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精神分析来拆剧情——深度剖析魔女的夜宴内核

2023-08-05 20:03 作者:尔威希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来谈谈魔女的夜宴内在故事驱力。柊史撞上了宁宁在图书馆0721,在他归还学生证的时候吸收了宁宁的心之碎片,故事由此开始。这是众所周知的游戏开端。而在后续,柊史也在超自研大有所为。但是什么推动着柊史加入超自研,帮助他人,最后和女孩子们打成一片的呢?

    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本人都不知道的重大客观原因存在。纵观整部剧情,我们知道迫使柊史吸收心之碎片的是他内心的空洞,那这个空洞是怎么来的呢?如果是柊史本人,他会这样回答:“因为我的能力导致不合群,无法融入集体,我是个不被社会需要的人。”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在成功加入超自研,并成功开办演唱会之后,他内心的空洞就应当被填满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锚定点。而实际上,他是在与女孩子恋爱后,才逐渐弥补自身空洞的。因此他的观点只是一个表象,并没有涉及其空洞的本质。

    如果拉康能观赏整部《魔女的夜宴》,他会非常肯定地将空洞的本质视为回溯性构建的创伤。而这个创伤所导致的匮乏会使其内心追求爱情,并试图治愈他的创伤。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理解一下:


    创伤其实并不是在遭受的那一瞬间才被创伤的,创伤是被回溯性构建的。比如在战场上的时候,一切都像是石头一样沉在心底,士兵能够正常的的行动。但是等到回到故乡,战争则会回到他们的身上,他们身上严重的PTSD会发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创伤回溯性构建。而对于柊史而言,是什么导致了他内心的创伤呢?

    实际上,真正导致创伤的是柊史母亲的死亡。这在他幼年时期似乎没什么影响,而导致柊史创伤被回溯性构建的关键性问题,其根源在于其父亲。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经典的齐泽克的恋物例子:

    我的朋友与妻子十分相爱,但突然某一天他的妻子死了(因病去世),我们十分担心朋友会想不开,于是便一起去看他。可是与我们的设想恰恰相反,他不仅没有因此难过,反而能很平静地说出妻子死前那些最揪心的过往片段。只不过他在说这些片段的时候,手里一直在把玩妻子留下来的仓鼠。我们都以为他对此已经释怀了,但精神分析师会认为,妻子的死很快就要回到他的身上。他手中把玩的藏书是他恋的一个物,通过这个仓鼠,他将对妻子的爱投射到仓鼠身上。以至于能从理智上接受情感上拒绝接受的事物。果不其然,在仓鼠死后,这位朋友一周四次寻死,以至于不得不住院治疗的程度。

    而对于柊史的父亲太一而言,他的孩子就是他的“仓鼠”,以至于在椎叶线中,当柊史消失后,太一瞬间找不到了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整个人在情感上被压垮了,因为使他活下去的唯一稻草消失了,可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因此,父亲实际上也是将对母亲的爱投射到了柊史身上,以在情感上找到柊史母亲的寄托,所以我们在剧情中也能看到他非常爱柊史母亲。

    而在此我们必须纠正一个误区,父亲并不是不爱柊史,所以才将对母亲的爱投射到柊史身上。而是当且仅当母亲和父亲都非常爱他们的儿子的时候,这种现象才会发生。于是对于柊史而言,柊史接受到的父亲的爱,不管只有父亲对他的爱,还有一部分是父亲对母亲的爱。从剧情中也可以看出来父亲非常喜欢他的儿子柊史,甚至是溺爱的程度,但这对于柊史来说,会让他认定他的母亲也会这样爱他。但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了,因此母亲在此构成了他原初的失落,并在之后父亲对他的爱中,一点点被构建成创伤。因此柊史真正缺少的是母爱。当投射到现实中的替代品,就是有一个能无条件地爱着柊史的他者。这一点在椎叶紬和美咕噜线二人抱紧柊史的CG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比这种把头埋在胸里更能体现出母爱的动作么?因此在这两个CG在剧情中出现后,柊史便无以自拔地沦陷于对方。而在主线中,真正触动柊史内心的,则是对他伤痛的抚平,就是那句,“痛痛都飞走吧~”。至于憧子,其母亲味道的饭菜,还有她的人设中,举手投足都存有柊史母亲的影子。

柊史的男朋友(误)


    而不仅如此,母爱的缺失更是会导致另一个维度的问题:因为母亲和孩子是互相欲望着的,一旦失去了母亲,孩子就会失去被欲望的能力,整个家庭三元体系的破裂意味着儿子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欲望,这时母亲已然成为对象a的投射物。所以根据拉康菲勒斯三元理论而言,柊史会认为自己是不被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在加入超自研之前,他整个人都是死鱼眼的,完全没有活力,仿佛在整个社会的边缘行走。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即:魔女的代价是什么?于宁宁而言,则是0721;于椎叶紬而言,则是一直穿男装,而于柊史而言,则是变成玩偶小熊。这三个代价乍一看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但实际上和付出代价的人密切相关。宁宁在二周目的时候,起爆器买得甚至比一周目还要多;椎叶紬线中也交代了,椎叶家的女性从一开始就是男装的。所以于宁宁而言则很好理解,即宁宁本来就是喜欢0721的女孩子,不然不会在二周目也购入起爆器。而对于椎叶紬而言,她家族流传下来的传统,从正面来看是希望孩子强身健体,但从侧面来看,这种传统则是对于病魔的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也藏在了椎叶的心中。因此,魔女的代价实际上是对人隐秘欲望的挖掘,一定是在内心中有什么隐秘的欲望,甚至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的欲望,因此才会成为特异性很强的代价。而柊史的代价是变成玩偶小熊,虽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设想,他当时一直套圈没有套到那个玩偶小熊而在心中留下了一个种子,因此想变成玩偶小熊。但我们不能这么肤浅地看待剧情,因为必须强调:魔女的代价是隐秘的欲望。变成小熊,意味着可以以一个娇小的形态被椎叶抱着,这与母亲抱孩子别无二异。而椎叶又是一个母性很强的角色,因此这也是对柊史欲望的一种实现——回归母亲的怀抱。

    所以我们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即真正意义上驱动着柊史前行的,是柊史母亲的死,柊史母亲的死对柊史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而他最终在于女孩子们的恋爱中逐渐抚平伤疤,并在真正意识到对方是真心无条件爱着自己的那一瞬间,创伤被彻底抚平,归还所有心之碎片。



用精神分析来拆剧情——深度剖析魔女的夜宴内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