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帝王画像集[十一]中国帝王画像2三皇时期(中)

2022-10-09 21:23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八,伏羲氏

  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羲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为木,为百王先……象日之明,是称太昊(太皞)……在位一百一十年;三皇本纪: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木德王;路史:继天出震,聪明睿智,盖承岁而王…以龙纪官…在治百六十有四载;古三坟: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

  伏羲作为帝王世系的开端,要比盘古早得多,有“百王之先”一说。武梁祠汉代画像石上的古帝王图,其开头便是伏羲女娲。因此,历朝历代各版本的历代帝王画像,绝大多数都以伏羲为第一位。这也是伏羲的画像如此之多的原因。

1,坐像及立像

1.1,南宋马麟道统五祖像,南薰殿旧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理宗曾御书《道统十三赞》,让宫廷画师马麟依据赞词创作了一组《圣贤图像》,这一套图像上起伏羲下至孟子,共计十三幅,现存五幅,被称为《道统五祖像》。

1.2,清代画作,维尔康姆图书馆藏

1.3,圣君贤臣全身像册,南熏殿旧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4,伏羲氏坐像,元代(?)

没能找到确切出处,但它和另一幅定为元代画作的神农坐像画风很相似,因此这里也这么称呼

1.5,狩野山雪《歴聖大儒像

2,半身像

手持八卦的伏羲半身像是最经典的一种伏羲画像

2.1,历代帝王半身像册,台北故宫博物院

2.2,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

这一画册收录于《中国历代帝王名臣像真迹》,可能是《姚文翰绘历代帝王真像(伪作)》的原版本。这幅画的原型是马麟的《道统五祖像》

2.3,姚文翰绘历代帝王真像(伪作)

2.4,大英博物馆藏韩国手抄本《高臣图》

这幅画像的底本是《三才图会》

2.5,鶴洲霊翯1687年《中国歴代帝王図》,神戸市博物館蔵

2.6,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第1册,康熙年间,法国国家图书馆

2.7,欧洲临摹的版本

2.8,明代历代至圣先贤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这个伏羲形象很独特,没在别的地方见过,一手拿乌龟,一手不知道是什么类似尺子的东西

2.9,许昌市档案馆收藏《历代人物画像

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画像有同一渊源,但是前者是长卷,这里的是画册

2.10,拍卖网站《历代帝王名臣像

2.11,拍卖网站《历代名贤像一百图

2.12,拍卖网站《历代圣贤图》

2.1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收录画像,清人绘

3,一些场景中的伏羲

3.1,帝王道统万年图,明.仇英,台北故宫博物院

手端八卦端累了,这次画在地上了

3.2,日本绘制的《三皇図》版本一

3.3,日本绘制的《三皇図》版本二

3.4,日本绘制的《三皇図》版本三

手上还结个印

3.5,宋人畫歷代琴式圖,台北故宫博物院

4,古籍中的伏羲画像

4.1,古先君臣图鉴附小传古赞,明代

4.2,三才图会

4.3,历代君臣图像,日本汉籍

4.4,明代历代古人像赞

4.5,明代新刻歷代聖賢像贊

4.6,明万历拓本君臣图鉴

4.7,日本古籍,唐土訓蒙図彙

4.8,本草蒙筌

4.9,分类合璧图像句解君臣故事,日本1689年刊印

4.10,集古像赞.明.孙承恩撰.明嘉靖十五年刊本

5,晚清民国教科书中的伏羲氏

5.1,晚清新增幼学故事琼林

5.2,民国《历史指南》第1册

5.3,民国绘图增注幼学琼林

5.4,民国新增绘图幼学故事琼林卷一

6,壁画中的伏羲

6.1,西汉卜千秋墓壁画

蛇身伏羲形象。此图旁边有蛇身女娲的画像,属于伏羲女娲图的范畴。

6.2,运城新绛稷益庙壁画

道教式画法,属于特例,不是伏羲的普遍形象

7,汉代画像石(伏羲女娲图)

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中的伏羲,都是以伏羲女娲图的形式出现,这里简单例举一二,不逐一收录。

7.1,汉代武梁祠画像石《古帝王图》

位于古帝王图中的起始,表示帝王世系的起始。

7.1.1清代拓本

左边的文字是:伏戏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

7.1.2复原图

7.2,其他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图

7.3,伏羲女娲图(手拿日月,汉代画像石

7.4,伏羲女娲图(无交尾),汉代画像石

7.5,龙形伏羲女娲图(手持日月),汉代画像石

8,伏羲女娲图帛画(举例)

此画各地均有发现,画中伏羲女娲手持圆规方矩,周围布满星辰,上下还画有日月

9,一些现代作品

9.1,二十三聖人图,林双金

9.2,羲皇故里的伏羲画像

9.3,伏羲制八卦

9.4,中国邮政发行邮票

9.5,现代坐像

9.6,梁启德古代神话人物白描画谱

9.7,李云中-中国神话线描人物百图

9.8,胡景德 伏羲画卦图

9.9,《中原姓氏寻根》十大人文始祖插图

9.10,王浩沣绘河南历代圣贤造像图卷

九,共工氏

  太昊氏衰,共工惟始作乱,振滔洪水,以祸天下隳天綱、絕地紀、 覆中冀。人不堪命。于是女皇氏役其神力,以与共工氏较。灭共工氏,而迁之……包娲氏乃立,号曰女皇氏;太昊氏没,(共工氏)俶乱天常……自谓水德,故为水纪官师,制度皆以水名,蓋乘時鹊起,而失其紀,是以後世不得議其世也……乘天勢以隘制天下,而用不匱;帝王世纪:其末有诸侯共工氏,任知刑以强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载。

  大意是说,伏羲氏势力衰弱,将死或死的时候,共工氏称霸作乱,想要以自己的水德继承木德,女娲氏平定共工氏,迁走他的百姓,这才得以即位。

  代表水的共工氏在古代真是惨,不仅要在女娲的故事里当反派,还要在女娲末年和祝融斗,还要在颛顼即位的故事里当反派,还要被尧流放。这里把他放在所有传说中最早出场的地方。(历史上《尚书·尧典》是最早记载共工的文献,他是尧时代的治水大臣,被尧流放)

1,山西社科院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监制的共工氏画像

2,共工怒触不周山(现代读物插图)

忘了以前读书的时候教科书用的哪一版本了,这里随便选了一幅

3,分类合璧图像句解君臣故事,日本1689年刊印

4,朱基元-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工笔画

十,女娲氏

  女娲在诞生之初,原本是创世女神的形象,发展到后来与伏羲“结为兄妹”、“结为夫妻”后,和伏羲一起逐渐衍生出部落首领(古帝王)的形象。《三皇本纪》说:代宓犧立……亦木德王;《帝王世纪》:承庖犧制度。女娲在伏羲死后,继承了伏羲的首领之位,没有改变部落的名号,继承了他的制度,乃至其后继的十五代帝王,“均袭包栖之号”,因此德运也是木德。描绘女娲是古帝王的画像很少,更多的是其作为神明的形象。这里收录的画像偏向于前者。前面已经提到了伏羲女娲图,因此这里作略。

1,古代画像

1.1,宋人畫歷代琴式圖,台北故宫博物院

1.2,西汉卜千秋墓壁画

2,古籍中的女娲氏画像

2.1,分类合璧图像句解君臣故事,日本1689年刊印

2.2,晚清新增幼学故事琼林

2.3,民国木刻版画历代皇帝像

2.4,民国绘图增注幼学琼林

3,现代作品(女娲补天)

现代作品的女娲基本上都是补天和造人的形象,这里列举一些比较出名的作品和佳作

3.1,萧玉田工笔画《女娲补天》

感觉最好看和最著名的一幅,很多女娲补天图都参考了这幅的构图。(和谐版)

3.2,教科书插图

其实就是上图的和谐版

3.3,某读物插图

其实就是萧玉田版改成了蛇尾

3.4,张旺古典插画

3.5,顾炳鑫工笔画

3.6,娲皇宫壁画

4,现代作品(女娲造人)

4.1,中国神话人物百图

4.2,小学课本插图

4.3,中国邮政发行邮票

4.4,朱基元-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工笔画

4.5,梁启德古代神话人物白描画谱

(和谐版本)

4.6,李云中-中国神话线描人物百图

和谐版本

  鉴于专栏100张图片的限制,就到这里为止吧。可惜这次不能段落告终了。下一期将从女娲氏的继承者开始,伏羲的“木德”时代还没有结束。

帝王画像集[十一]中国帝王画像2三皇时期(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