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裸奔,寄居蟹的肠胃炎
肠炎,当食物腐化,细菌大量滋生后再被取食进而引发的疾病,广泛存在于所有物种中,不单是爬圈,只要是饲养生物,就一定会和肠炎打交道,根据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不同,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大同小异。我自己饲养的缸在运行四个月左右后开始出现偷死的现象,在喂食泡水狗粮且第二天忘记清理的时候情况急剧恶化,最后通过改善食谱且在水盆里溶解一定量土霉素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寄居蟹肠炎的具体表现,前期绝食无力,后期严重无力导致尾部无法勾住螺壳进而裸奔,期间为防止尾部失水会躲藏进角落或将尾部埋入土中,最后在角落暴毙尸体完整不存在自切。
肠炎与蜕皮的区别,在蜕皮缸正常的情况下,寄居蟹普遍选择地表活动,有蜕皮意向会马上埋土,即使找不到蜕皮环境,也会到处攀爬寻找,不存在无力的情况,故而发现无力基本上排除蜕皮可能。
个体差异,大个体抗肠炎能力大于小个体,短腕凹足等内陆个体大于灰白草莓lila等沿海个体,个人认为是沿海寄居蟹主食基本为海苔,少有进食腐烂肉质的机会
肠炎发生时间多在饲养时间较长且密度较高的饲养缸中(新到家的蟹基本上是直接从原产地抓,然后期间也不喂食就喝海水,除非长期压货否则很少有到家肠炎的案例),当饲养密度增加,过量投喂往往造成食物剩余腐烂,少量投喂则会造成强壮个体将食物拖走弱小个体只能捡食强壮个体得食物碎屑,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弱小个体肠炎发生,第二是由于寄居蟹有海水盆排泄的习惯,在大量饲养且活跃的情况下水盆极其被污染,两种情况都极易在高密度饲养中发生,也是寄居蟹经常莫名其妙暴毙的主要元凶。补充一个黑色幽默的知识,如果你的环境温度湿度全部有问题,导致蟹基本上埋土不活动,你会因祸得福碰不上肠炎。
知名寄居蟹“大佬”mo某曾经就寄居蟹小空间会导致压力大进而暴毙的问题做出实验,将蟹放在小盒子里面,然后让他们往椰壳里面拉屎,最终再让蟹从混杂着食物残渣和屎的椰壳中摄取淡水,最终得出小空间蟹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死的结论,在这个实验中那些蟹的死法就是典型的肠炎。



那么具体的解决方法可以参考传统治疗肠炎的方法,药物上选择土霉素,便宜且药性温和其他抗生素我没试过你可以自己试试,将其混在水盆里面,具体量看着办吧我一般是一个10*10.1cm的水盆溶半粒,大个体裸奔后往往还能坚挺很久,期间把环境清理一下不要二次感染,喝一点含土霉素的水,过几天力气就能回来,如果小个体发病会极快,第一天无力第二天裸奔第三天绝食,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不喝水了,那以现在就技术就没救了。所以这个东西还是以预防为主。
在预防上我这边是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哪一个方法比较重要我现在也不能确定,反正全上了问题是解决了,第一是整个饲养盒用喷雾喷盐水,第二是平时只投喂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蛋白质投喂上肉类(蛋白质)大蒜(常用的饲料杀菌物质)海盐(增加盐量以杀菌并且食用后蟹会减少饮用海水)紫菜(虾青素和碘)玉米(糖类)淀粉(凝结)打碎混在一起并加热凝结,放盘子里压实压薄后将盘子放入饲养盒以供取食,增加用餐位置且避免颗粒饲料被蟹拖走吃不完的问题,在有关蛋白质的问题上要注意及时吃完清理,腐烂的果蔬蟹不会吃,但腐烂的肉类蟹却很愿意冒险以获取蛋白质最终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