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年的竹篮打水到今年中级社工的通过,我的想法与感受


1、中级社工我的成绩:能力63分 法规64分 实务64分(均是合格等级)
2、总共复习了多久:12月开始复习,总共复习了6个月。但实际算上前两年的,复习时间比6个月还长。当然,前两年基本上都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几乎没怎么复习。
3、我是怎么复习的:至少听一遍课程,刷了未来教育题库以及官方书上重点这章节的题目。刷近5年真题以及官方书上的全真模拟题,做好改错本慢慢复习。每天至少能保证3-5小时复习,社工考试前20天专注复习错题以及重点章节。
4、难度以及最难的科目:难度方面 毕竟是中级,难度以及灵活性相对提升较大。至于最难的科目,不好说。各个科目都有难的特色。法规难在精准记忆与理解,加上超纲题会很影响你的心态。实务写的部分不仅仅要分论点,写的内容多,而且时间很捉急。能力侧重理解,配合案例灵活性十分高,同时能力也是实务的基础。
5、我的想法与忠告
(1)中级社工的难度以及灵活性相对于初级都是质的提升。因此,一旦备考,绝对不能轻视,更不能裸考。否则,要么会发现题目很难做,要么会发现题目看似都会,成绩出来一脸懵逼,甚至会发现成绩就差一分。我还是那句话,差一分合格等于天差地别。
(2)如果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点消化能力相对较弱的话,那么请用时间来凑。如果你去看经验贴,你会发现有两个月通过甚至有一个月通过中级三门的。当然,这样的牛人肯定是有的。但是,要么他们的学历能力,学习时间,理解能力,消化能力特别强,基本都知道考哪,对知识的理解很强。要么本身有基础,且基础不差。而扪心自问,你的上述能力是否很强。不强的话,请提早复习备考。我,去年12月份备考是因为考试计划很多,而且时间不一定够,为了提早准备,我计划就打算12月份考试,一直复习到了现在。其实打算备考中级社工大部分都是在职的了,表面看6个月,满打满算,可能复习时间完整的20天可能都没有。
(3)中级社工是要求连续两年通过三门的。因此,如果一年三门感觉吃力的话,两年三门也是很牛的,甚至如果真的两年都没过,轮回了,能坚持考下来也是只能称赞的。但是,我不太建议轮回,被别人说是次之,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心理打击太大,能不能承受的起都很难说。顺便说一下轮回的含义:把三门命名为ABC,如果第一年过A,第二年过B,第三年的话A作废,B不作废 第三年考AC。注意是单科成绩保留两年,不是两年没过,所有科目作废(当然你第一年过了两门第二年没过第一年两科是真的作废了。)
(4)一旦开始学习,请按照自己的步伐,稳扎稳打的复习,可以自己适当休息。不要再去看经验贴之类的了,越看越焦虑,越看心理越崩溃。(另外三门学习大部分培训机构都推荐学习顺序为先能力,再实务,最后是法规。其实顺序没啥关系,我是按照先实务,再法规,最后能力学的,不管怎么顺序,能够通过考试都是好方法)
(5)中级社工中,实务是全部主观题。法规和能力都是客观题,单选和多选。客观题的两门科目,单选务必拿到45分以上,多选,如果你感觉很确定的,就勇敢的选,说不定可以拿到2分。如果不确定,可以保守选,但最好不要只选一个选项,千万不要每个选项只选一个选项,不然多选只有10分,单选起码得50分以上,你才能通过考试,你说难度有多大。而实务,5道题,每道20分,因此每道题最低的要求要拿到12分以上,有些容易的主观题更要抱着拿18分的决心去做。
(6)做题方面:真题是个好东西,通过近5年的真题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做真题,练习题目的时候,通过网校讲义或者翻书寻找知识点,扩面学习,多去理解掌握。做真题的时候也思考一下为何官方会选择这个答案,为何培训机构会选择这个答案。因此,真题方面尽量推荐未来教育以及官方全真模拟题(虽然没有答案,但是有了更好的参考对于知识点以及出题方式会有这深层次的了解)
(7)学会做改错本:有时候你的错误不是因为知识点,而是因为粗心,或者没有理解题目含义而贸然做题。改错本不仅仅给你锁定知识点,而是让你纠正错误思维。因为有时候你不及格的原因,不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而是各种低级错误,正中出题人的陷阱。
(8)推荐的教材以及题库:教材官方教材还是很重要的,同样配上官方的过关必做,官方的思路也是你应试考试的思路。题库方面,推荐未来教育(现在叫策未来),因为未来教育会根据新修改的知识点将以前的真题也会一并改编,而且考后笔记也会让你更加清晰(虽然都是网友笔记)最重要的是,未来教育的题目答案偏向官方。
(9)新增的知识点,有大变动的知识点。往往容易在当年的考试容易考到(但有例外,例如今年的实务修改的乡村振兴就没考 但是法规变动的还是有考)
(10)一年三门不仅仅复习到位,理解到位,考试的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素质也要高。但是中级社工考试时间还是很好分布的,就是周六下午开考法规,周日上午以及下午之间也有足够的空时间。比起中级会计一天三门就考完(早上考到晚上)还是宽松太多了。
(11)考试时候,对于已经选上的选项,不要轻易修改。作答主观题时,不要随意涂改。因为你有可能把你对的或者有得分点的项目给丢分了。我今年考试时候,法规好几个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细心点,就不只有60多分了。21年我考实务的时候,好几次涂改,导致21年实务没过分数还低。其实考试考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心态。
(12)务必,按照考80分的状态去进行复习。考试时候你才不会慌张。
(13)学习就是要重复:注意一次不会,两次看,两次不会三次看。反复多次看与背,再难的重点也都能拿下来
6、分科目的忠告与想法
1)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1)法规对于精准记忆和理解是很高的。既有精准记忆的时间,部门以及各个细小内容,又要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因此法规需要背,但是要在背的基础上理解归纳总结。
(2)法规重点章节 第三章(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 第四章(我国特定人群权益保护法) 第五章(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第九章(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第十二章(劳动法)第十四章(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这几个章节分值很高,细节能抠到就抠到,学习要细,理解要准,背诵也要精准。
(3)法规年年变动是相对大的,23年的变动算是巨大,其他年份也有不小的变动,如果提前复习了,新的教材出现了请务必对比新旧教材变动部分,可以借助培训机构打印或者查看新增内容以及大修改部分。同时,务必按照更新后的题库去做题,不然按照原来教材做题,很容易出错。(未来教育官方题库会自动更新,推荐)
(4)法规在做题的时候,除去超纲题,学会一些总结方法。例如什么部门负责,工作几年到几年可享受年假几年,一些特殊假期的时间等等。学会总结可以让碎的知识点更好地记忆,提升效率。
(5)法规是中级社工考试中,超纲题目最多的题目,超纲的题目起码有10分左右(据考友反馈可能还更高)但是,超纲的题目最多影响你的心态,但不会影响过关。很多时候不过的原因不是因为难题,而是很多人连基础,重点知识都没有掌握好,打好。超纲的题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能做出来的要么本身从事在这方面工作,要么课外书,法律研读的很透。但是超纲题不会影响过关。你备考首要任务,把基础的,重点的背好。
(6)法规听课老师 我是推荐杨利伟,相对重点突出,虽然听的是20年可能,但是重点突出还是不错的。
(7)备考以及考试过程中对于法规的感受:至少是多选题拯救了我,为什么呢,因为法规是考试中我多选题敢勇敢选的科目,通过估分,我至少有7-8道多选题可以拿到2分,意味着剩下的只要不是很严重,我的多选题就可以达到20多分,直接给单选题减轻了太大压力(单选题经过估分做差了)。备考中法规好几次60以下,但是不泄气,多总结,后续分数逐渐上来了。
2)综合能力(中级)
(1)相比于法规理解偏记忆,综合能力则是少记忆,但是一定重理解,理解到各个理论,个案工作等等工作的含义,才能真正的答出案例题目。光靠记忆,极其困难。
(2)综合能力的重点章节第五章(个案工作)第六章(小组工作)第七章(社区工作)务必务必务必认真复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三章每年考试每章节都占12-14分,加起来36分至少有,而且对于应用相对更重要。因此,务必认真学。同时做好近几年的真题。综合能力第一章,第八章也是有10分以上,但是相对于难度较低,先多做题理解,然后归纳总结。
(3)综合能力第十章,学习起来难度很高,考试分值不高。因为这章社会工作研究许多能力已经有点学者专业级别了。因为如果学了很多次还是脑袋蒙圈,先总结,但不要太过于纠结这章。真的时间来不及,万不得已了,可以允许战略放弃第十章。但是其他章节不要放弃。
(4)综合能力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案例。但是重理解的科目一定要学会总结,例如第四章认知行为理论,存在理论。通过做题逐步找出关键词规律,进行总结。所以第四章就熟悉太多了。其他章节同理。
(5)综合能力相对变动不会太大(一旦变大就是特定年份了)。因此,近5年的真题一定要掌握,而做真题不要在意分数,而是在于消化。例如你近5年做真题你考了80分,你不能只关注80分这个分数,而是重点关注丢失的20分是怎么丢失的,以及有无你是摸鱼摸对的。
(6)能力听课老师 推荐233网校刘晓晨,她讲的很多案例,题目会让你理解综合能力中的理论以及各种名词解释,让你通俗易懂。
(7)备考以及考试过程中对于能力的感受:能力就是单选和多选配合默契了,当然这次多选我保守了,因为法规也出现了还几个多出选项导致分数没了。所以能力保守加特别熟悉才会选择多余选项(一般选两个)。不过单选也不差,就是233估分感觉高了,结果正式成绩出来了才发现与预想差别很大。不过备考能力时大部分套卷都能上60分,因此多熟悉,能力总会高分的。
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1)相比于法规和能力全是客观题可以摸鱼,实务全是主观题,而且尤其是手写的主观题,你会发现手写着写着就酸了,关键实务考试不仅仅灵活性高,而且内容还特别多。因此,实务一定要练,不仅仅练手感,还要练习技巧和思路。
(2)书本学习方面,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和第十三章(社区社会工作)这两章务必学透。第二章是其他所有特定服务对象章节的基础。而第十三章思路跟第二章有所区别,而且每年必有一道主观题。当然,理论部分(例如ABC情绪理论框架,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等等)也要记忆,最起码得熟悉,
(3)实务特别注重题目中的案例,虽然每次问法都不一样,但是案例永远是很重要(除非遇到还需要其他步骤的,这个就是硬碰硬了,多方面去想),所有的分论点都是围绕着案例出发。当然,分论点不要太过于依赖大白话,而是运用专业术语(例如方设题服务目标,服务内容的点,个案工作经济方面 物质援助 就业方面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辅导等等)去写会更容易得分。当然,实务最适合配合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有大部分知识是可以用在实务上面的(例如23年刚考的个案工作管理原则,因为对能力太熟悉了,所以结合案例都能想的起来)所以实务不只是抄案例,而是学会分论点的总结案例。
(4)实务答题方面:1、不要用草稿纸,切记。如果想分论点,在试卷上的案例上抹两下就直接写到答题卡上。不要用草稿纸,别看实务有2分半,用了草稿纸时间根本来不及,哪怕有一道题没写,过关几率直接渺茫。(我这次没用草稿纸,还剩不到10分钟才写完,用了草稿纸就写不完了)2、注意答题顺序,看上去会的先写,不会的在最后写,这样子反而会提升效率节省时间。我这次机灵了,第一道案例题写完后,直接先做方设题,然后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这样的顺序写。第四题出现了行动契约法加上预估,两个我自己不太熟练,所以就先写了熟练了。3、不要频繁翻试卷和答题卡,慌了时间就不够了。4、宁可字写得不太好看,不要瞎涂改,瞎涂改,让改卷老师摸不着边,给你较低的分数。当然字也要练,还带让改卷老师心情愉悦,多给你点分
(5)实务变动也是相对较大的,因为对于新变化的部分,新的热点要注意(但是23年是个例外,因为热点乡村振兴没有考)
(6)实务推荐两个老师,233的刘战旗和王江涛 零基础的考生务必仔细听刘战旗,他会教你如果通过题目给的案例信息作答案例分析题,方设题,通俗易懂。王江涛,不仅仅教你技巧,而且据说押题相对准。但是无论老师教的好不好,历年真题一定要自己认真做,不是为了背知识点,而是自己主动做实务,再校对答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定要独立认真做,不要光看答案)
(7)备考以及考试过程中对于实务的感受:实务我是一直有练习的,当然一直都跟答案对不上,但是总在做的过程中一直有所收获,收货理论,专业知识。后来做未来教育例题,逐步熟悉各方面知识点。才能再考场上临危不乱。而此次考试,调整了做题顺序,不适用草稿纸,就疯狂的写。可以说,在专业术语和论点的情况下,写满了所有页数(只要多少空几乎都填满了)为通过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我的考试复习经历
(1)2021年的时候,因为疫情社工考试推迟到了10月份,然而国庆节没有认真复习,加上时间捉急,三门做了几套题没消化直接上了考场。实务用了草稿纸导致方设题没有时间写,最后三门全部挂了(52 51 55)
(2)2022年,因为注会失利开始轮回了,因此只备考一门能力,当然没有认真复习,结果能力只考了58
(3)今年,因为疫情进入新的阶段,开始做好考试最新准备。例如通过社工考试,于是去年12月开始制定计划,开始复习,先实务,再法规,再能力。每次复习完科目全部内容,就开始直接做真题。检验学习成果。经过真题,听课多轮复习。中级社工23年三门一次通过。
8 总结
或许中级社工相对难考,或许现在的你忙于工作,时间捉急,或许因为家庭繁忙,无暇顾及。但是,相信自己,做好自己的规划,咬牙坚持,结果总是惊喜的。当然,不要过于自信,要正视,不要害怕,也不要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