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双非上岸北邮信通院(总成绩排名前15)数学及专业课超详细复习经验分享
引言
本人就读于某双非院校,23年成功上岸北邮信通院专硕085402通信工程,且总成绩排名前15。801通信原理141分,以下是考研成绩。(本文来源于学员投稿)

第一部分:数学
一、个人情况介绍
本人就读于某双非院校,京区考研数学一134分,其中选择题错两道,看错一题,压轴题最后一步没有写出来,线代第二问写错了。
22年寒假二月底开始准备考研,搜集了大量资料,了解了考研流程以及各个阶段,因此自己也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二、备考过程
1、高数部分:
基础阶段:张宇考研数学基础30讲高数部分+李永乐660题+张宇1000题+李正元复习全书。
强化阶段:张宇高等数学18讲+李林880题。
二月底到三月中旬看完了张宇的基础班课程,并配套做了330题,以及660题部分习题,由于我的学习速度比较快,因此开始写1000题,比较盲目。最后整个五月份抱着李正元复习全书干啃。但是,考研切忌比进度,进度快不代表学的好,关键是要思考,把知识点吸收到位,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线代部分:
基础阶段: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基础篇(李永乐、刘喜波、王式安的合订本)。
强化阶段: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线性代数九讲。
永乐大帝是考研数学线性代数名师,讲的非常好,本人是强化阶段学完李永乐的强化班后剩余不少时间,又跟着张宇学了一遍。配套习题做的是660和880线代部分。
3、概率论部分:
基础阶段:余丙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强化阶段:余丙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张宇概率论9讲。
余丙森基础和强化是同一本书。
4、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做真题和模拟题,把近十多年的真题做了一遍,模拟卷写的是张宇八套/四套卷,李林六套/四套卷,合工大超越卷,严格按照考研数学时间三个小时来安排,并进行批改与总结,查漏补缺。
总结:
2月底到3月中旬看完了张宇的基础班课程,并配套做了330题,以及660题部分习题,由于我的学习速度比较快,因此开始写1000题,比较盲目。最后整个5月份抱着李正元复习全书干啃。6月份准备学校期末考试。7月到8月是强化阶段的学习,学了张宇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强化班+张宇概率论9讲。9月到10月主要刷真题,11月到12月刷模拟题,大概三天一套,并且总结好。但是,考研切忌比进度,进度快不代表学的就好,关键是要多思考,把知识点吸收到位,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三、备考建议
基础阶段:备考开始——6月
整个基础阶段跨度比较长,2月到5月,主要完成高数线代概率论基础阶段的学习,并做好配套习题,这里主要推荐所选老师教材的课后习题与李永乐660题,其中,660对基础概念的考察比较多,但并不代表660就简单,相反,660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刚开始做660的同学会觉得很崩溃,错的很多,但是不必焦虑,应该静下心来分析解题步骤,体会答案的思路方法,并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是因为概念模糊还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等,这个思考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做刷题比看视频要重要的多,并且660值得多刷。
基础阶段目标:大致掌握基础知识点,并形成一个逻辑框架,同时,没有必要纠结于一些难题,比如说中值定理(一般是压轴题),数列极限+级数综合题等,这两种题型应该是高等数学最难的部分了。所以,基础阶段能够掌握基础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即可。
强化阶段:7月——10月
这个过程主要完成强化阶段课程的学习以及真题的模拟,在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强化过程的课程与题目具有综合性,新颖性以及计算量大的特点,很多题目的难度、深度、广度要远超基础阶段,所以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学习。因此,在我看来,强化阶段是整个数学备考的关键时期,也是今后冲刺阶段刷套卷的基础。
强化阶段目标: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并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建立起强大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同时,培养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意识。
冲刺阶段:11月——12月
这个过程没啥好说的,刷模拟卷,并做好总结,关键是要严格按照考研数学的时间(8.30到11.30),以便能够快速适应这个时间段。给一个小建议,买好答题卡,并控制好草稿纸的用量,虽然大部分考场都能够向老师要多的草稿纸,但是在向老师要草稿纸的过程中,会浪费一些时间,并使得解题思维中断,不利于后继答题。
冲刺阶段目标:适应考研环境和时间,提高整体做题效率和速度,进一步对知识点查漏补缺。
四、分科目讲解
高数部分:比较推荐两个老师,张宇、武忠祥。
本科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建议跟张宇老师,他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比较灵活,比如点火公式,等式脱帽法,区间再现公式,且知识点讲解较为深入。同时,老师的解题风格较为风趣幽默,偶尔会唱歌,因此,在跟张宇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而武老师比较适合基础偏薄弱的同学,但并不代表武老师就比张宇老师差,我周围不少跟武老师的同学最终也考到了120+,130+的高分。相比于张宇老师的风趣幽默,武老师的课程更是干货满满,对细节讲解非常细致。
对于其他老师,我只推荐李正元(慎重),我身边有两个同学使用了该书,一个考了147,一个考了136。有同学应该了解过,李正元复习全书因其难度过大,解题思路方法非常灵活,被称为二战神书。同时,我也学了一遍李正元复习全书。对于想使用该书的同学,这里有两个建议:
1、二战考生或者一战有非常好的数学基础的同学(比如竞赛获奖)适合使用。
2、李正元全书没有好的配套视频(书上的二维码,扫进去之后是别的老师讲的),因此建议直接干啃,所以过程可能会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对非常好学的同学来说可能是一种享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坚持下去结果一定是好的。
3、对于线代部分与概率论部分,这本书的讲解也非常不错,因此可以全程用这本书。
线代部分:推荐两个老师,李永乐和张宇。
李永乐老师没得说,公认的好,线代老师天花板级别,可以无脑跟。
同时也推荐张宇老师,因为我自己也完整的听过一遍张宇老师的课程,自我感觉张宇老师对线代基本原理的讲解更为细致、深入,因此,有时间的同学也可以看看张宇老师的线代课程。
概率论部分:
23考研我的概率论是满分,因此也比较有发言权,关于概率论老师的选取,我的意见是市面上没有特别突出的老师,张宇,余丙森,王式安都不错,重点还是在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在刷题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积累吧。同时,相较于高数和线代,个人感觉概率论的难度低了不少,但是计算量还是挺大的。
五、习题推荐
杨超三大计算,适合基础阶段起步使用,锻炼计算能力。
李永乐660题,上文有过介绍,此习题建议多刷。
李林880题,基础和强化阶段都建议刷。
张宇1000题,难度大,并且有些题超出了考研难度,适合强化阶段拓展使用,建议配套张宇高等数学18讲使用。
Ps:一些分模块的书:武忠祥《十七堂课》,《李林108》,《超越135》,适合冲刺阶段针对性使用。
Ps:不建议使用1800题,题量过大,且重复考点较多,浪费时间,同时答案解析也不够好。

第二部分:801通信原理(专业课)
一、心得体会
首先,信通院,电子院,人工智能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绝大多数专业考通信原理。专业课难度方面,比数学一要简单很多,数学要想拿120+,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再往上提可能就需要天赋了。而北邮801通信原理,不同于信号与系统,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计算和各种变换,更多的是对思维能力的把握,大家普遍都在130+,140+,因此可以看出,801比数学一是要简单不少的。众所周知,北京地区的政治和英语存在压分现象,这两科也几乎不太可能拉开差距。而考研看的是总成绩,专业课能够在短时间拿高分。因此,如果能够在保证政治英语不拖后腿的情况下,把专业课分数考高,再努力冲一下数学,进复试和被录取的可能就很大了。
二、复习重点
关于801的备考,北邮801有一本周炯槃第四版教材,但是教材难度太大且偏离考研真题,所以不建议自学这本教材。本人是全程跟的超哥,四月中旬买的超哥的课程开始学习,最后取得了141分的成绩。因此,24考研打算报考北邮的同学,非常建议跟着超哥,超哥的课程通俗易懂,注重解题技巧与应试技巧,并且包含考点讲解,习题解析,解题方法总结,真题、模拟考试一条龙服务,非常适合零基础和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学习,帮助快速拿高分,同时能够节省不少时间来学习数学和英语,从长期来看,对于提高整体的分数,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复习流程
建议4月-5月开始学习超哥精讲精练课程,这学期本科开了通信原理这门课的同学,也可以跟着超哥的课程来复习,但建议最迟开课时间不要超过9月份。
中后期超哥会推出冲刺串讲课程,帮助大家快速回顾和复习801的重点和难点题型。最后,超哥会安排模拟考试,由于近几年来北邮801真题题型和难度较为固定,所以模考的题型和难度紧贴真题,大家通过模拟考试,能够快速适应考试环境和把握整体水平。
第三部分:写在最后
备考一年下来,个人感觉考研北邮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只要同学们有信心,肯花功夫,科学备考,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最后,祝大家24考研备考顺利,一战成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