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历史简记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无道,各地纷纷起义,朱元璋参加红巾军起义,一路上攻城掠地,在江南地区与陈友谅、张士诚形成割据势力。 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水战击败陈友谅,接着灭掉张士诚,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北伐。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派遣徐达、常遇春远征漠北,将元顺帝赶出上都(今北京),至此元朝对中原地区统治结束。
明太祖 朱元璋 元朝在漠北势力,分裂出了瓦剌和鞑靼两个游牧集团,即位后的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采取轻徭薄赋,积极恢复社会生产。 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罪,将宰相胡惟庸伤害,案件牵连党羽3万余人诛杀殆尽,李善长、陆忠亨,等开国功臣都难逃劫数,史称“胡党之狱”,明朝至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巩固中央集权。 公元1385年,空印案与郭桓案的发生,让朱元璋诛杀贪官污吏7、8万人,朱元璋对贪官深恶痛绝,铁腕反腐,让百姓拍手叫好。 公元1393年,由于朱标的突然去世,让朱元璋措手不及,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诛杀功臣名将超1万多人,让整个明朝官史系统被受牵连,蓝玉案和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合称为洪武四大案。 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传位于太孙朱允炆,视为建文帝,继位后的朱允玟听从齐泰,黄子澄上谏,厉行削藩,相继废除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耿炳文出师不利,后切换李景隆为统帅,李景隆初出茅庐,接连的兵败,让主力不断被歼,经历四年征战,燕王朱棣听从黑衣宰相姚广孝之策,直接绕过北平和南京中间的坚城重镇,一路直奔南京。
永乐帝 朱棣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兵进入南京,将朱允炆旧部不愿降服的文臣武将,统统杀害,朱允炆在战乱中下落不明,同年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朱棣在位期间收复安南,五次亲征漠北,让长城以外,再无威胁,外交上任命郑和下西洋,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篇章,拜访30多个国家,对中外贸易友好作出重要贡献,在文化上命解缙、姚广孝编纂永乐大典。此书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在位22年的朱棣缔造了“永乐盛世”。 公元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开启了天子守国门的先河,如今的故宫历经600多年风雨,仍然风采依旧。 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享年64岁,传位于太子朱高炽,是为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平反了建文帝旧臣的许多冤案,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与民休息,但仅仅即位10个月的朱高炽,就病重去世,传位长子朱瞻基,是为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平定汉王朱高熙叛乱,政治上给予了“三杨”很多权利,让内阁扩大权限,告别了洪武,永乐年间,内阁只充当秘书职务,教导宦官读书参政,将日常政务交给宦官处理,开启了明朝随后200多年的内阁,宦官的拔河比赛,在政治上延续的父亲的休养生息,让社会经济空前发展,与父亲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明仁宗 朱高炽 公元1435年,36岁明宣宗朱瞻基病逝,10岁不到的朱祁镇登上了大明宝座,是为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即位之初,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国事,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明朝一番欣欣向荣景象,但好景不长。
明宣宗 朱瞻基 公元1440年起,杨士奇,杨荣,杨溥相继去世,太皇太后张氏也驾崩了,朱祁镇亲征期间,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公元1449年,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谗言,亲征瓦剌 ,明朝几十万大军被瓦剌打的节节败退,朱祁镇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朱祁钰称帝,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战胜了瓦剌,为明朝续命200年,朱祁镇被瓦剌放回北京,从此安置在南宫。
瓦剌留学生 朱祁镇 公元1450年,朱祁钰病重,石亨等禁军将领发起了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登上帝位,即位后废除景帝朱祁钰,为表示正统,将大明功臣于谦杀害,任用奸臣导致明朝国力逐渐衰落。 公元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病逝 ,他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可能是经历过人间疾苦懂得生命可贵,长子朱见深继位,是为明宪宗,即位后朱见深为于谦冤案平反,恢复叔叔朱祁钰帝位尊号,任用商辂等贤臣,宽免赋税,让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感情方面爱上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还为此废掉皇后,对外派兵把女真部落打的瓦解,为大明朝喘息100多年,直到努尔哈赤才把女真族统一。 公元1487年,随着爱妃万贵妃病逝,朱见深也抑郁成疾,不久也驾崩了,终年41岁,由朱佑樘即位,是为明孝宗,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生活朴素节俭,一生独爱张氏皇后,提倡一夫一妻制,在位18年间 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公元1505年,年仅36岁的朱佑樘驾崩于乾清宫,15岁的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朱厚照天生荒唐爱玩,不理朝政,即位初期宠信刘瑾为首的宦官,号称八虎,宦官刘瑾为其建立豹房,饲养老虎豹子供明武宗终日嬉闹作乐,在位期间,宗室宁王朱宸濠骑兵造反,王阳明收复叛乱,荒唐的朱厚照竟然让王阳明把人放了,让自己亲自判断,幸得大臣们劝谏才没有让闹剧发生。 公元1520年朱厚照南巡时落水,此后身体每况愈下,四年驾崩于暴防。由于死后无子嗣,太后与内阁商定让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初也有明君之心,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但在执政后期崇信道教,喜怒无常,宫里的人常被责罚,宫中宫女忍无可忍,在朱厚熜熟睡之际,企图用绳子将其勒死,由于绳子打了死结命大的朱厚熜逃过一劫,至此以后不理朝政,迷信道术。 公元1567年,在位45年的朱厚熜去世,朱载坖继位,是为明穆宗,朱载坖即位,着手改革其父遗留下来的问题,将被父亲关押的谏臣海瑞释放,不过,勤政不久就被美色所惑,独在深宫享乐,对群臣奏折不予理会,还好对政务处理的内阁群臣能力了得,以徐阶,张居正为首内阁,让国家经济有所起色,对外有戚继光武将把守边关,但自身纵情声色身体透支的早,仅36岁就暴毙而亡。 公元1572年,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是为明神宗,在位之初任用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明朝经济得到质的提升,开创了“万历中兴”,军事上任用戚继光平定西南动乱,让万历初期,呈现出明朝中期最好形式,后期由于在立太子之位上,跟朝堂大臣形成对峙局面,以不上朝作为抵抗的态度,这一局面持续了28年之久,朝堂政务统统由张居正掌管。 公元1582年张居正,劳粹而死,一生为社稷百姓而劳碌,海瑞曾评价张居正“工干谋国,拙于谋身”,张居正死后明神宗为其摄朝,但仅在张居正死后第四天,受到言官弹劾,神宗将下令抄家,夺回生前所赐的玺书,以罪状告示天下,张居正儿子上吊自缢,家族则被流放,在明神宗后期执政,朝廷党派斗争不断,朝政日益腐败,使得明朝走向衰亡。 公元1616年,东北女真族崛起,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带领的女真部落,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自此,明朝在辽东战略形势,从进攻转为防御,公元1620年,在位48年的明神宗朱翊钧去世。 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但仅在一个月不到,因为服食红色仙丹,中毒身亡,史称“红丸案”,朱常洛也是党派斗争中牺牲的一颗棋子,同年,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在位期间东林党权倾朝野,宦官魏忠贤为争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罪”等冤狱,破坏了想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朝廷内部混乱,社会矛盾激发,同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先后攻破了沈阳和辽阳,辽东局势日益严峻,朱由校起用熊廷弼稳定辽东局势,制定了多套方案,但在宦官魏忠贤的策划下,把坚持正确方针的熊廷弼杀害,自此辽东再无猛将可守。 公元1627年,朱由校沉迷炼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年仅23岁就驾崩于乾清宫,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即位,改年号为崇祯,即位之初就把宦官集权铲除,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无奈大明王朝已是千疮百孔,接连的天灾人祸,让明末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打着“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百姓的拥戴,部队发展百万之众,起义军所到城池,不是无力反击就开城门投降,李自成自称闯王,建立大顺政权,朱由检频繁更换内阁辅臣,杀害袁崇焕封疆大使18余人,试图启用其他将领来解决内忧外患。
明熹宗 朱由校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检拒绝难逃,誓死以决一战,李自成开出条件割地求和,愿只在西北割据称王,但条件均备朱由检拒绝,李自成下令攻城,大顺军队占领紫禁城,朱由检带着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在树上自缢身亡,至此276年国祚的明朝灭亡。
如果很喜欢,不妨给个一键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