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次大陆》书摘记录-08
印度文明与世界
印度文明当然对世界有着自己重大而持久的影响力,但是我们也要对这种影响力做一点说明。

碎碎念:我听过央视的一档节目《大家谈》,其中有一期谈 “亚历山大东征和波斯文明” 。对于文明的传播,古代人类商业联系,人类语言的联系等有精彩的讲解。宋宜昌老师真是太博学了。

中亚

前面的一章提到过,印度总是被来自中亚的游牧势力所侵犯和占领。他们为印度带来了马屁供应和骑兵战术。

东亚


印度文明的影响,当然是对那些文明程度不高的地方影响力比较大,比如东南亚地区。但是中国本身也是古老复杂的文明,我们借鉴了其中一部分的印度文明。

终于明白为什么前一章特意把语言学列为印度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华文化对印度的影响,了解甚少。但是来自中国的奢侈品倒是输入印度不少,丝绸,樟脑,茴香,朱砂,皮革,梨,桃等。这些商品的梵文名都以china开头。

东南亚
印度对东南亚的影响可就深刻而持久了。

印度与东南亚的贸易可以追溯到孔雀王朝时代,而且加上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路线,希腊与印度的贸易路线,可以说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啦。贸易中,印度人尤其喜欢黄金,似乎正是因此他们将中南半岛或其部分区域命名为Suvarnabhumi,即“黄金之地”。

碎碎念:鲜见印度的军事征服……以及越南为什么自称东亚人……


中东与欧洲

自公元1世纪,或许更早之前,印度与地中海之间的贸易已形成一种模式。早期的贸易,限于航海能力,航船沿着海岸线前进。希腊水手发现可利用夏天东吹的季风和冬天西吹的季风,直航于阿拉伯半岛与印度之间,于是便鼓起勇气离开可见的陆地,航向无际的大海。由于季风随季节变化风向,因此一年内便可完成来回航行。这一发现大幅度加快了印度洋贸易的节奏。印度与中东则有陆路贸易路线。
印度人寻求黄金、红珊瑚、红酒等贵重商品。地中海人则寻求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宝石、珍珠、象牙、铁制剑身、铜器以及印染棉布等。
印度本身不产马,但是东部和南部有大象,于是马匹和大象的贸易也很频繁,这些都是战争资产。

贸易与外交之外,印度宗教向西的传播却很一般,佛教传播到阿富汗,更西的地方没有发现。

印度优秀的语言分析(语言学,特别是语音学和语法学),直到18世纪,才被欧洲语言分析理论所吸纳,大幅影响了现代语言学的形成。

总结一下吧

碎碎念:这本书看到这里,已经过了66%的内容。能够感觉到,印度本身的侵略性并不是很强,反而往往是被入侵,被征服,显得没有战斗力。但是现代印度,那种对于领土的野心简直写在脸上,一个伟大民族的性格,竟然会转变的如此彻底吗?