数量最多的 长枪足轻数量则超过三分之一。

而经过在超鲜于明超两国七年的鏖战,日军的军备构成又发生了极大变化,到关原之战时,日军的铁炮装备率大幅上升,关原之战时伊达政宗的一只3000丢人的军队中构成已经是 铁炮1200足轻,枪足轻850,弓箭足轻850,骑马武士420名。 铁炮已占全军人数的40%,绝对的主力了。

伊达军的装备比例

而到幕府时代铁炮的装备比例进一步提升,

而在进入和平的江户幕府时期后,铁炮的装备比例的仍然在提升,一万石的军役需要提供十四名骑马武士,五面军旗,十支长枪,二十支铁炮,十张弓箭;三万石的军役则需提供四十二名骑兵,十面军旗。五十支长枪。七十支铁炮,三十张弓箭,铁炮比例分别到了33%和53%。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到 战国时代 铁炮的装备率在不断提升,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关原之战的安津浓城攻防战中吉川光家统计了所属士兵被不同武器的创伤数量,其中铁炮伤126名,长枪刺伤60名,箭伤24名,刀伤1名,可以看出铁炮在战国合战中的重要性。




日本战国末期军队武器小议(铁炮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