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湛江学子“三下乡”:跟随历史脚步,学习红色文化

2023-07-19 21:57 作者:bili_75031769275  | 我要投稿

7月9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湛江科技学院会计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老师的带领下,不辞千里从湛江启程,来到鹤山古劳镇新星村,先后参观了何少珍烈士纪念碑、洛社村党建主题公园、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寻找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岁月,自觉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上午9点,队伍集结完毕,正式开启今天的下乡之旅。第一站是何少珍烈士纪念碑。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与新星村党群工作服务人员取得联系,了解和确定本次参观的路线。进入烈士陵园后,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何少珍的英雄事迹,道路一旁的墓碑上清晰地记载着其生平简介以及牺牲的时间地点。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何少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加坚定自己参加革命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敌人的偷袭和叛徒的出卖,毅然选择为党保守秘密,最终被敌人杀害。看着牺牲烈士纪念碑上的大字:邓少珍烈士永垂不朽,所有成员不禁想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今日的和平时代所付出的艰辛,亲情、爱情、友情、青春乃至于生命,都一一奉献给了祖国。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的提升;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图为邓少珍烈士纪念碑。林凯怡 供图

青山处处埋忠骨,在这片安静而美丽的青山,何少珍烈士陵园成为了值得世人铭记的地方。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告慰其英灵,全体“晨曦”服务队成员决定在何少珍纪念碑前举行隆重而又富有意义的宣誓仪式。在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地举起右手,神情庄重地重温出征前的青春誓词,一字一句的铿锵誓言回荡在烈士陵园周围,涤荡着在场每个人的内心和灵魂,道出无数青年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图为“晨曦”队员面对党旗宣誓的场景。林凯怡 供图

随后,大家按照行程安排,继续前往洛社村党建主题公园。这里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不失为古劳水乡的一张“红色名片”,不仅承载着水乡厚重的历史记忆和特色文化,更是蕴含着大量关于乡村党建的精神素材,其中包括乡村振兴、党建服务、社区文化、厕所革命等,给前来参观的队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园围墙上的宣传画报引起了调研组的强烈兴趣,在观看的同时不忘用纸笔记录下来,作为本次下乡调研的宝贵素材。当遇到不懂的板块时,主动向工作人员请教,力求使调查内容细致全面。

图为调研组向工作人员了解洛社村党建文化。林凯怡 供图

另外,队员们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距离党建公园不远的洛社村家训家风文化室,一边听取工作人员对文化室的讲解,一边感悟洛社村富有本土气息的家风文化。

下午14点,天气格外的炎热,但这并不能阻挡“晨曦”队员再次踏上征程的脚步。这一站要到达的地方是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触摸历史,寻悟初心。队员们走在狭长而又幽深的巷道,望向陈列馆那道古老的木门,仿佛在等待红色记忆穿越历史时空,尔后两者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进行一场精神与心灵的深度沟通。当工作人员推开木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青砖围成的房间,屋内陈列着破旧不堪的座椅茶几,与之相邻的是那通向二层楼阁并随时摇摇欲坠的木质楼梯,当时原房屋的主人杨德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组织隐蔽战线的斗争。

在老师的引导下,队员们一一在展柜前驻足参观了陈列的党史文献资料以及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子弹壳,从中读懂了革命先烈们昔日的感人革命故事,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珍贵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展示了古劳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建设和改革历史时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图为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展示的历史文物。林凯怡 供图

此次参观活动,朴素庄严,肃然有序,置身其中的“晨曦”队员深刻体会到鹤山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并且重温了历史,缅怀了烈士。这不仅是一次极具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堂引领当代青年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着所有队员砥砺前行,报效祖国。作为新时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青年学生,薪火相传,勇立潮头,以青春之自我担当时代之重任。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合照。罗颖怡 供图






湛江学子“三下乡”:跟随历史脚步,学习红色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